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8-15 16:27 原文链接: 罗云波:我国自主研发可商业化转基因作物仅两种

  日前有媒体报道武汉某大型超市内混入了转基因大米,一经曝光,将本来已颇多争议的转基因食品再一次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食用转基因大米对人体是否安全?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农作物现状究竟如何?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罗云波在做客中国经济网《经济热点面对面》访谈栏目时表示,相比于其他国家,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农作物数量很少,可商业化种植的农作物暂时仅有抗虫棉和木瓜两种。他也指出,如果我国转基因作物产业化的问题不加以解决,未来在国家战略层面将会非常被动。

   据罗云波介绍,在我国自主研发的转基因农产品中,获得安全性认证的有大米和玉米等。2009年,华恢一号和BT63两种转基因大米获得了安全性认可,同年转基因植酸酶玉米也获得了生物安全证书。其中,BT63转基因大米即为此次“武汉转基因大米”事件的主角,是华中农业大学研发的转基因水稻,于1999年研制成功。转基因植酸酶玉米的成果取得历时12年,是国际上首例研制成功的酶基因玉米,主要用于饲料加工原料。以上三种转基因作物均未获得商业化种植许可。

   那么我国有没有转基因作物已经进入大规模商业化生产阶段呢?罗云波表示,截至目前,我国自主研发、获得安全性评价又经批准能进行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仅有两种,分别为转基因抗虫棉和抗环斑病毒基因木瓜。

   “改革开放初期,我们的纺织品是外汇主要来源,而棉铃虫对于棉花危害很大,用农药杀不死。”罗云波说,“美国的转基因棉花登陆中国后,占据了90%的市场份额。经过我们自主研发,抗虫棉在全国占到了90%以上市场。”他指出,转基因抗虫棉由于减少了施用农药的次数和数量,节省了大量的时间、劳力和农药的残留量,提高了安全性。

   此外,据罗云波介绍,我国还曾批准过转基因耐贮存抗病毒番茄和抗病甜椒等,但在产业化的过程中被发现缺乏商业价值,“没有太多的市场就退市了”。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实际上作为科学家来说,食品的第一要素就是安全,”罗云波指出,“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评价可以说是在食物当中最苛刻的一种评价,很多的传统食品是经不起这种评价的。”他表示,转基因作物在获得安全性认可前要经过长时间的实验和评价,以转基因大米BT63为例,在公众食用的安全性上没有问题,但由于商业性价值等因素的考量,从获得安全性评价到被批准大规模商业化种植仍需要时间。

   数据显示,目前全球转基因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已超1.782亿公顷,同比增长2.7%,在27个播种转基因种子的国家当中有8个是发达国家,19个是发展中国家。有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将会达到两亿公顷。

   对此,罗云波指出,转基因技术对于解决世界性粮食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而随着我国粮食进口数量逐年攀高,自主研发转基因主粮的重要性愈发凸显。“在WTO框架保护下,我们现在可以不进口国外的转基因玉米,但当这种玉米的质量、成本等各方面都优于我国本土玉米时,由于无利可图,没有人再去种玉米,一旦有风吹草动别人不卖给你,你怎么办?”

   他指出,转基因技术不仅仅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还对人民健康安全、医疗、能源、环境等产生深刻的影响。“现在所有一型糖尿病人用的胰岛素和儿童注射的乙肝疫苗其实都是典型的转基因产品,它们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国民健康。如果这些转基因技术专利都掌握在外国人手里,对我们将十分不利,”他强调说,“如果把转基因技术看成是洪水猛兽而限制它或影响它的发展,未来在国家战略层面会非常被动。”

   罗云波指出,目前我国已将转基因技术上升至国家战略,属于中长期发展规划的若干项重要工程之一。“未来转基因发展速度很可能超过我们的预期,因为它具有巨大的经济、社会、安全和生态效益。如果转基因作物在我国的产业化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未来它是没有出路的。”

相关文章

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

4日,从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获悉,农业农村部发布《2023年农业用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批准清单》,下发全国首个植物基因编辑安全证书,该证书由舜丰生物获得。基因编辑是世界生物育种......

澳新拟批准来自转基因里氏木霉的木聚糖酶作为加工助剂

据澳新食品标准局(FSANZ)消息,2023年1月25日,澳新食品标准局发布227-23号通知,其中A1266号申请,申请将来自转基因里氏木霉的木聚糖酶(xylanase)作为加工助剂。据通知,该木聚......

白俄罗斯首颗完全自主研发卫星或将于2025年发射

当地时间1月24日,白俄罗斯国家科学院发布消息称,白俄罗斯正在进行完全自主研发卫星工作,卫星或将于2025年发射升空。消息中强调,该卫星部件完全由白俄罗斯自主研制生产,包括影像拍摄设备和电路设备。此外......

河南大学博后首篇《科学》!3年课题曾无疾而终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209.shtm和许多人一样,柯小龙最开始对未来也会迷茫。在科研这条路上,也曾磕磕绊绊。他在读研期间......

定制”更紧凑的葫芦科作物

变异缺乏、同质化严重等问题,是目前农作物改良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原因之一。近日,针对葫芦科瓜类作物遗传基础狭窄、难以获得紧凑株型的问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以下简称蔬菜所)、深圳农业基因组所......

转基因蚊子的使命——消灭疟疾

冈比亚按蚊可以携带疟疾病原虫。图片来源:RealityImages/Shutterstock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对携带疟疾病原虫的蚊子进行基因改造,可以减缓其体内疟疾寄生虫的发育,也可以缩......

作物产量下降影响气候缓解技术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青年研究员王戎和合作者在一项新研究中指出,气候变化对作物产量的负面影响可能会阻碍人们利用作物捕获和封存碳并以此作为限制全球变暖的一种手段。研究结果表明,超过《巴黎协定》2℃的升......

转基因猪生物反应器领域研究获重要进展

 利用转基因猪唾液腺生物反应器合成hNGF蛋白示意图。研究团队供图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国家生猪种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吴珍芳团队在转基因猪生物反应器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在国际上首次利......

转基因猪心成功移植到两位脑死亡者体内

7月12日,美国研究人员宣布,他们首次成功将转基因猪心脏移植到两名靠生命维持设备延续生命的病人体内。这两人在移植手术前被宣布脑死亡,在术前、术中和术后一直使用呼吸机并进行透析。直到去年,异种移植,即将......

我国科学家找到首个潜在作物高温感受器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趋势的加剧,高温胁迫成为制约世界粮食生产安全的最为主要的胁迫因子之一。据报道,平均气温每升高1℃,会造成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3%-8%左右的减产。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