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11 16:00 原文链接: 十四年探索治理餐桌污染福建经验引全国关注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是好的,但任务依然艰巨。福建在治理食品安全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值得借鉴,“福建经验”是全国食品安全监管的有益实践。

  11月6日,本报记者随几家中央媒体深入采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工作,亲历“从田头到餐桌”的监管过程,回溯14年食品安全监管之路,深刻体会到“福建经验”就是政府上下时刻把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放在心上,以前瞻的目光,谋划发展方略,寻求解决民生问题的最佳路径和长远之策。对于世界性的难题“食品安全问题”,即以此情怀、以此思想寻求解决之道。

  “治理餐桌污染”: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整体工作时,其中一项重点任务是:“建立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机制、社会共治制度和可追溯体系,健全从中央到地方直至基层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体制。严守法规和标准,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记者的职业敏感使我们注意到,“治理餐桌污染”被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背后定有特殊的含义!

  任何一个概念的出现,总会带有具体的、普遍性的内容。取代惯常的“增强食品安全监管能力,提高食品安全水平”,“治理餐桌污染”成为基于当前中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提炼而出的有针对性、有现实性的概括!

  福建作为全国第一个在全省范围内治理“餐桌污染”的省份,梳理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结合本报记者在福建的所见所闻,不难发现,“治理餐桌污染”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理论源头不乏有来自福建开展的前瞻性实践。“近年来,每当我看到我省食品安全监测结果的情况逐步好转,就回想起我省组织开展治理‘餐桌污染’工作时的情景”。在治理“餐桌污染”战线上工作了整整十三个春秋的原福建省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钟安平详细地回忆起重要的历史镜头——

  当时,福建省一些领域食品安全问题较为严重。如生猪“瘦肉精”在养殖环节被当做提高瘦肉率的技术广泛使用,抽检检出率在70%以上;蔬菜生产环节违规使用农药的问题也比较严重,农药残留抽检不合格率达30%。因“瘦肉精”和农药超标的肉菜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

  2001年2月12日,新华社连续刊发两条省外的“餐桌污染”的报道,时任福建省政府领导看后立即作出批示:“‘餐桌污染’是一个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安全,关系我省农产品能否扩大国外市场和不断增加农民收入的大问题,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

  很快,福建省建立由省经贸委牵头、省直21个部门共同参与的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并将此项工作纳入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专项工作,把群众最关心、问题最突出的生猪、蔬菜、水产品、饮用水等作为第一年的治理重点。

  当年底,全省生猪产销环节“瘦肉精”检出率下降到8%以下,以后又降到1%以下,近年来多年没有检出;蔬菜农药残留下降到10%以下。

  福建省政府提出,农业生产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远离各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努力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这成为了当时正准备大跨越发展绿色食品的如意情集团的最适宜的方向和最高的目标。陈珠凉,企业董事长,二十多年前一直在做出口贸易,“总是把最好的、最安全的农产品销售到国外”,对此他怀有苦楚:“我愿意我们中国人吃最好最安全的产品,但如果产品成本高价格也就高的话,消费者不买账,而且当时国内对食品安全要求也没那么高、没那么严。”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为企业发展带来“春风”。

  今年11月6日上午,记者与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国家权威媒体同行一道来到位于厦门市的如意情集团育苗车间。“从种源上控制蔬菜质量,我们的蔬菜种苗通过嫁接,在种植环节可提高抗药性,减轻甚至防止病虫害发生,减少农药使用和污染,还可以提高抗逆能力和肥水利用率,是增加产量和改善品质的根本保障。”陈珠凉一边介绍,一边演示着如何把微型西红柿苗嫁接到同样微型但结实的茄子苗根部。

  在占地广阔的农业产业园中行走,陈珠凉活力四射,这个穿着经反复磨洗领口已经严重断线的企业家,拥有全国最大的白金针菇全自动化工厂——集生物工程育种(液体菌种)、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智能化控制、自动化机械作业为一体的标准化、工业化生产线。行走在参观通道,记者亲眼目睹“全封闭环境下”的生产全程,“没有任何农药使用,保证绿色、无公害”,陈珠凉说。

  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提出农业生产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努力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图为如意情集团白金针菇全自动化工厂一景,该工厂生产全程在全封闭环境下进行,没有任何农药使用,保证绿色、无公害。本报记者陈家华/摄

  2002年,首个《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五年计划》下发,一场声势浩大的“餐桌污染”治理战役就此在福建打响。

  由此开始,福建省已连续14年将治理“餐桌污染”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一任接着一任干,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守护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生鲜乳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要达100%;

