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02 13:58 原文链接: 2013年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评选结果揭晓

  12月30日,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公布了“2013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成果”。经海洋与湖沼领域相关单位、专家学者推荐,通过理事投票,“蛟龙”号深海考察等10项2013年度在国际或国内产生重大影响的海洋湖沼领域的科技成果入围。评选结果如下:

  1.蛟龙号深海考察取得丰硕成果

  “蛟龙”号通过三个航段总共21次下潜,圆满完成了在中国南海、东北太平洋中国多金属结核勘探合同区和西北太平洋中国富钴结壳勘探区的科学考察。‘蛟龙’在不同海区、不同地形、不同深度进行近底航行、拍摄高清影像、取样、勘查海底资源环境,并作对比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

  2.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

  中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样品,并通过钻探获得可观控制储量。此次发现的天然气水合物样品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四个主要特点。若天然气水合物折算成天然气,控制储量1000亿-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特大型常规天然气规模。

  3.我国自主研发海上定位系统首次进入“厘米时代”

  我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沿海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北方海区3D高精度定位渤海湾示范系统”近日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海上定位系统首次进入“厘米时代”,将为船舶安全航行、海道测量、海洋资源勘探等提供更加精准的三维(3D)定位服务。

  4.《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在《自然》杂志上出版

  我国与美国科学家联合撰写的《支撑马里安隆起亏损地幔的薄洋壳证据》论文聚焦西南印度洋底一段绵延3100公里长的隆起地表,发现分布于这一隆起地表的并非通常认为的因高温导致火山岩浆涌出而形成的玄武岩,而是代表地幔的橄榄岩。这一成果对40多年前外国学者提出并沿用至今的“地幔羽”假说提出了挑战。

  5.中国近海中尺度海洋动力过程时空特征研究成果得以应用

  综合利用多种技术手段,系统揭示了中国近海中尺度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和生消规律,解决了中国近海海洋动力环境监测预报中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构建了中国近海高分辨率数值同化测报模式和海洋信息动态服务平台,推进了对中国近海海洋动力过程产生、消亡以及演变机理及其声学效应的认知水平和模拟、预报能力。

  6.科学家重建白鳍豚物种的种群历史

  白鳍豚的全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工作成功完成。通过对白鳍豚基因组的初步分析,科学家揭示了鲸类的次生性水生适应机制,并重建了该物种的种群历史。相关论文在线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7.科学家发现已知最古老立方水母化石

  我国研究人员与国际团队合作,发现了当前已知最古老的立方水母化石记录。相关成果发表于美国《科学公共图书馆·综合》。这些立方水母胚胎化石虽然直径仅有0.6毫米左右,但不仅保存了细小触手、垂管、外伞等外部形态,还保存了呈五辐射对称排列的隔膜、生殖腺等微观内部结构,其中后三者为现代立方水母所特有。

  8.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议通过15个国家水产新品种

  2013年全国水产原良种委员会审定通过了15个水产新品种,包括大黄鱼“岱优1号”、中国对虾“黄海3号”、三疣梭子蟹“中宁1号”、中华绒螯蟹“长江2号”、长牡蛎“海蛎1号”、栉孔扇贝“蓬莱红2号”、文蛤“科浙1号”、条斑紫菜“苏通”、坛紫菜“申福2号”、裙带菜“海宝1号”、2007龙须菜等11个选育品种,牙鲆“北鲆2号”等4个杂交品种。

  9.一种颗石藻对于海洋酸化在进化上的响应机制得以揭示

  大洋桥石藻在海洋酸化条件下生长近700代以后,光合固碳速率、生长速率、颗粒有机碳、有机氮的含量稳定增加,同时C:N比下降。即颗石藻通过增加对碳和氮的同化,以及降低C:N比在进化上来适应海洋酸化。该研究利用实验进化学的手段,清晰阐明了浮游植物在进化学上适应未来海洋酸化条件的机制,为预测海洋酸化生态效应有重要意义。

  10.日本血吸虫中间宿主——湖北钉螺景观遗传学研究取得系列成果

  基于线粒体基因组构建了湖北钉螺微卫星DNA文库,利用多种分子标记方法深入分析了我国大陆分布的湖北钉螺景观遗传学特征,提出了我国主要分布四个景观群体,即湖沼型、高山型、滨海山丘和卡斯特地貌景观群体;阐述了复杂水系对钉螺扩散路径的影响、微环境差异(海拔、温度和环境类型等)对钉螺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尺度。

相关文章

理化所等在低温压缩膨胀一体机样机研制方面取得进展

天然气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份额。通过船运输液化天然气(LNG),是天然气在全球流动分配的主要形式。LNG在运输和输送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蒸发气(BOG),造成经济损失和安全隐患。当前,亟需开展国产化船......

探明储量1330亿立方米!“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突破

1月17日,记者从中国石化新闻办获悉,中国石化“深地工程·川渝天然气基地”再获突破,由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提交的位于四川盆地的合兴场气田1330.12亿立方米探明地质储量通过自然资源部专家组审定,标志着......

南海海洋所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多幕式进水率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等,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

研究表明2023年海洋多个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等全球16个研究......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最近十几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海底’。我们做了一根探针,叫‘拉曼光谱......

全球规模最大|我国成功建设年产量60万吨的乙醇生产装置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基于我国自主技术建设的年产量达60万吨的乙醇生产装置12月28日启动试生产,该装置以焦炉煤气为原料,成功产出合格无水乙醇。这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乙醇工业生产装置。该装置依托中国科......

首套国产气质分析仪投入运行,中国计量院提供测评验证服务

近日,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家管网集团”)自主研制的国产化气质分析关键设备系列仪器,首次在国家管网集团黑河首站、深圳某液化天然气(LNG)公司投入使用并平稳运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

河口区氮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小平团队,在河口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Thedistinctphasesoffresh-......

全球首套含氦煤层气提取99.999%以上高纯氦气装置一次开车成功

近日,由中国煤炭科工集团煤科院承建的全球首套3.6万Nm3/d含氦煤层气提取高纯氦气装置在窑街煤电集团甘肃科贝德煤与煤层气开发技术有限公司实现一次开车成功,顺利产出99.999%以上纯度的高纯氦气。这......

“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评审会召开

2023年12月1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在北京召开“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评审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主持开幕式。陆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