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07 13:39 原文链接: 直接接触食品塑料购物袋应标“食品用”

   塑料袋是人们生活中的易损易耗品,消耗量大、不易降解,使用一次就被随意丢弃,在为人们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加剧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2008年“限塑令”和GB/T21661-2008《塑料购物袋》标准同步实施,对塑料购物袋的生产和使用都作出了严格限制和明确规定。

   近日,江苏省质监部门对塑料袋开展监督抽查(风险监测),共计采集84批次塑料袋样品,包括64批次塑料购物袋和20批次连卷袋。采样范围覆盖省内6家生产企业、多家知名大型连锁超市以及南通、无锡、苏州等地多个农贸市场和淘宝天猫网店,涵盖了生产、销售、使用等多个环节。

   抽查(监测)塑料购物袋产品64批次,合格34批次,合格率53.1%。其中,农贸市场取得的16批次样品均不合格,网购6批次样品均不合格,大型超市销售或使用的36批次中,有8批次不合格;抽查(监测)连卷袋产品20批次,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90%;检测依据为GB9687-1988《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成型品卫生标准》,检测项目为安全卫生指标,不合格项目为蒸发残渣(4%乙酸)。

   另外,根据GB/T21661-2008《塑料购物袋》标准规定,塑料购物袋的厚度应不小于0.025mm。目的是增加塑料购物袋使用次数,减少废弃塑料购物袋数量,降低资源环境负担。然而,目前市场上厚度小于0.025mm的超薄塑料购物袋仍然屡见不鲜。本次检测的64批次样品中,厚度指标不合格19批次。实体超市抽样中有8批次不合格,农贸市场16批次样品中8批次不合格,网购的6批次中有3批次不合格。

   无标识存危害

   塑料购物袋如果缺少标识,就无法为消费者选择购买提供依据,同时也给分类回收再利用带来困难。

   常见一些早点摊贩习惯用一些没有任何标识的有色塑料购物袋盛装刚出锅的油条、包子等食物,这其实是很危险的。因为当塑料购物袋接触这类高温、高油脂的食物后,会加速有毒有害物质的分解,这些化学物质随着食物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危害极大。

   根据GB21660-2008《塑料购物袋的环保、安全和标识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要求塑料购物袋表面必须印刷相关标识,这些标识应包括购物袋名称、执行标准编号、规格、公称承重、生产厂家等基本信息,以及回收符号、代号、安全性声明、补充性声明、材质组分等。需要注意的是,普通塑料购物袋不等于食品用塑料购物袋,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购物袋应标有“食品用”字样。许多消费者用未印刷“食品用”的购物袋包装熟食、油脂食品,这种做法是不安全的。

   本次抽查的6家生产企业样品和36批次超市样品均有明确标识且标识清晰完整,农贸市场16批次样品均没有任何标识信息;网购购物袋除1家标识完整外,其他5家均标识不全,或缺少材质,或缺少规格信息及执行标准,其中两家的警示信息甚至以英文标注。安全卫生性要求指食品接触用塑料产品必须符合相应材质的安全卫生指标。检测结果表明,部分样品存在蒸发残渣(4%乙酸)和脱色试验(冷餐油)指标不合格情况。

   对此,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销售领域的塑料购物袋产品质量水平差别较大,其中,农贸市场使用的塑料购物袋质量较差,检测的16批次塑料购物袋样品均无标识,且颜色较深、有异味,有9中产品的脱色试验(冷餐油)项目不合格,8中产品的厚度项目不合格,最薄的只有0.006mm,远远低于国家标准规定。

   谨慎选择塑料袋

   结合“限塑令”执行情况来看,连锁超市对塑料购物袋统一收费,价格多在0.2~0.3元,执行情况较好。而农贸市场商户零散,基本无偿提供,商贩为了降低经营成本便大量使用质次价低且没有任何标识信息的塑料购物袋,对“限塑令”普遍为“零执行”。这类购物袋不仅厚度普遍达不到0.025mm,而且原料来源复杂,生产的塑料购物袋异味大,颜色浑浊,为掩盖废塑料本身的杂质,往往在塑料袋中添加色母料,塑料购物袋也就有了红、黄、黑、绿各种颜色,安全隐患较大,其安全性能和卫生性能根本无法保障。

