发布时间:2013-12-09 14:36 原文链接: Nature重要成果解析神经元的超快内吞

  神经细胞通过小囊泡相互传递神经信号,犹他大学和德国生物学家合作,发现神经细胞循环利用这些囊泡的新机制。研究显示,与此前提出的两种回收机制相比,新机制要快得多。文章于十二月四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

  在小鼠脑细胞释放神经信号时,研究人员将其快速冷冻,并通过电镜对脑细胞成像。他们发现,小囊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神经元之间的空隙(突触)后,只需十分之一秒就能被回收形成新的囊泡。

  “没有这样的回收措施,我们就无法实现连续的思考和行动,”文章的资深作者,犹他大学教授Erik Jorgensen说。“这一过程也可以保护神经元,防止ALS和阿尔茨海默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因此,理解这一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开发相应的治疗方式。”

  在一个脑细胞中,用于传递化学信号的囊泡保持在300到400个,每秒都有数百个囊泡在释放神经递质,文章第一作者Shigeki Watanabe介绍到。

  细胞通过内吞作用回收囊泡,而这项研究中的新机制被命名为“超快内吞”。研究显示,一个囊泡的循环使用只需十分之一秒,回收过程发生在活性区域的边缘。活性区域是指神经细胞末端,囊泡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的地方。

  研究人员相信,超快内吞是囊泡回收最普遍的途径,不过该研究并没有否定此前所提出的另外两种机制:Kiss-and-run 内吞、和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

  •Kiss-and-run 内吞:大约需要一秒,囊泡触及神经细胞内侧,释放神经递质,然后脱落以形成新的囊泡

  •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据称需要二十秒,由网格蛋白自行组装为球形,进而形成新的囊泡。

  今年早些时候,Jorgensen、Watanabe及其同事曾在eLife杂志上发表过一个相关研究,描述了线虫中的超快内吞。而这项新要就又向人们展示了,小鼠海马体脑细胞中的超快内吞。这说明哺乳动物与线虫采取了同样的回收方式。

  为了成像神经细胞中的小囊泡活动,研究人员采取了巧妙的方法。

  首先,他们对小鼠海马体的脑细胞进行基因工程改造,海马体常被用于研究记忆的形成。这些脑细胞中添加了藻类基因,使神经元产生一种“离子通道”,该通道可作为光激活的开关。随后他们将脑细胞放入超低温的高压小室。

  对这些小鼠脑细胞闪烁蓝光,会使它们开始释放神经递质,此时研究人员再用液氮将其冷冻。为了在整个过程中捕捉神经元的快速活动,冷冻时间分别是蓝光闪烁后的15毫秒、30毫秒、100毫秒、1秒、3秒、10秒。该方法成功捕捉到了细胞内的所有运动,甚至包括膜的融合。随后,研究人员将神经元放入液态的环氧树脂使其变硬,以便进行切片供电镜观察。由此,电镜成像展示了回收囊泡的快速形成。

相关文章

揭示帕金森病中蛋白聚集的秘密:NEMO蛋白的关键作用

神经退行性疾病,如帕金森病或阿尔茨海默病,与大脑中蛋白质聚集的沉积有关。当细胞废物清除系统存在缺陷或超负荷时,这些聚集物会积累。一种主要与免疫系统信号传导过程相关的蛋白质NEMO可以防止帕金森病中发生......

基因疗法可以逆转罕见的遗传性DOOR综合征

几十年来,人们对癌症和心脏病等常见疾病进行了大量研究,这些疾病的治疗方法因此得到了极大的推进。然而,有许多疾病只影响少数人。这些疾病常常不受关注,相关研究也很少。其中包括很多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例如DO......

导致晕车的脑细胞找到

一项在老鼠身上进行的新研究可能解开了困扰部分人许久的谜团——晕动病。据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报道,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已经弄清楚大脑中的哪些细胞会误解内耳、眼睛和腿部的感......

自适应神经连接光子处理器问世

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联合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该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的连接不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可变的连接是......

最全脑细胞“普查”从单细胞层面解析人脑组织结构

当科学家第一次在显微镜下观察大脑组织时,他们看到的是难以捉摸、杂乱无章的混沌状态。19世纪,现代神经科学之父圣地亚哥·拉蒙·卡哈尔将这种体验比作“走进了拥有千亿棵树的森林”。多年来,他试图写一本带插图......

我国学者发展出外场诱导的神经网络力场新方法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蒋彬教授课题组在发展场诱导的原子神经网络力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原子模拟是人们在微观层面理解复杂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的光谱、......

《科学》等杂志连发21篇论文,公布史上最大的人类脑细胞图谱

12日,同时发表在《科学》《科学进展》和《科学·转化医学》杂志上的21项研究,公布并详细解释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人类脑细胞图谱。这些研究对3000多种人类脑细胞类型进行了特征分析,阐明了某些人类脑细胞与......

将领域知识引入神经网络,MIT团队用光谱Transformer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

代谢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竞争和疾病病理学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规模社区努力测量数千种代谢物标准品的串联质谱。然而,在临床样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光谱不能与已知结构明确匹配。令人惊讶的是,用......

突破国外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

川大团队揭示神经元进化缺失的一环,填补神经元空白

1997年,从高中考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来,26年间陈强始终在和生命科学打交道。从北大博士毕业之后,他来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做了6年的博士后研究。2013年,陈强回国加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