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7-12-17 09:26 原文链接: 12月14日《科学》杂志精选

养鱼场威胁野生鲑鱼
 
一项新研究预测,加拿大西海岸鲑鱼养殖场的海虱暴发可能在大约10年内导致当地野生鲑鱼的灭绝。鲑鱼养殖场容易受名为鲑疮痂鱼虱的寄生甲壳纲虫的侵扰,这种又叫鲑鱼海虱的寄生虫能杀死细鳞鲑鱼苗。在野生种群中,那些接触过养鱼场的鱼苗通常得到保护,因为任何被感染的成年鲑鱼在鱼苗进入海洋时,通常在海岸附近。但是在鱼苗的迁徙中,常会有些游到鲑鱼养殖场附近。这些新发现表明,养鱼场是威胁野生鲑鱼的海虱的致命来源。Martin Krkosek和同事汇集了1970年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中心沿岸河流的大量细鳞鲑鱼数据,比较了接触过与没有接触过养鱼场的野生种群。他们用一个种群生长率的数学模型揭示,来自这些养鱼场的海虱正在极大地影响当地的野生细鳞鲑鱼,已经使其数量下降到可能四代之后就在当地灭绝的程度,考虑到种群已经在下降,如果海虱暴发继续发生的话,当地细鳞鲑鱼灭绝的速度可能还会更快。


 
栖息地分离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
 
一项在巴西大西洋森林中作的研究发现,在水陆两栖动物需要从成体阶段生活的森林栖息地迁移到水栖繁殖地再返回森林的过程中,物种的多样性在减少。巴西大西洋森林是许多两栖类动物生活的地方。Carlos Guilherme Becker和巴西的同事解释说,这个被称为栖息地分离的状况通常是人类干预的后果。两栖类种群和物种数量的下降正在发生,栖息地的减少、真菌疾病、气候变化以及农用化学品的污染等被认为是造成两栖多样性减少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了解栖息地如何影响多样性的减少,Becker和文章共同作者对世界上生物多样性受到最大威胁的热点地区进行了研究,这个地区有几千种两栖动物,大多数有水栖幼体。研究人员确定,栖息地分离是物种丰富程度最好的预测,其次是栖息地减少和分裂。研究人员提出,栖息地分离也许能解释为什么两栖动物减少通常发生在有水栖幼体的物种身上,他们呼吁恢复分离的栖息地来降低两栖动物的减少。
 
对“菠萝快车”的新见解
 
本期两篇报告给巨大的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MJO)事件提供了信息,该事件是大气扰动的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一般从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开始,以30到60天的周期向东移动。这种也被称为“菠萝快车”的事件与季风季节以及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有关,影响上层大气和海洋以及海洋生物圈,从而对水产业有影响。
 
近来计算能力的增加使研究人员能模拟这个巨大的气候事件,Hiroaki Miura和日本的共同作者采用的是一个全球云可分辨计算模型,该模型允许激发MJO事件所需的大气循环与云层的直接耦合。通过将2006年12月到2007年1月的数据值插入模型,他们的模拟与活动的前缘逼真地相配,他们指出,提前1个月预测MJO事件的路径将很快成为可能。
 
Adrian J. Matthews和同事对从太平洋中的Argo海洋观测浮标上采集的卫星数据进行了分析,这些浮标每10天从洋表下降2000米再返回表面。在分析来自2003年12月到2004年2月的MJO事件数据时,研究人员发现,与MJO有关的表面风能将向东传播的海浪迫降到1500米的深处,比海洋模型曾预测的深得多,而且海浪幅度的变化是观察到周期的6倍。
 
气候变暖严重威胁珊瑚礁生存
 
研究人员在本期一篇综述中写道,他们对珊瑚礁生存的展望很渺茫,尤其是在人类造成的气候变化不断威胁珊瑚礁的情况下。Ove Hoegh-Guldberg和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为这些脆弱的建礁珊瑚的结局描述了三种情景,分别针对珊瑚所接触的由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以及与其相关的海洋酸化,从而减慢珊瑚钙化的三种不同情况。随着珊瑚礁面临的风险增加,有关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人类生活也将面临威胁。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用了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的下值域区间,即到本世纪末大气二氧化碳量可能超过500ppm、全球温度可能上升2摄氏度。在第一种情景下,二氧化碳排放率稳定在380ppm、温度的增加只有1摄氏度,珊瑚礁将会持续当前的变化状态,许多地方将还有碳酸盐加积。在第二种情景下,二氧化碳浓度上升到450到500ppm、温度上升2摄氏度,导致多样性的大变化。耐热和快速生长的珊瑚礁将占主导地位,栖息地复杂性将随着以珊瑚礁为家的有代表性的鱼类和无脊椎动物的消失而降低。在第三种情景下,二氧化碳浓度将超过500ppm、温度上升超过3摄氏度。研究人员预测,珊瑚礁将破碎,只剩下一些钙质珊瑚,大约半数的动物群将消失。在那种环境下,大型海藻将占主导地位,随着水中物质的腐蚀,浮游植物暴发将增加。文章作者解释说,这些情景何时出现将取决于二氧化碳的排放率。随着珊瑚礁的生存受到挑战,与其有关的旅游业、渔业以及沿海保护也将受到挑战。为了把关注点聚焦在保持珊瑚礁的健康上,2008年已经被确定为国际珊瑚礁年,本期发表的Don Kennedy撰写的社论就是针对这个主题的。
 
详细内容见www.science.com

相关文章

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你的工作入选没

2021年2月27日,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基础研究管理中心)发布了202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我国科学家积极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取得突出进展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科学家认真贯彻落......

全球气候演变新机制获揭示

近日,我国首个大型深海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顺利结题。在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基于季风记录中显著的2万年岁差周期,提出气候变化“低纬驱动”新机制。气候演......

城市环境所在土地利用/景观变化研究中获进展

土地利用/景观变化可显著影响局地和区域气候,科学合理地开展土地/景观设计是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问题的关键举措之一。该研究以“土地利用变化、城市化、WRF、气候变化”等为关键词,系统地搜......

关于研发出南极冰盖最高分辨率冰流速年度产品

高质量的全球冰川变化产品对气候变化研究至关重要,关系到气候模型的精度,尤其影响未来气候变化预测的可靠性。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影像大地测量团队研究员汪汉胜领衔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细胞研究》在沪举行创建一流学术期刊座谈会

  创刊三十年,由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与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主办的英文期刊《细胞研究》(CellResearch)在今年最新期刊引证报告中,影响因子提升至20.507。......

高质量数据集支撑青藏高原天气气候预测

  12月1日,中科院青藏高原所“地气作用与气候效应团队”马耀明研究员等集成发布了首套高时间分辨率青藏高原地-气相互作用综合观测数据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一流期刊《地球系统......

中国科学院10人获2020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

11月3日,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2020年,共有52位中国科学家荣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其中“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位,“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0位,“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再修订专家学者谈变化划重点

“聚焦服务国家发展需要,强化科技奖励导向,《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修订发布适逢其时。”谈及新修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以下简称《条例》),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钱......

诺奖得主:极大与极小交叉理论与手段同重

  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早在几千年前,人们就试图用哲学解释科学,至小即至大,至大即至小。自1978年访问中国后,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斯蒂文·温伯格教授再......

在危机中探求生命科学发展机遇

  10月19日-23日,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美国科学促进会、中关村生命科学园、TIE国际创新走廊主办的“科学·亚洲会议——免疫系统的多组学研究方法”在线上召开,吸引了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