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16 09:51 原文链接: 伪生态源自拍脑袋生态建设不能只有规划没有监督

  生态城市建设成为不少地方的发展战略,但也出现了盲目、功利的“伪生态建设”,给当地生态带来巨大压力。科学合理的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如何进行?记者采访了专家学者。

  生态建设不能只有规划没有监督

  “生态环境涉及每一个市民的切实利益,生态权益也是一项基本人权。”陕西省社科院政治与法律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韩伟表示,群众对生态环境的感受最强烈最直接,因此需要充分调动和发挥群众的主体性、积极性,例如开放环境公益诉讼渠道,或者让群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决策、监督。

  东北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吴正方也认为,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政府科学决策、集体决策,真正让第三方机构公正论证,地方政府生态建设不能只有规划、没有监督。

  韩伟强调,很多“伪生态建设”未经过科学、民主的论证,而是部分领导的“拍脑袋”决策。因此,根治城市伪生态,必须运用制度约束政府权力,通过立法严格规范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同时,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让环境、生物、园林、文化等方面的专家,以及广大市民参与进来、公共论辩。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有效的参与渠道和监督机制,在城市建设进程中,公众参与度低、监督滞后乏力。”陕西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牛昉表示,能够整合公众、媒体以及人大、政府等的多元监督参与机制急需完善。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伪生态建设”在中小城市大有市场。吴正方认为,目前城镇建设普遍存在无序、无规划现象。小城镇应该是未来几十年发展、变化最快的地方,特别需要有总体生态规划,并严格执行。

  生态建设应注重本地物种、本地材料

  “在生态建设过程中,本地物种推广非常重要,一个物种在本地生存,是千万年自然选择的结果,最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吴正方表示,城市要与周围的生态环境相协调,同时,生态城市建设应该低成本、耐用。

  长春市街道两旁的绿化树以松树为主,其次是杨树和柳树。有市民认为,过多的杨树和柳树让长春市生态绿化失去了特色。长春市与东部长白山一带气候条件类似,专家表示,长春应该借鉴长白山景色和树种,“培育本地树种花费小,成活率高,城市也能保持自己的特色。”

  吴正方认为,通过开发本地物种,长春完全能形成自己的特色城市风貌。比如净月区近年来的生态建设,让“花海春色、绿海夏色、彩海秋色、林海冬色”生态城渐渐成形。

  专家们提出,城市生态建设除了本地物种外,还要注重本地材料。有的东北城市修建广场喜欢用大理石,造价高不说,冬季积雪期大理石面很滑,市民走在上面得非常小心,广场也失去了它的作用。有些地方用稍大一些的石子直接铺就广场,经济实惠,让人有回归自然的感觉,防滑和透水性也都很好。

  牛昉认为,建设生态城市的实践中,往往会出现与生态城市基本内涵存在较大偏差的情况。要改变这一问题,首先要全面正确理解生态城市的涵义,尤其是各级地方政府的管理者,要对生态城市有清晰准确的认知,并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管理城市、建设城市。其次,要理清在生态城市建设中出现的错误做法,吸取教训。再次,政府要做好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对城市的整体规模、空间环境,乃至各类建筑、公用设施、园林小区等进行综合构想与设计,体现城市功能多方面的要求,并力求避免对自然遗产、文物古迹等的损毁。

  建立科学有效的城市生态评价体系

  多位专家表示,从长远发展看,城市生态建设需要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城市生态评价体系。

  牛昉认为,评价体系应包括三个方面:自然生态系统、经济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自然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要优先给予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开发建设保持在自然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同时要以自然环境为基础,科学地嵌入一定的人工环境,以提高环境的整体质量。”

  经济生态系统就是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低消耗、高效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的再生利用。

  社会生态系统就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健全法律制度体系,营造自由、平等、公正、稳定的社会环境等等。

  韩伟表示,科学的生态评价体系,不仅应该包括空气质量指标、水质指标等科学化指标体系,更需要科学引入群众对城市生态的切身感受、满意度等评价指标。“正确的生态观需借鉴中国古人的‘天人合一’理念,因时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不能照抄照搬,应构建真正适合一个城市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生态环境体系,让市民感受到城市的美好和舒适。”

  在立法方面,韩伟认为,尽管我国生态法治建设已初具规模,但仍存在亟待完善之处。“首先要认真研究生态环境补偿立法体系。地方协同治理不能仅停留在宣传号召层面,必须要有切实可行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作为保障。通过实施合理有效的生态环境补偿制度,调动各地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并实现更广义的生态利益与社会公平。”

  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生态规划学术委员会委员李迪华指出,中国人口多,在经济快速增长的情况下,能源消耗量大,土地资源、水资源等十分紧张,我们的生态城市建设应该尽量节约土地、节约水资源、减少能源消耗,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引导人们自然、健康地生活。

相关文章

湘鄂两省五地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区域合作

湘鄂两省的张家界市、常德市、湘西自治州、宜昌市、恩施州五市州政协及澧水流域15个县市区政协相关负责人,22日齐聚湖北省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共商澧水文化园建设,聚焦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区域合作。澧水是长江重要......

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

近日,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22年度前沿科学中心立项建设的通知》,南开大学“有机新物质创造前沿科学中心”获批立项建设,这标志着该校在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新突破。据悉,“有机新物质......

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项目规范实施通知发布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5459.shtm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然资源局,上海市......

高校学科群建设如何实现1+1>2?

学科群一方面使具有共同性和互补性的学科汇聚以解决现实问题,培养学科领域内“通才”;另一方面,也使高校传统优势学科获得来自其他学科的新鲜血液,使人才培养从单一学科的“学术圈地”,走向多学科交叉融合,获得......

广州城市智库丛书(第四批)出版发行

2月28日,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在广州召开“广州城市智库丛书(第四批)”新闻发布会。第四批出版的智库丛书共9本,包括《广州全面优化营商环境研究报告(2021)》《广州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广州市......

我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

中新网南昌2月28日电(吴鹏泉刘玉洁)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水质持续改善。记者27日从江西省生态环境厅获悉,去年鄱阳湖水质优良比例22.2%、同比上升5.5个百分点,总磷浓度0.063mg/L、同比下降......

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设计十条生态体验线路

中新网西宁2月28日电(记者李江宁)28日,记者从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获悉,目前,该局从野生动物摄影、金色门源七月寻花、十月秋景观赏、荒野探险、星空探秘、户外挑战健身等方面科学设计国家公园生态体......

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路线图”公布

《中共广东省委关于深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28日对外公布。《决定》共6章23条,为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广东样板,走出新时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广东路径划定了“路线图......

城市地下空间全要素地质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发布

记者27日从中国科技产业化促进会获悉,我国首个城市地下空间信息平台规范性标准——《城市地下空间全要素地质信息平台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将于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一标准对全要素地质信息平台设计......

去年我国生态环保产业营收逾2.2万亿元

本报记者徐卫星北京报道刚刚闭幕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对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强调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产业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据我们测算,2022年生态环保产业全年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