  全省设区市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要100%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

  主要水产品药残超标案件查处率要达100%;

  ……

  14过年来,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不仅提出时间最早,而且建立的一套有序、有力、有效的治理机制更是领全国之先。

  经过14年探索实践,福建省正式明确了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等八大体系、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全方位监管治理目标。

  体验:食品安全怎么来

  今年11月5日,记者们走进福州商超,亲自体验“放心”食品采购。在福州永辉超市福新店,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翁海辉领着记者们参观农产品检测室,演示农残试纸检测结果,他介绍,蔬菜在上架前,要经过两道关:采购时,采购员会对蔬菜农残进行检测。而每天凌晨一两点,蔬菜运抵超市后,门店的检测员还会再抽查15个蔬菜品种,如有发现农残超标,直接就地销毁。除蔬菜之外,水果要经过农残检测,水产品要经过甲醛检测,出售的猪肉也需要屠宰场提供的“瘦肉精”检验合格单和检疫合格证。“10年前永辉超市就开始实行‘农超对接’,从生产源头上培育绿色食品。对合作农户和企业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建立生产管理记录,规范农药肥料使用。”翁海辉介绍。

  现场工作人员还为记者们演示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只需把包装盒上的二维码一扫,蔬菜的种植地、经度纬度、生产流程、使用化肥编号等,从田间到上架的信息,全都一目了然。这种食品安全可追溯体系,为市民的餐桌拉开一张从种养到加工、流通、消费全过程监管的“安全网”。

  11月6日,记者在厦门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农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看到,检验站每天都会通过LED显示屏,公布中埔批发市场的蔬菜和水产品检测结果。据检测负责人曾海珂介绍,集团投入1000多万建设的检验站,可以对蔬果、水产品、家禽、豆制品及其他农产品检测的药物、微量元素、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有害物质残留量和微生物污染进行监控和检测,年检测量达60万批次。夏商于1998年9月率先在全国批发市场内实施自律农残检测,是全国第一家企业自发进行不合格农副产品销毁的检测机构。

  2007年,福建省工商部门就在全国率先开展肉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各设区市城区和16个县基本实现猪肉的可追溯。自2011年起,可追溯体系建设连续3年纳入治理“餐桌污染”的重点项目,建立可追溯体系示范企业近1000家,累计建立食品经营主体数据21.2万条,采集流通环节食品进销货台账数据2.16亿条,食品索证索票资料信息数据129.61万条,初步实现“流向可追、来源可溯、质量可靠”。

  为了从源头开始向市场提供“放心肉”,厦门银祥集团与福建农林大学合作,按照无公害食品行业标准组织生产,从饲料供应源头、生猪养殖、屠宰加工、产品配送及销售实行生猪养殖的全程质量监控,包括饲料监控、饲养管理、用药监控、防疫监控、环境监控、屠宰监控、销售监控等。银祥的无公害猪肉标准,成为国家无公害食品行业后来的参考标准。

  据统计,目前福建省已建立80个国家级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10个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17个国家级水产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形成长乐鳗鱼、福清蛋品、永春芦柑、莆田蔬菜、平和蜜柚、翔安胡萝卜等一批优质优势特色食品农产品生产集聚区;全省累计有2399个农产品通过认证并有效使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标志;1045个水产品获得无公害认证,认证总产量35万吨。在这些“标准”“无公害”助力下,自2010年以来,福建省出口食品农产品连续保持40%以上的强劲增幅。

  与此同时,14年的努力,获得一份令人放心的成绩单: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生猪瘦肉精检出率由2000年的70%下降到目前的零检出,蔬菜农药残留抽检超标率由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2.6%,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超标率从2000年的30%下降到目前的1%,食品生产加工环节产品质量抽查合格率达到97.4%。

  今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福建调研时,高度肯定了福建省食品安全工作,要求总结推广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实践经验,标本兼治,强化农产品源头治理,加强生产、加工、销售全过程可追溯管理。

  什么是食品安全“福建经验”

  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到底形成和积累了哪些做法和经验?

