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0-13 10:46 原文链接: 李德仁:我每天都在思考怎么用好天上的卫星

  【大家名片】

  李德仁

  江苏人 ,1939年出生,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遥感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在普通人听来是一个非常专业的学科名称,但它其实与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日常使用的地图、卫星定位与导航等,都倚赖这个学科提供的技术支持。

  日前,在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75岁的李德仁院士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在近1个小时的访谈中,操着江苏口音的李院士思路清晰、语速很快,为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付出毕生心血的他对记者说:“我现在希望在天上搞个‘互联网’,把数以百计的卫星都统起来……”

  误打误撞进入测绘领域

  作为中国测绘遥感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很少有人知道,李德仁当年其实是“误打误撞”进入这个领域的。

  1957年,18岁的李德仁中学毕业第一志愿报考了北京大学数学物理系,却被刚刚成立的武汉测绘学院(以下简称“武测”)航空测量系录取。

  “当时考大学可以填报12个志愿,武测是我的第8志愿。”李德仁说,他中学时曾对机械制图挺感兴趣,所以当时看到航空测量与制图专业时,以为也属于工业测量制图范畴,于是填报了,直到被学校录取才知道是搞地球测量制图。

  大学期间虽然求知若渴,但李德仁并不盲从权威。大四时,他在苏联专家撰写的教科书上发现问题,写了几篇文章并转给航测系主任王之卓教授。收到文章后,王教授惊喜不已,专程把李德仁叫到家里谈了3个多小时。

  逆境中背诵英文版《毛选》

  1963年本科毕业,李德仁报考王之卓教授的研究生,当年选拔考试科目一共3门,李德仁两门满分、一门99分。然而因档案里有一份“莫须有”的材料,李德仁被取消了研究生录取资格,之后他先后被下派到航测队、干校、水泥厂、研究所当工人、炊事员、技术员等,干过搅拌泥土、送建筑材料、种水稻、扛包等活儿。

  “当时只想到服从国家安排,从没想过自己的挫折。”如今坐在宽敞而整洁的办公室里,看着从窗户射进来的阳光投在面前的地球仪上,李德仁淡然地回忆起那15年的人生逆境。

  下放期间,李德仁一直谨记王之卓教授的嘱托,从未放弃学业。虽然每天工作十分劳累,条件也非常艰苦,但他坚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自学了很多新知识。尤其是英语,因为当时特殊的政治环境,不能公开学习课本上的英语知识,李德仁想到一个变通的办法,通过背诵英文版《毛泽东选集》来提高英语水平。

  解决测量学百年难题

  经过长达15年的磨砺,李德仁的命运在1978年迎来转折。那一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时年39岁的李德仁终于回到恩师身边,1981年留校任教,后又赴德国进修。

  留学期间,李德仁以自己才智与努力,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982年,他在德国波恩大学求学期间首创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被国际测绘学界称为“李德仁方法”;1983年,他转入斯图加特大学,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完成了学位课程和博士论文,其博士论文被权威专家称为“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难题”……

  1985年,李德仁谢绝了欧美许多顶尖科研单位的邀请,回到母校任教,1年后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又被评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997年担任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校长,直到2000年学校与武汉大学合并。

  作为老师,李德仁桃李满天下。从1989年带第一个博士生开始,20多年来他门下走出130余名博士生,其中有1名中国科学院院士、5位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4个长江学者……

  希望把数以百计的卫星统起来

  作为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牵头人,科研一直是李德仁工作重心所在。近30年来,他带领的团队取得一项项创新成果,助推中国跻身世界上三个最重要航测遥感强国之列。

  他主持研制的具有中国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吉奥之星”,打破了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研制的道路移动测量系统,采集了我国300多个城市的街景影像,成果获得2007年和2012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到2020年我国天上估计有200多颗卫星。近来我每天都在思考的,就是怎么把天上的卫星用好。”李德仁说,他希望把数以百计的卫星统起来,实现卫星组网通信、实时处理和快速响应,让收集到的信息在天上就处理好,然后直接把结果发到每个需要的人手上,以抢险救灾为例,这样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把灾情弄清楚,进而实施应急响应,届时会大大提高救灾的效率,造福人民。

