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6-05 11:52 原文链接: 水环境突发事件频发严治水陆空污染迫在眉睫

  6月4日,由环保部会同国土资源部、水利部等共同编制的《2013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全国环境质量状况总体有所改善,但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环保部副部长李干杰表示,要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用铁规、铁腕来强化污染治理,努力改善大气、水、土壤的环境质量。

   用更严标准解“心肺之患”

   2013年,全国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不容乐观。《公报》显示,74个城市中仅3个城市空气质量达标,京津冀和“珠三角”区域所有城市均未达标。

   不过,如此大比例的超标,不一定代表空气质量更差了。早在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发布之际,环保部副部长吴晓青就曾预测到这一结果,“这是因为标准严格了。”

   需要注意的是,当前空气质量状况正在发生积极的变化。李干杰透露,自去年9月“大气十条”发布以来,总体进展比较顺利,空气质量在一些地区有所改善。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红黑榜”显示,74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平均为53.1%,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5.1个百分点。

   治水要“抓两头带中间”

   今年以来,涉及饮水安全的水环境突发事件频发,折射出的是日益严峻的水环境形势。《公报》指出,在4778个地下水监测点位中,较差和极差水质的比例为59.6%,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含量等;长江、黄河等10大水系的国控断面中,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为9.0%;劣Ⅳ类海水点位比例为18.6%;在监测营养状态的61个湖泊水库中,富营养状态的湖泊水库占27.8%。

   “‘水十条’目前正在抓紧制定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力争以最快的速度协调各方取得共识,尽快呈报国务院审议。”李干杰介绍说,“水十条”的思路主要是“抓两头、带中间”。即一头抓好饮用水水源地等水质较好水体的水质保障工作,保证水质不下降、不退化;一头重点治理已经严重污染的劣V类水体,尤其是争取大幅减少甚至消灭掉影响群众多、公众关注度高的黑臭水体,通过这“两头”,带动中间一般水体的水污染防治。

   踩住土壤污染的“刹车”

   遭遇严峻形势的不仅是空气和水,土壤问题也十分突出。

   “全国土壤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局部地区的土壤存在恶化趋势,其中耕地环境质量堪忧。”李干杰表示,环保部正尽快制定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争取通过加强监督管理,切断各类污染源,有效遏制土壤污染扩大趋势,同时积极实施土壤治理修复工程,努力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此外,还会加强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的监管,有效控制和消除环境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健康。

相关文章

《自然》最新论文:植物和土壤或能互换储碳能力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5018.shtm中新网北京3月25日电(记者孙自法)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最新发表一篇气候变化研究......

环境微塑料专题研讨会

近年来,微塑料(Microplastics)的环境污染及其生态和人体健康风险已经引起了国内外高度关注。为此,2016年国家科技部启动了“海洋微塑料监测和生态环境效应评估技术研究”重点研发专项。此外,陆......

华南植物园在土壤微生物无机氮同化研究中取得进展

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是构成土壤氮素保蓄能力的重要组成。合理恢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土壤微生物同化无机氮作用可有效提高土壤氮素保蓄能力,减少氮素损失风险。然而,真菌和细菌作为土壤微生物的两大主要类群,如何真实......

厦门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1345万元分析仪器采购意向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近日,福建省厦门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2021年4月至9月政府采购意向,欲购买便携式气相色谱质谱仪、便携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超高速流式分选系统等仪器设备,共计1345万元。以下为采购详情:......

末次盛冰期时期亚洲西风急流的季节性变化特征

西风急流作为亚洲天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北半球及全球气候发展中扮演关键角色。西风急流受到海陆分布、季节性热力差异等作用的影响,强度和位置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亚洲拥有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地形——......

两会快报环保产业继续成为重点发展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网简讯:环保、绿色将继续成为政策利好的重点培养产业,绿色材料、废物处理、环境治理、碳排放、生态环境监测与保护等领域全方位获国家政策支持。大型环保项目正有序开展。近日上午9时,李克强总理的......

脂肪酸甲酯基微乳液修复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作用机理

多环芳烃(PAHs)是土壤和地下水中的环境污染物,由于其具有致癌遗传毒性、突变型和致癌性,对人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生态安全构成威胁。PAHs在环境中的长期积累严重影响土壤质量。国内外尝试开发生物修......

微塑料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研究获进展

微塑料污染已在世界范围内成为日益普遍的问题,但其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有待探究。近日,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姚槐应团队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技术、实时荧光PCR方法、细菌16SrRNA和真菌IT......

土壤有机碳形成的微生物学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微生物是土壤碳循环的重要驱动者,一方面微生物通过分解土壤有机质获得自身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和能量,另一方面微生物死亡后,其残留物是土壤有机碳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关于微生物死亡残留物与土壤有机碳关系的研......

干旱胁迫下保护性耕作对作物产量的调控研究获进展

保护性耕作是我国北方粮食产区应对干旱的积极应对策略之一。然而,少有研究将土壤碳排放、微生物和作物三者结合起来分析保护性耕作对自然干旱的综合响应。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有机碳与保护性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