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4-28 10:37 原文链接: 同济大学教授发明电子垃圾绿色变身系列关键技术

  一台普通电脑的制造材料中,含有700多种化学物质,其中50%对人体有害,大多数材料无法降解。如何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记者25日从第二届中国(上海)国际技术进出口交易会获悉,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李光明研究团队已研发出电子垃圾“绿色变身”的系列关键技术。

  李光明说,废旧的电子产品是把‘双刃剑’,如果粗放处理,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将严重污染水、土壤等自然资源,并直接危害人类健康。如果科学处理,许多材料都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回收再利用空间无限。据了解,自2002年起,李光明团队就已着手针对不同类型的电子垃圾进行各专项技术及其工艺的研发。

  旧手机中的锂离子电池还有再利用价值吗?李光明团队废家电课题组负责人贺文智教授说,可充电的废锂离子电池“浑身都是宝”:对正极材料中的铝进行“热分解”,可分离出银白色的“金属铝”;对已失效的钴酸锂进行“超声一步法”除去杂质并修复,可使其恢复电化学性能,再用于电池生产,所制备的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可超过98%;对负极材料中的铜进行“捶振”、“筛分”,其中98%的铜可回收再利用。

  老式电视机显示器,如何“绿色变身”?李光明说,显示器的显像管主要由锥玻璃和屏玻璃组成,采用“湿法冶金”技术,可将锥玻璃中的“铅”提炼出来,转化为成本低廉、技术简单、附加值高的化工产品“硫酸铅”;而屏玻璃则可用于制备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泡沫玻璃”。

  新一代液晶显示器是否也能“无害处理”?李光明团队发明了“水热氧化”技术:将具有潜在环境危害的废液晶,在275摄氏度的环境下加热并反应5分钟,其降解率可达97.6%,有毒、有害物质可基本消解。此外,针对废弃的线路板,研究团队还发明了“固体流态化分离”工艺,可对金属与非金属进行高效分离、富集,主要金属铜的回收率高达96%,且实现全程零污染排放。

  “2012年,财政部出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极大地调动了企业投身废弃家电、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积极性。未来,我们希望与更多环保企业合作,共同将这一系列研发成果应用于电子垃圾的‘绿色变身’中。”贺文智说。

相关文章

科研人员创新推出废旧动力锂电池分离回收新工艺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绿色分离化学与清洁冶金课题组在废旧动力锂电池分离回收新工艺上取得新突破。课题组负责人陈继介绍,我国动力锂电池生产、使用和出口均居世界前列。锂电回收和循环利......

助力新污染物治理,宁夏提前完成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任务

记者日前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获悉,宁夏在全国率先顺利完成化学物质环境信息统计调查任务。化学物质环境信息调查是新污染物治理的基础性、底盘性工作,是构建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管理“筛评控”体系的重......

机器学习模型嗅觉水平竟已达到和人类相媲美的程度

近日,英美科学家新设计的机器学习模型已达到与人类嗅觉水平相媲美的程度,能用语言描述化学物质的气味。研究人员用它“描绘”了与数百种化学结构相对应的气味图,例如“果味”或“青草味”。这张指南图可帮助研究人......

近一半美国自来水样本中包含有毒“永久化学品”

近日,美国地质调查局一项新研究显示,近一半美国自来水样本中包含有毒的“永久化学品”,广泛接触此类物质可能带来严重健康风险。这项研究对来自全美700多个住宅、企业和饮用水处理厂的自来水样本进行检测,以查......

内脏脂肪的隐藏危险以及如何减少它

内脏脂肪,经常被称为"隐藏的"脂肪,是一种积聚在腹部深处的脂肪,它包裹着我们的重要器官,如肝脏和肠道,可以很容易地从外形和触感上感觉到。平均而言,它占人体所有储存脂肪的十分之一左右......

陨石揭示地球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来源

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检查18颗不同来源的陨石发现,地球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拥有遥远的起源,其中一些化学物质构成了生命的基石。研究发现,地球上大约一半的挥发性元素......

陨石揭示地球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来源

据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通过检查18颗不同来源的陨石发现,地球挥发性化学物质可能拥有遥远的起源,其中一些化学物质构成了生命的基石。研究发现,地球上大约一半的挥发性元素......

新污染物治理进展及“十四五”期间和长期治理思路研究

摘要:随着工业快速发展和各类化学品的大量生产和使用,一些新污染物对公众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正逐步显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重视新污染物治理"。本文基于现有工作基础,结合文献......

增补22种!《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增补公告

关于增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2022年第1批总第7批)的公告根据《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办法》(生态环境部令第12号)相关规定,按照《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指南》(生态环境部公告2020年第51......

俞使超:新污染物治理——新“病”还需新药医

日前,国办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新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