  首先是省长挂帅。福建的治理“餐桌污染”,由省长亲自抓、具体抓、持续抓,形成了上行下效、上率下行的良好局面,推动这项工作成为各级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工作推动有了保证,人民群众也增添了信心。

  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贾科于今年8月27日撰文《从福建治理餐桌污染观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成功实践》中写道:“福建省全面治理工作由点到面逐步推开,治理范围由城市到农村逐步扩大,治理品种由少到多逐年增加,基本实现了从体制到机制的创新完善、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监管、从治标到治本的持续深入,全省食品安全总体态势良好,多年来未发生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

  二是部门配合。“餐桌污染”的治理,涉及到20多个部门。为强力推进这项工作,福建当时就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既有分工又有协作,形成了整体推进的合力。

  部门配合治理,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要有完善的综合协调机制和治理体系与之相配套。“在当时,对‘餐桌污染’明确提出治理的路径和机制,非常不容易。”钟安平回忆当年,在各有关部门上报的治理方案中,最终肯定原省经贸委起草的方案。原因在于,原省经贸委所报治理举措更全面周详,更系统有力。紧接着,省政府建立由23个部门组成的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联席会议,自2005年起又改设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不管是省联席会议办公室,还是省食安办,都设在了作为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原省经贸委。十多年来,由于机构改革,中央的牵头部门经历多次调整,但福建省一直未变,受到中央编办的肯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后,福建省顺应机构改革新要求,调整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组建新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结束多头监管格局,并将省级综合协调机构省食安办转隶在综合性更强的省政府办公厅。

  三是持续推进。13年来,福建省先后制定了两个五年规划,五年规划中又有三年行动,每年还有具体的工作方案,保证了一张蓝图绘到底。建立并系统推进8大体系建设,其中包括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推广快检技术、鼓励社会和舆论监督等超前做法。

  四是源头治理。一方面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组织开展“地沟油”、“瘦肉精”等专项整治,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破案数居全国第一,有效遏制了各种不法行为蔓延势头。另一方面,着眼于构建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以治地、治水、治药、治肥、治添加物“五治”为重点的源头治理,实行生猪定点屠宰,出台餐厨垃圾管理办法、小作坊管理办法,还率先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关于生鲜食品监管的地方规章——《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办法》,完善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各项制度不断健全。

  除了2007年福建省工商部门在全国率先开展肉品可追溯体系建设外,福建还强力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把好市场关。通过推进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建设农家店19547个、配送中心176个,覆盖99.2%的乡镇和75%的建制村。

  强化餐饮管理,提振公众消费信心。对餐饮业进行量化分级管理,完成动态等级评定的餐饮单位72904户,占应评定餐饮单位的98.2%。全省337家餐具清洗企业得到常态监督,餐具卫生抽检合格率达94.91%。

  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防患于未然。在全省9个设区市城区和64个县(市、区)设立风险监测点,开展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对上市商品开展风险监测,把乳制品、食用油、肉制品、白酒、辣椒制品、饮用水、蜜饯等24类产品确定为排查整治重点,2013年共排查发现质量安全风险1900余个。

  在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福建省还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下猛药、出重拳、绝不姑息,让利欲熏心者得不偿失,形成维护食品安全的“铜墙铁壁”。该省调整政府规章的罚款上限设定,把《福建省食品加工小作坊管理办法》的相关违法行为的罚款上限从最高3万元调整到最高20万元。去年,全省工商部门共检查农村食品经营户10.99万户次,查处食品违法经营案件1968件,罚没440.33万元,查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5.93万公斤。2001年以来,福建省公安机关开展了“地沟油”、“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打击病死猪肉“清污行动”,“打击肉制品犯罪”破案会战,突击检查冷库冻库食品“冷剑行动”,打击生产销售有毒有害豆芽“净芽行动”等,共侦破食品案件3191起……

  五是社会共治。治理“餐桌污染”,企业有“硬约束”,政府有“硬要求”,部门有“硬任务”,投入有“硬指标”。同时,调动人大政协、行业协会、新闻媒体、人民群众等各方面力量,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社会共治的良好局面。

  从“福建经验”到全国经验

  福建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保障食品安全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充分发挥了“试验田”、“窗口”和“示范区”作用。如何让“福建经验”转化为全国经验,既是“福建经验”的价值、意义所在,也是为全国业内人士研究、探讨提供一个标杆和样本。

  “福建经验”能否成为全国经验?全国应该向福建学什么?

