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13 10:34 原文链接: 袁隆平:荣誉面前急流勇退,事业面前勇往直前

  1月11日下午3时,长沙高铁南站。83岁的袁隆平院士一身西装、手扶扶梯,出现在了前来迎接他载誉归来的记者团的视线之中。一天前,由他领衔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成果,摘获2013年国家科技奖励中唯一的特等奖。此时,距他主持发明的“三系法”籼型杂交稻荣获我国首个特等发明奖已过去三十余载。

  四十年协作攻关,荣誉归于集体

  翻开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获奖名单,荣获特等奖的“两系法杂交水稻技术研究与应用”首先映入眼帘。在“主要完成人”一栏,袁隆平作为第一完成人,与其他49位科研、推广人员的名字并列其中,参与单位多达18家。。

  在杂交水稻育种中,“两系法”由于免除了过去“三系法”的水稻保持系,只保留“父亲”不育系和“母亲”恢复系而得名。袁隆平幽默地表示,“两系法”使杂交水稻育种真正成为了“一夫一妻制”。

  “两系法”的出现最早要追溯到四十年前。1973年,湖北省农业技术员石明松(注:已故)在田间发现了3株特殊的突变水稻,在夏天是雄性不育的,到了秋天却恢复成可育。这种育性可转换的水稻材料的发现,为“两系法”提供了可能。石明松也成为此次获奖群体中的第二完成人。

  1986年,袁隆平发表《杂交水稻的育种战略构想》一文,正式提出杂交稻育种分三步走的战略设想,即从三系法向两系法,最终过渡到一系法,在程序上朝着由繁到简但效率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在杂种优势利用水平上,则是由品种间到亚种间,最后再到水稻与其他物种间的远缘杂交,朝着杂种优势越来越强的方向发展。这篇文章在《杂交水稻》1987年第一期上发表后,被国内外同行广泛认可和采用,被视为杂交水稻发展历史上的纲领性文献,。

  在上述路线的指导下,我国迅速成立了由16个单位参与的全国籼型杂交水稻科研协作组,袁隆平任组长,然而很快便遭遇重大挫折。

  团队成员之一、江苏省农科院原副院长邹江石记得,1989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持续异常低温,导致在长日照条件下已经过鉴定的“光敏不育系”变成了可育,两系法杂交稻研究陷入低谷。

  面对挫折,袁隆平没有灰心。在观察研究基础上,他分析指出,育性转换主要并不是受日照长短控制,而是取决于温度,并据此提出了温度控制指标,及相应的选育技术策略和核心种子生产程序。邹江石回忆说:袁隆平的指点仿佛拨开云雾,豁然开朗,令大家信心倍增。

  研究路线及时调整后,一批成果相继涌现。袁隆平的弟子、当时还在湖南安江农校工作的邓华凤发现了安农S-1不育系材料,团队成员罗孝和培育出低温敏不育系“培矮64S”及其组合……“两系法”杂交水稻迎来了曙光。

  在国家“863”计划等项目支持下,经9年攻关,两系法杂交稻于1995年终获成功,实现了作物育种上的重大突破,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水平继续保持了世界领先地位。水稻较大面积亩产也从700公斤提高到了2013年的988.1公斤。

  应用推广紧接着开展。据统计,截止2012年,全国累计推广两系法杂交水稻4.99亿亩,增产稻谷110.99亿公斤,增收271.93亿元,推广区域遍及全国16个省、市、自治区,为我国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强力技术支撑。

  “都是大家干的,荣誉应该属于全国杂交水稻科技工作者。”手捧着烫金的证书,袁隆平谦虚地表示。

  三步走雄关漫道,80后再上征程

  “两系法”已获成功,超级稻较大面积亩产千公斤的目标也指日可待,袁老下一步准备怎么走?

  面对记者朋友们的关心,袁隆平表示,未来他将争取突破大面积亩产千公斤,并最终实现“一系法远缘杂交”,免除农民年年制种之苦。

  “对于第三步即‘一系法’,现在看还处于探索阶段。”袁隆平坦承,他原来曾看到某些现象,认为很有希望,但深入下去又发现非常复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袁隆平看来,关于一系法固定杂种优势的途径,以培育水稻无融合生殖系最有前途。利用无融合生殖材料固定水稻杂种优势,将分子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实现一系法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并非没有可能。

  2012年11月,刚过完80岁生日不久的袁隆平亲自撰文,发表《选育超高产杂交水稻的进一步设想》,提出水稻从传统高杆到矮杆,再经由半矮杆、半高杆到新高杆,乃至超高杆的螺旋式株型发展理论。

  “事物的发展规律多半是呈螺旋式上升的。看来,稻株高度育种的变化也可能是如此,即由高变矮,再上升到半矮、半高、新高、超高。”在上述文章的最后,袁隆平引用胡适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用以自勉。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原院长路甬祥眼中,袁隆平是这样一个人:先生有着鲜明的荣辱观,他在将近半个世纪的科学探索道路上,经历了种种磨砺和失败。当他的科研处于低谷时,他失意不失志,始终坚忍不拔地拼搏;当他事业有成,荣誉如潮水般涌来时,他冷静对待,志存高远,淡泊名利,扶植新人,展现出了他特有的人格魅力。

  “荣誉面前急流勇退,事业面前勇往直前。”说完这句话,袁隆平把证书收起,和随行的助手们大踏步走了出去,他又将回到那个致力于百姓丰衣足食的事业中去,从“80后”走向“90后”的新征程。

相关文章

李家洋:国家需求植根于我的思想深处

粮食安全是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如何用世界8%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种子是农业的“芯片”,育种创新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2018年1月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

罗锡文给师生科普:水稻生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4月26日,由广州市科协、广州市教育局、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主办的2024年广州“院士专家校园行”活动走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让师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现代农业发展历程。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

中哥水稻联合中心在华南农业大学揭牌

4月16日,哥伦比亚托利马大学、国家水稻种植联合会代表团到访华南农业大学,共同为中哥水稻联合中心揭牌。华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李凤亮接待了代表团一行。座谈会上,李凤亮指出,华南农业大学水稻学科历史悠久、实......

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启动

4月9日,由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下称国创中心)牵头,联合相关科研单位、优势企业发起成立的国家耐盐碱水稻产业联合会启动大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湾科技城召开。据介绍,联合会的成立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与......

另辟蹊径对抗“水稻癌症”

 稻瘟病田间为害症状。受访者供图■本报记者李晨被称为“水稻癌症”的稻瘟病是一种毁灭性真菌病害,每年给我国造成的粮食损失高达30亿公斤,严重制约我国主粮作物的稳产、高产和优产。为了攻克稻瘟病,......

研究揭示水稻RNA识别结构域蛋白抑制外源基因沉默的机制

植物是复杂的生物系统。植物体内基因的表达受到多种水平的调控,如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DNA甲基化/去甲基化等,从而对基因表达进行精密高效的调控。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张劲松研究组筛选OsEI......

植物所发现水稻中控制两个时期的耐寒分子模块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期和孕穗期是两个对低温胁迫非常敏感的阶段,但鲜有关于同时调控两个时期的分子模块的报道。解析水稻低温信号调控网络、挖掘关键调控基因以及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是解决水稻耐低温胁迫的有效......

牡蛎爱好者的福音!全新四倍体种质资源成功创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喻子牛团队在贝类种质创新上取得重要突破,创制出全新的正反交牡蛎异源四倍体。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Aquaculture。牡蛎是我国产量最大的海水养殖贝类,2022年产量......

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建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系统下水稻自主收获中的运输车辆精准定位控制方法,以及一套主从式协同作业系统和相关控制策略。相关成果......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