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1-13 13:55 原文链接: 英国某公司主管:英大学须重新思考博士培养定位

   在英国,只有3.5%的科学类博士留在大学内从事研究。现在,英国大学是时候认识到这一点,并据此来培养人才了。

  我曾经花了三年时间,用非常细长的玻璃电极插入鼠神经元。我努力地去理解神经元在受到刺激时是如何改变其属性的,这一现象可能是某些种类记忆的基础。不过,这些工作多是徒劳的。为了减少振动和电噪音,我的实验条件很严格:深夜时,在一张空气摇床上的法拉第笼内进行,所有不必要的设备都必须关闭。运气好的晚上,我熬到凌晨两三点,可能得到几分钟的有用数据,但多数时候,我爬上床时,只收获了20小时的辛劳。

  这听起来像一个极端受虐狂在浪费时间。但实际上,这是我人生中最充实的时期。我学会了如何问问题,如何回答这些问题,以及如何屡败屡战、坚持不懈。我也学会了如何让别人聆听我的想法。不过,我也得出结论:研究生活并不适合我。不是因为它的不愉快(尽管确实也遇到很多困难),而是因为我缺乏实验科学家所需的那份耐心。而且,我知道在别处我可以作出更多贡献。

  紧接着,我从事过多种职业,如新闻、管理咨询、科学出版和软件创业公司。我想我可以算作比较成功,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曾经受到过的科学训练。不过,当我多年前告诉我的导师,我将追求研究之外的事业时,我感觉自己像个叛徒,而他同意了。

  科学博士不应该是被培训成为研究者和教授的下一代接班人吗?这是常见的一种设想和印象。然而这是错的。根据英国皇家学会的调查数据,在英国,只有3.5%的科学类博士毕业生留在大学内从事研究,少于0.5%的人日后成为教授。大部分人投入到工业界或政府中从事研究。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超过3/4)都选择了在其他领域追求各自的事业。

  因此,更接近真相的说法是,博士学位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科学素养的人才,他们绝大多数在大学科研之外的领域工作。

  那么,我们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纳税人的金钱吗?总体来说并不是这样的。我提到的技能在许多职业领域内都是有用的,我们的社会也需要更多科学、技术方面的素养。但为什么要培养这么多博士,这种追问是有意义的,而且这一问题的原因里也不全是所谓正当的“好理由”。

  例如,从一个实验室主持人的角度出发,每一个毕业生都是廉价且聪明的劳动力,他们可以做一些简单枯燥且为新发现所必需的工作。对于那些以规模(而不是质量)自豪的研究组来说,学生数也成了那些重要的数字之一。

  这种效应有着重要的负面影响,不仅影响当事人,也影响了研究过程本身。在其他领域,这些影响减少了通过合理使用技术提高人类生产力的激励。

  要知道,虽然我们的大学已经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令人惊叹的进步,如基因组测序和组合化学等,但其他领域和其他劳动节约型的技术成果往往来自企业或私人资助的研究机构,而不是大学。

  在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训练中心,英国工程和物理科学研究委员会曾倡议的部分内容已经被英国政府在过去一年中有所接纳,这些工作重点强调由普通工作者可以直接应用于现实世界的技能,而不仅是研究结果。

  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我们培养博士的方式。如果他们中的大多数在学术界以外求职、生活,那么他们需要与这相对应的训练。

相关文章

大科学设备“沿途下蛋”,59项转化交易82.2亿元

记者在2022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合肥主会场采访时了解到,随着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被称为“国之重器”的大科学装置正加速催生应用成果。作为“双创周”系列活动之一,合肥大科学装置成果转化......

不再是学术“金字塔尖”的大学如何面对挑战

大学,正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在不少新兴领域,最新的变革发生在企业,而非素有学术“金字塔尖”之称的高校;从就业市场看,大学教给学生的很多知识、技能,与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要求不相适应;甚至,高校的既有......

青年科学基金,“小火花”点燃“大梦想”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碳中和发展研究院院长黄震有个宏大的梦想。他希望,通过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来转化二氧化碳、制备合成燃料,实现“燃料合成—燃烧—碳排放—燃料合成”的碳元素循环利用,......

新型研究型大学建设:有壳还要有核

归根结底,“办学时间短、高起点、研究型、对外开放程度高、小而精”等鲜明特点都是为社会需求服务的,而面向社会需求进行有组织的科研才是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核心特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技事业的不断......

坚持“四个面向”服务“国之大者”

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强调,一流大学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结合起来,更好为改革开放和社......

教育部:我国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超过2.18亿

教育部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面貌正在发生格局性变化。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与2012年相比,学校增加6300余所,在......

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在南京举办

当科学遇见艺术,会有什么样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冷冰冰的化石如何更形象、更有温度?远古生命“动起来”会不会让你更加想探索地球生命的神奇?9月25日,科学与艺术融合博物馆论坛——《“从龙到鸟”国风科学绘画......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在广州南沙动工

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24日在广州南沙正式动工。该会址以“千帆竞渡、科技远航”为设计理念,计划于2025年建成投用。当日,大湾区科学论坛战略咨询委员会也在南沙成立。大湾区科学论坛永久会址位于南沙明珠湾......

AlphaFold、细胞组织机制及嗜睡研究获颁生命科学突破奖

9月23日,“2023年科学突破奖”获奖名单揭晓。有着科学界“第一巨奖”“科学界的奥斯卡”之称的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Prize),主要奖励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学、数学领域的顶尖研究人员,......

2023年科学突破奖:1575万美元重奖AlphaFold及量子等领域

据科学突破奖官网报道,当地时间9月22日,2023年“科学突破奖”在美国旧金山公布,以表彰在生命科学、基础物理学和数学方面取得突破性科学成就的科学家,深度学习预测蛋白质结构、量子信息、嗜睡症的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