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5-04 14:26 原文链接: 科学家开发出试纸测癌法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近日说,他们开发出一种简单、廉价的试纸测癌法,数分钟内就能根据尿液样本判断实验鼠是否患癌症。

  研究人员当天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报告说,这种试纸测癌法的工作方式与验孕试纸类似,都是基于尿液检测。具体过程是,先给测试对象注射一种特 殊纳米颗粒,这种纳米颗粒可与癌细胞产生的一种蛋白酶相互反应产生数以百计的生物标记物,因而一个人如果患有癌症,其尿液将可以检测到这些生物标记物。

  研究负责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桑吉塔·巴蒂亚解释说,癌细胞通常会产生一种叫做MMP的蛋白酶,但这种蛋白酶在血液中浓度很低、通常难以测出。研究 人员采取了一种放大癌症信号的方法,上述特殊纳米颗粒外包裹着化合物多肽,进入人体后,纳米颗粒会在癌位置聚集,而纳米颗粒上的多肽则被MMP蛋白酶切断 并使之释放到血管中,最终多肽在肾脏累积并通过尿液排出。

  在动物实验中,研究人员准确诊断出实验鼠患结直肠癌和血栓症。巴蒂亚说:“这是一种新思路,即人为制造一种会被排泄出的生物标记物,而不是依靠人体自身的分泌物。我们下一步将在人类患者中进行实验,以证明这种诊断方式同样有效。”

  为了使诊断更方便,巴蒂亚等人还在研究能够长期植入皮肤下的测癌纳米颗粒,并希望最终能让测癌试纸惠益发展中国家的穷人。

相关文章

新型光镊可捕获纳米颗粒

光镊是一项正在飞速发展的技术,近年来,围绕光镊的新型应用层出不穷。光镊是用高度聚焦的激光束的焦点捕获粒子,从而使研究人员无需任何物理接触即可操纵物体的技术。目前,光镊已被用于捕获微米级的物体,然而研究......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基因沉默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丁宝全课题组在基于核酸自组装的基因沉默系统用于肿瘤治疗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BranchedAntisenseandsiRNACo-assembledNa......

刘思金团队在颗粒物毒理方面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思金团队通过多方合作在颗粒物的环境过程、毒理与转化等研究中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陆续发表于Small,NanoToday和NPGAsiaM......

科技工作者热议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

 在9月11日召开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

EBioMedicine:治疗罕见神经疾病的新疗法

最近,辛辛辛那提大学的一项研究显示,一种用于治疗包括胶质母细胞瘤在内的某些癌症的靶向疗法可能也有利于治疗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这项研究4月6日在线发表在《EBioMedicine》杂志上,该研究显示,一种......

Nature子刊:纳米颗粒实现器官特异性基因编辑!

含遗传药物的脂质纳米粒可以通过生物工程调整其生物分布,诱导器官特异性基因调控。脂质纳米颗粒(LNP)技术使一种小干扰siRNA(siRNA)药物的临床转化和首次获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的批准......

研究揭示揭示纳米颗粒进入肿瘤的新机制!

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决定哪些纳米颗粒进入实体肿瘤的是主动过程,而不是被动过程,这一发现颠覆了之前在癌症纳米医学领域的想法,并为更有效的纳米治疗指明了方向,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

研究发现仿生纳米颗粒有望成为通用流感疫苗粘膜佐剂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陆路、姜世勃团队联合哈佛医学院麻省总医院MeiXWu副教授合作揭示了仿生纳米颗粒作为通用流感疫苗粘膜佐剂的作用和机制。2月21日,这项研究成果以ResearchArticle的形式发......

高嶷课题组在金纳米颗粒融合生长的理论机制研究获进展

金属、纳米颗粒在能量转换、催化、生物成像和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金属纳米颗粒的融合生长普遍存在于纳米颗粒的结晶和自组装过程中,对于操控纳米颗粒的结构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潜质。近日,中国科学院......

研究开发受体靶向纳米颗粒治疗原发性和转移性乳腺癌

由于许多纳米载体和靶向分子会与细胞、细胞外和血管内成分呈非特异性结合,因此开发有效的肿瘤细胞靶向纳米药物制剂具有相当大的挑战性。近日来自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治疗性纳米颗粒治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