   针对如何选择可盛装食品的塑料购物袋和连卷袋,江苏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五金包装部专家建议要检查产品标识,直接接触食品的塑料购物袋必须标有“食品用”字样。尽量选择本色、透明的塑料袋。避免用食品塑料袋盛装热食,即使是食品用塑料袋也最好不要盛装温度在50℃以上的食物,盛装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小时。

   好的塑料袋呈本色透明,表面平整光滑且有韧性,手感润滑,而采用废旧回收料的购物袋表面浑浊暗淡,无光泽,多具有刺鼻性气味,且手感发黏;另外,也可以用点火燃烧的方法鉴别,若易燃且在燃烧过程中有蜡味似的气味,同时产生像蜡烛一样的滴状物质,则是合格塑料袋,不含废塑料;若不易燃,燃烧过程中冒黑烟,同时产生刺鼻性气味,则是不合格的塑料袋,表明有废塑料。

   广大消费者养成重复利用塑料购物袋的习惯,购物时随身携带购物袋或使用其他环境友好型替代品。

相关文章

公开征集2024年度黑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立项建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卫办食品函〔2019〕556号)和《黑龙江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为做好我省食品......

瓶装水中会存在塑料吗?看看研究人员怎么说

国际学术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称,使用最新的检测技术,研究人员在美国三种畅销瓶装水中发现大量微小塑料颗粒:每升瓶装水中发现了11万-37万个塑料颗粒。其中,90%......

中国检科院张峰研究员团队在食品安全检测关键材料和核心元件研究方向取得突破

食品种类多、供应链条长、安全监管难度大。检测技术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手段。但现有检测技术存在检测关键材料特异性差导致样品前处理时间长、富集效率低,质谱离子源等检测核心元件选择性低导致食品样品无法实时分......

“以竹代塑”——减少塑料污染建设绿水青山

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竹子作为速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重要替代品。中国政府同国际竹藤组织携手落实全球发展倡议,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为减少塑料污染提供了有效解决途径。“以竹代塑......

2023食品行业年度盘点:十大重磅政策回顾

政策一:婴配粉“史上最严”新国标实施2月22日,堪称“史上最严”的奶粉新国标正式实施。新国标经历了两年的过渡期。2021年3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网站发布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其中的《食品安全国家......

食品饮料两支柱产业忙动销、提质量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A股125家食品饮料上市公司截至今年三季度末的存货总额已接近去年年末水平,产品动销缓慢成为白酒、乳业乃至食品饮料全行业谁都躲不开的难题。而“忙动销、提质量”,不仅是食品饮料行业......

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召开

12月23日,中原食品实验室科学家大会在漯河召开,6名国内外院士、22名首席科学家以及多名专家齐聚一堂,凝聚共识、谋划发展,推动实验室规范化运行、创新型运行,打造食品产业创新的最强“发动机”。揭牌成立......

2024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合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高峰论坛

2024年第二十三届中国(合肥)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高峰论坛 暨第六届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及优秀工程师推荐评选活动主办单位:国联股份(603613.SH) 食品安全与检测传媒事业部指......

两块钱的煎蛋都要预制?预制菜是否是人类的饲料?

2023年,中国餐饮业迎来了一股新潮流——预制菜。这种方便快捷的食品解决方案,虽然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关注,但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和讨论。最近,两则有关预制菜的新闻成为了热门话题。一则是关于一桌价值......

解锁食物的秘密:探索XRF是怎么对食品进行批量化学分析的?

消费者健康在食品和饮料行业中自然是至关重要的。食品制造商使用大量的原材料,因此监测原材料进入生产过程之前以及产品到达货架之前对其进行分析是至关重要的。XRF分析XRF仪器广泛应用于食品行业,用于分析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