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02 15:38 原文链接: 地质地球所利用纳米离子探针分析火星陨石中的有机碳

  火星是除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的星球。火星表面的地形地貌特征、水蚀变矿物的存在、硫酸盐等蒸发盐类的发现等大量证据表明,其表面曾经有过水体,甚至有过海洋,具备孕育生命的基本要素。2004年火星快车轨道探测器在火星大气探测到30 ppb甲烷,激发了新一轮的火星探测高潮。耗资20亿美元的“好奇号”火星车,其科学目标就是为了揭示火星的古环境和气候,最终寻找火星是否存在生命的痕迹。探索火星的另一重要途径是火星陨石研究。到目前为止,收集并确认的火星陨石已达120多块。2011年7月降落在摩洛哥沙漠里的Tissint陨石,是第5块降落型火星陨石,更是迄今为止最新鲜的火星陨石样品,为研究火星古环境乃至探索可能存在的火星生命痕迹等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比较行星学学科组林杨挺研究员及其研究团队,与中科院地球化学研究所、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国家天文台以及德国拜罗伊特大学、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日本东北大学等研究机构合作,在Tissint火星陨石中发现了碳颗粒,并利用该所的纳米离子探针等微区分析技术,获得这些碳颗粒的激光拉曼光谱、高分辨元素分布图像以及H、C、N等同位素组成。激光拉曼光谱和纳米离子探针元素分析表明,这些碳颗粒是干酪根型的有机碳,与煤相似。他们排除了可能的地球污染,确证这些有机碳来自火星,其主要证据有:(1)这些有机碳的H同位素富氘(δD = +1183 ‰),完全不同于地球有机物;(2)一部分碳颗粒包裹在小行星撞击产生的熔脉中,证明其形成远早于降落地球之前;(3)包裹在熔脉中的碳颗粒部分相转变为金刚石,表明经历了高压高温事件,不可能是摩洛哥沙漠的污染;(4)Tissint陨石非常鲜新,难以通过污染的方式,在陨石内部充填这些不可溶的干酪根物质。纳米离子探针的分析还表明,这些有机质的N同位素组成无明显的异常,但C贫重同位素13C,其δ13C = -12.8 ‰至-33.1 ‰,与火星大气(δ13C = -2.5~+46 ‰)相比,具有显著富轻同位素的特征。这一结果暗示,该有机质可能与生命过程相关。

  综合已有的实验数据,可以描绘出以下的历史:(1)Tissint陨石的源区岩石在约6亿年前由火星幔部分熔融的岩浆上侵至火星近地表形成;(2)在第一次小行星撞击事件中,产生冲击变质并形成大量裂隙;(3)富有机质地下水的渗滤,在这些裂隙中沉淀形成了有机碳细脉;(4)第二次的小行星撞击,使岩石产生部分熔融,并将一部分有机碳包裹在这些熔脉中;(5)最后的一次撞击事件,将该陨石抛射出来,最终降落在地球。

  该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文章已发表于2014年12月出版的国际刊物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Lin et al. NanoSIMS analysis of organic carbon from the Tissint Martian meteorite: Evidence for the past existence of subsurface organic-bearing fluids on Mars. Meteoritics & Planetary Science, 2014, 49(12): 2201-2218)。

相关文章

半球形光伏电池大幅提高能效,有望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开辟新应用领域

土耳其阿卜杜拉·居尔大学研究人员开创性地重新设计了有机光伏电池的结构,赋予其半球形的外壳,旨在最大限度地提高光吸收和角度覆盖率。这种创新设计有望为可再生能源技术开辟新的前景,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能......

中国科学院地质地球所揭示火星磁尾重联的高发生率及其对离子逃逸的影响

早期的火星被认为存在液态水,具备孕育生命的条件。然而,现在的火星已变得异常干燥,这预示着火星上可能长期存在大气和水的丢失。在太阳风与火星大气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行星际磁场被阻挡并拖拽在火星周围形成拉伸状......

宁波材料所揭示给体/受体界面性能对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影响

近几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OSCs)在活性层材料设计、器件加工优化、稳定性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发展,特别是功率转换效率已达到19%以上,为未来商业化应用提供了保障。Y系列非富勒烯受体的出现,有效提高了OS......

火星晚亚马逊纪有较强风成作用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基于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SHARAD)的观测数据,成功揭示火星埃律西昂平原一个撞击坑的分层结构演化历史。进一步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的风成作用较强。相关研究成果发表......

火星晚亚马逊纪有较强风成作用,沉积来源和地层演化获新证据

记者1月4日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获悉,基于火星轨道浅表探测雷达(SHARAD)的观测数据,我国科研人员成功揭示火星埃律西昂平原一个撞击坑的分层结构演化历史。进一步分析表明,火星在晚亚马逊纪......

有机半导体大突破!无需显著改变结构即可获得新分子

近期,由韩国蔚山科学技术院(UNIST)化学系YoungS.Park教授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在有机半导体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他们成功合成并表征了一种名为“BNBN蒽”的新分子,为先进电子设备的发展开辟了......

Nature子刊:科学家发现火星壳磁场捕获太阳风离子证据

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气候最接近地球的星球。与地球不同,火星当前不存在类似地球那样的全球性偶极磁场。由于缺乏全球磁场的保护,外部太阳风可直接轰击火星大气,并剥蚀火星大气粒子以致其逃逸,使得......

助力火星探索,我国科学家成功构建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火星研究团队基于自主研发的大气模式动力框架,拓展其应用领域到火星大气,成功构建了新一代火星大气模式,为火星探测提供了重要的科研支撑。不同于地球,火星大气低压低温,水汽极少......

中国科大“机器化学家”利用火星陨石智能创制产氧催化剂

移居火星是人类的梦想,但首先要解决缺乏氧气的问题。火星上存在水资源的可能,为利用太阳能驱动的电催化析氧反应制备氧气提供了机遇。人类无法在无氧的火星环境下长期生存,因而在火星上就地取材创制催化剂成为难以......

研究发现火星半径缩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0/511262.shtm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梦然)《自然》25日发表的两篇研究发现,火星的液态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