  李德仁三问教育

  作为一名教育家,李德仁院士一直思考的,还有以下三个问题。

  大学生到底该学些什么

  “进入大学后到底该学什么?”李德仁说,上大学不应像读中学小学,不是门门功课考100分、排名第一就意味着成功,分数并不能代表全部。大学固然要学习知识,更要掌握学习、思维的方法和培养解决问题、与人合作的能力。

  李德仁曾考虑进行考试改革,将“一个学期结束后的期末考”改成“下一个学期刚开始时考”,目的是给学生一个假期的时间消化吸收并实践所学的专业知识,从而真正理解,以避免“刚学完就考,一考完就忘”的情况。

  导师怎能把研究生当苦力

  “不少导师把研究生当苦力,这怎么行?”李德仁说,现在不少教授都当老板了,拿到一个几百万的项目就叫研究生干活,为自己完成任务服务。让研究生做一点可以训练基本技能,但不能老是让他们反复做同样的事情,否则他们得不到太大提高。

  李德仁认为,要相信年轻人的智慧和能力,把年轻人放到科研最前沿去,充分发挥年轻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常常能够打破老人的墨守成规,解决一些老人没有解决的问题。

  中国为什么创新人才不够

  “总说中国创新人才不够,这是为什么?”李德仁说,问题出在培养机制上。教育应该有启发性,但是目前一切唯分数论,大学考试搞标准答案,这有违教育规律,“实际上多给学生一点空间,能够发现更多的好学生。”

  李德仁强调,“没有创新思维,就没有创新成果”。他认为老师在出试卷时,应该有30%的活题没有标准答案,目的就是发掘哪个学生更有想法。

相关文章

相距1.5亿公里,给太阳大气做CT的“羲和号”

成功在轨运行10个月后,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的科学探测和卫星技术成果今天正式公布。从“羲和号”上“看”太阳,观测到了什么?这些科学探测成果,对于人类认识太阳有哪些新贡献?后续太阳......

我国成功发射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

北京时间2022年8月23日10时3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科院创新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科学试验、新技术验......

一箭六星成功发射,云遥宇航开启批量发射新阶段

8月10日12时50分,“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5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一号04-08星由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

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等十六颗卫星成功发射

北京时间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遥十运载火箭,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09星、云遥一号04-08星等十六颗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

中国科大彭新华团队在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取得突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彭新华教授、江敏副研究员等在量子精密测量和超越标准模型领域取得重要进展,利用超灵敏量子精密测量技术实现了超越标准模型的新玻色子直接搜寻,质量大于65μeV的轴......

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数据成功接收

中新社北京8月5日电(记者孙自法)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科院空天院)8月5日发布消息说,该院所属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已成功接收最新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北......

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接收“句芒号”卫星数据

8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成功接收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句芒号”数据。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密云站于8月4日晚间21时46分和8月5日上午10时48分,成功跟踪、接收陆地生......

印度小型卫星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失败

新华社新德里8月7日电(记者赵旭)印度空间研究组织7日发表声明称,当天发射的小型卫星运载火箭未将搭载的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印度媒体报道称,这意味着印度小型卫星运载火箭首次发射任务失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当......

天外立体瞰森林,中国碳汇监测进入天基遥感时代

中新社北京8月4日电(马帅莎李莉)8月4日,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简称“碳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其主要任务是监测陆地生态系统能吸收多少二氧化碳,即考察陆地生态系统的碳......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

我国碳汇监测进入卫星遥感时代今天成功发射的陆地生态系统碳监测卫星可以获取我国森林碳汇数据,提高碳汇计量的效率和精度,为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航天科技集团五院遥感卫星总体部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