  高度重视,高瞻远瞩,此其一也。治理“餐桌污染”列入全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专项内容,省政府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出台年度治理方案,并召开全省治理“餐桌污染”暨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会议,提出“用三年时间在全省23个城市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用五年时间在全省基本消除主要食品的‘餐桌污染’”;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增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同2004年起每年开展的全国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相比,福建整整提前了三年,且由省政府统一组织,体现了决策者的高瞻远瞩。

  综合治理,源头根治,此其二也。面对涉及食品污染的商品种类繁多,治理工作涉及的部门多,福建省提出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源头”上予以根治。什么是综合性?省政府进一步明确:“农业生产要推广‘绿色食品’标准,加强病虫害生物防治,远离各种饲料、药物、添加剂,努力使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都是无公害、无污染的产品;环保部门要强化环境保护措施,防止工业‘三废’对农产品生产造成污染;卫生监督和工商管理部门要把好市场的‘入口’关,加强对进入市场农产品的检验,坚决防止被污染的农产品进入市场,对已进入市场的被污染农产品,要依法对销售者进行惩处;环保和卫生检验部门尽快建立科学的检验标准,完善检验技术。”

  面对新形势,要有新办法,此其三也。早起步、迈大步的福建,以改革魄力和首创精神,在保障食品安全的“产”和“管”上实现突破——率先全部由财政拨款检测产销环节“瘦肉精”,全省县城以上城区和主要城镇全面实现生猪和牛羊定点屠宰;率先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行动,以蔬菜、水果、茶叶、稻谷等主产区环境污染状况普查作基础,指导和管理农民用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主要农贸市场和大中型生鲜超市建立农产品农药残留和甲醛速测点;率先将饮用水纳入食品安全管理范畴,在全国最早完成水源保护区建设;率先开展并成功推行“农改超”,让生鲜食品进超市,来源可追溯;明确各级市、县长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治理“餐桌污染”负总责,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食品安全进行责任考评,建立健全集政府及部门工作成效、社会公众评价和第三方产品质量抽检于一体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

  食品安全,国家战略。这背后,涉及许多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战略考量。食品安全治理永远没有休止符,“福建经验”是我国进一步推进食品安全治理向更高目标迈进的有益借鉴。我们坚信,只要我们全体监管者、从业者、消费者,携手并肩,共同推动,“福建经验”肯定会越来越完善,“福建经验”肯定会在全国找到落脚点,“福建经验”也必将成为中国食品安全治理的经验!

相关文章

出口水果和蔬菜被检出农药残留超标

据欧盟食品饲料类快速预警系统(RASFF)消息,2023年11月15日,欧盟通报我国出口水果和蔬菜不合格。具体通报内容如下:通报时间通报国通报产品编号通报原因销售状态/采取措施通报类型2023-11-......

岛津参加第二届中国食品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高峰论坛

2023年11月10-11日,第二届中国食品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高峰论坛在河南漯河隆重举行。本次会议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河南省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漯河市科学技术协会、漯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原食品实......

2023年11月实施的食品相关标准汇总

2023年11月实施的食品相关标准,供参考!序号标准编号及名称实施日期代替标准1QB/T1803-2023工业酶制剂通用试验方法2023-11-01QB/T1803-19932QB/T1804-202......

质谱仪崛起之路:科技巨头如何点燃发展迅猛之火

近年来,随着全球药品研发投入不断增加、药品安全监测法规不断完善、市场食品安全质量关注度日益提升、全球生态环境监测及防污防治等方面措施持续增加,质谱仪在药品研发、临床治疗、食品质量监测、环境检测等领域市......

科普华东理工在线质谱仪在工业发酵过程优化与放大中的应用

1、引言生物药物、食品等工业发酵过程中,尾气氧及尾气二氧化碳的测定对了解发酵过程的宏观生理代谢特性非常重要。通过对尾气氧和二氧化碳的测定,可在线计算出细胞重要生理代谢特征参数氧消耗速率(OUR)二氧化......

聚焦前沿趋势2023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大会苏州召开!

2023年10月30日,2023食品药品质量安全与检测技术大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指导,中国食药促进会检验检测服务分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检测分会、太平洋国际展览(北京......

《食品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等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

关于征求《食品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等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意见的通知各有关单位及个人: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现就《食品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等7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报批稿)公开征求意见。请各有关单位或......

欧盟制定动物源性食品中酮洛芬的最大残留限量

酮洛芬是一种化学物质,呈白色结晶性粉末状;无臭或几乎无臭。在甲醇中极易溶,在乙醇、丙酮或乙醚中易溶,在水中几乎不溶。熔点约93—96℃。为芳基烷酸类化合物。具有镇痛、消炎及解热作用。消炎作用较布洛芬为......

广东省2023年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结果公布初测近20%不合格

检验检测能力验证(ProficiencyTesting),是指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来确定检验检测机构从事特定测试活动的技术能力的活动。检验检测能力验证作为证明技术机构检测能力的一种科学有效的技术手段,是......

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发布

18日发布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倡议明确提出,发展人工智能应坚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则,各国无论大小、强弱,无论社会制度如何,都有平等发展和利用人工智能的权利。倡议指出,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