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建立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对水土资源、环境容量和海洋资源超载区域实行限制性措施。

  正在召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聚焦依法治国,环保法律法规的落实则需要出台和细化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等。

  一段时期以来,一些地方在推进监测能力建设和完善环境标准、技术规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本报今日介绍山东省在推进生态环境监测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其他地方提供借鉴。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日前出台,作为山东省推荐性环境保护地方标准之一,《规范》率先在国内建立了生态系统监测、生物群落监测、污染生态监测和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参与标准起草的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副站长刘强说:“《规范》的制订主要依据山东省近10年间生态环境监测的实际情况以及在研究实践中取得的科研成果。属于技术性标准,其内容涵盖了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论全面、系统、指导性强,技术方法经济、实用、易于推广,满足了时下生态环境监测的实际需求,并对将来深入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进行了前瞻性的设计,起到了科学引导作用。”

  “编制《规范》解决了生态环境监测‘测什么’与‘怎么测’这两个关键问题。”山东省环保厅巡视员王光和告诉记者。

  《规范》编制主要依据和方法有哪些?

  2013年12月,根据山东省环保厅的工作部署,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承担了《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的编制工作。

  据了解,《规范》编制的主要依据是《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研究》和《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示范》两个课题研究成果。

  参与标准起草的山东省环境监测中心站综合监测科负责人田贵全告诉记者,《规范》编制的技术路线分为4个层次,一是从宏观生态系统的层次上开展生态系统监测。通过对生态系统类型、区域分布及其面积的监测来评价区域生态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二是从生物群落的层次上开展生物群落监测。通过监测生物群落种类与数量的变化来评价区域生物多样性变化状况。三是从生物个体的层次上开展污染生态监测。通过监测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反应来评价区域环境污染状况。四是从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层次上开展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监测。通过建设项目竣工生态环境影响调查,为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生态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的设计主要遵循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综合性、监测指标的代表性、生态环境监测的可行性等原则。

  监测指标体系和评价技术方法如何确定?

  据了解,《规范》包括术语和定义、生态系统监测、生物群落监测、污染生态监测、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等7部分。

  其中,生态系统监测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指标包括农田、森林、草地、水域湿地、城乡居民点和工矿用地、未利用地等6类生态系统。二级指标包括水田、旱田等24类次一级生态系统。对每一类生态系统类型监测其区域分布、面积及其动态变化。

  生态系统监测方法采用遥感监测技术,其技术方法步骤主要包括遥感数据获取、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解译、地面核查和建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数据库。

  在生物群落监测方面,《规范》将山东省生物群落分为陆地生物群落、水生生物群落和海洋生物群落等3种主要类型。陆地生物群落监测方法主要包括样方法、样线法和访问调查法;水生生物群落监测和海洋生物群落监测采用实验室分析法。

  在污染生态监测方面,以SO2为例,《规范》选用树生苔藓、地衣和紫花苜蓿作为SO2反应指示生物,选用垂柳和加拿大杨作为SO2污染累积指示生物,选用鲤鱼、鲫鱼和鲢鱼作为水环境污染累积指示生物。

  通过生物伤害指数法和生物污染指数法判断生物伤害度指数和生物污染指数的特征,并将污染生态状况划分为4类,即无污染、轻污染、中污染和重污染。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咋开展?

  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主要是指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的建设项目,主要包括交通运输、矿产资源开采、油田及输油气管线开发等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产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包括生物多样性减少,自然资源减少或质量下降,生态格局与生态功能变化,景观变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因此,在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中应将环境污染监测作为工作的重点。

  根据《规范》,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指标体系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生态环境影响、社会环境影响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等指标。调查包括接受调查任务、现场勘查、调查方案的编制与审核等7个工作程序。

  常用的验收调查方法有遥感调查法、列表清单法、文件资料核查法、摄影法和现场环境监测法。

  每一种方法都具有各自的适用特点。遥感调查法主要应用于项目区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和景观现状调查,它具有宏观、综合、动态和快速的特点。

  列表清单法的要点是将要调查的有关指标列成一个表,与其他方法配合,完成有关指标的采集工作,其特点是方法简单、明了、全面。

  文件资料核查法主要应用于核实工程占用耕地、林地、水利设施情况、征地拆迁赔偿及绿化建设等情况。

  摄影法主要用于生态恢复状况调查、景观影响调查及污染治理设施调查等,其特点是形象、直观。

  田贵全说,《规范》为在山东省内开展生态环境监测工作提供了完备的监测指标和技术方法体系,通过实际应用与推广,在环境监测系统内部初步建成了一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队伍,为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合理利用生态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供有力的技术手段和保证。

相关文章

本世纪末地表水污染或影响55亿人

《自然·水》最新发表的一项建模研究显示,到2100年,地表水污染可能会影响到55亿人。研究结果指出,到本世纪末,撒哈拉以南非洲预计将成为全球地表水污染热点地区。气候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被认为会影响今后几......

环境新闻速览|上半年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4%

生态环境部12日发布,今年上半年,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1.4%,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6%,同比上升1.4个百分点。数据显示,1至6......

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工业污染防治可行技术指南审议通过

7月10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生态状况变化(2015—2020年)调查评估报告》(以下简称《调查评估报告》)、《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调查与观测技术规范》(以下简......

预算1800万元!大连市生态环境局8月政府采购意向公告

大连市生态环境监测点位优化及监测执法能力提升项目,该项目预算金额1800万元。为便于供应商及时了解政府采购信息,根据《财政部关于开展政府采购意向公开工作的通知》(财库〔2020〕10号)等有关规定,现......

全国重点区域空气质量预报工作会在宁波召开

按照生态环境部工作安排,为更好地推进全国六大区域环境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业务工作及能力提升,2023年7月6日,由生态环境部监测司组织,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承办,浙江、上海、广东、辽宁、四......

浙江省首个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指南通过专家论证

2023年7月7日,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组织召开《浙江省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专家论证会,会议特邀华东理工大学、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浙江省生态环......

科学岛团队建立水中VOCs走航监测的船载质谱系统

近期,中科院合肥物质院健康所医用光谱质谱研究团队建立了一种水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走航监测的船载质谱系统,可快速获取水中VOCs的时空分布图像。相关结果发表在国际环境科学与生态学TOP期刊Jour......

广西新污染物监测试点工作拉开序幕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22〕15号)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西新污染物治理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22〕74号)要求,提升......

化工厂着火对环境有什么影响?相关部门做出回应

7月1日上午,江西乾泰新材料有限公司发生硅油着火引发火情。事件发生后,涉及化学品,消防、应急及生态环境部门人员均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针对此事,中国环境报记者连线了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相关负责人,据介绍,......

生态环境部发布7月上半月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结果

2023年6月30日,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东北、华南、西南、西北、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测预报中心和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开展7月上半月(1—15日)全国空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