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02 08:39 原文链接: 季茂业:詹姆斯·沃森与中国生命科学

  推开中国学者进入冷泉港学习的大门

  众所周知,詹姆斯·沃森作为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在生命科学领域享有崇高声誉。然而,这位杰出科学家在科学管理与传播方面同样具有非凡才能,而他是怎样推进生命科学发展的,又如何尽可能提高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却鲜有人知。

  上世纪60年代,沃森入主冷泉港实验室时,冷泉港处于很不景气的状态,财政极为紧张。沃森上任后,利用自己在科学界卓越的影响力、崇高的地位和独特的人格魅力,多方筹款,使冷泉港实验室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接受捐款最多的私立研究机构之一。当冷泉港在经济上得到充分保证后,沃森重新规划了冷泉港的研究目标。经过多年演化,目前冷泉港实验室关于生命的研究形成了四大重点:癌症研究、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和植物生物学。

  在任期间,沃森不断提升冷泉港历史悠久的会议及培训班数量和质量,凝聚了一大批著名科学家来冷泉港工作,慕名而来的科学家络绎不绝,并由此成功打造出冷泉港会议的高水平和高质量。

  自上世纪80年代起,沃森大刀阔斧地创建了冷泉港适合不同层级的教育项目。有以沃森名字命名的“沃森生物科学研究生院”,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少数精英学生提供富于创新的博士教育项目;培训大学生的“大学生研究项目”,面向中学生的“未来合作伙伴项目”,以及针对小学生的“自然研究”夏令营。

  此外,沃森还在冷泉港开办了“多兰DNA学习中心”,为理科教师、学生和美国其他团体提供实验室场地。沃森还充分认识到书刊在传播最新概念方面的重要性,因而冷泉港出版社应运而生。该出版社出版5种学术期刊、多种实验室手册和大量书籍,包括分子生物学的“圣经”——《分子克隆手册》。

  另外,冷泉港实验室还有设在栗欧德港的班伯里生命科学高峰会议中心,位于伍德伯里附近的癌症基因组研究中心。

  所有这些无不凝结着沃森的心血。在沃森将冷泉港实验室主任位置交付给其继任者时,实验室已从一个濒临破产的小机构脱胎成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综合性科研教育中心。

  沃森最早同中国结缘是在英国剑桥大学。上世纪50年代,他在剑桥认识了一位中国生物化学家。笔者推测,此人应是胰岛素合成的领袖人物王应睐。

  上世纪80年代,沃森第一次访华。那时,“文革”刚过,百废待兴。整个行程从北京——合肥——上海——桂林——香港,唯有上海一站令他印象颇为深刻且愉快。他记得,在中科院上海生化所遇到了在剑桥的老朋友。这位朋友的住所虽然狭小简陋,但沃森在这里度过了访华最愉快的时光。他们在一张小桌上以画分子结构来对话。沃森由此对中国科学产生了巨大信心。

  当他对中国的科学状况有了了解之后,他认为提高中国科研水平最好最快的办法是让中国科技工作者直接去国外接受培训。不久,沃森便开始邀请中国学者去冷泉港学习、接受培训或参加会议,还为此落实费用。

  1982年1月29日,沃森曾写信给当时的美国驻华大使Hummel,信中表示将从上海邀请约45名学者。此后,中国学者开始陆续正式进入冷泉港,有些学者直接接受沃森的指导。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载平便是其中一位。

  每当冷泉港有空余位子时,沃森就直接写信邀请中国学者。当发现有天赋的中国学者时,他时常主动留心冷泉港内是否有合适的实验室可供其发挥。此外,沃森还多次给中科院上海生化所、复旦大学寄去冷泉港出版的最新书籍。

  沃森第二次访华是在2006年,应中科院院士、时任中科院基因组所所长杨焕民之邀,参观了北京基因组所、北方基因中心、清华、北大、西安交大、浙大、杭州沃森基因研究所、上海交大等科研机构。凡他所到之处,师生谈笑风生,兴趣盎然。他说,中国在科学上的进展大大超出了他的想象。特别是上海交大教授、中科院院士贺林领导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遗传学研究,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在该所走廊里详细阅读了科研成果海报,频繁提问,并同学生愉快地交流。此外,他对杨焕民领导的基因组学研究给予了很高评价。

  近年来,清华大学教授罗永章在抗癌药物研发方面取得的重大突破,也引起了沃森的高度关注。他点名邀请罗永章赴冷泉港参加素有生命科学“戴维营”之称的冷泉港班伯里高峰会。为此,他直接写信给美国驻华大使馆,请他们尽快协助罗永章取得赴美签证,并提前告知笔者与罗永章见面,并参观其实验室。

,

  中国必将在世界科学版图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冷泉港国际会议及培训班在生命科学领域起到了重要推动和导向作用。继与英国剑桥成立合作平台后,近年来冷泉港将其目光投向了日益活跃的亚洲。在物色亚太合作对象时,冷泉港管理者考虑了诸多可能,曾考察了韩国、日本、新加坡和我国香港等。最后,沃森亲自从众多亚太国家中将亚洲合作伙伴确定为中国。

  2000年6月26日,当沃森在白宫听到克林顿总统向包括中国在内的6国科学家致谢,感谢他们为第一张人类基因组框架图的公布作出重要贡献时,感到由衷高兴,欣然提笔致信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国务院总理朱镕基、科技部部长朱丽兰、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向中国科学家表示祝贺。

  随着中国国力的崛起,沃森认为中国的科学必将占据同她在全球相匹配的地位。作为一个美国人,他也乐观其成。他曾经对笔者说过“中国要尽可能快地发展科学,超过美国人!”

  或许他在同时任国务委员的陈至立会谈时所言是沃森中国情愫最好的注脚:“中国是一个创造了辉煌文明的伟大国家。在过去短短的30年时间,我亲眼目睹了她从无到有令人惊奇的复兴过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相信你们必将在世界科学版图上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2006年,他亲自勘察了苏州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及行政效率,最终拍板情定苏州。

  为了推进合作,沃森在赴华前为此事作了很认真的准备,从不用电脑的他,破例作了唯一一次PPT正式报告。在报告中,他讲解回顾了早年进入科学的缘由,详细介绍了冷泉港的历史文化,回顾了生命科学及生物科技发展的过程。

  在商谈合作的过程中,他欣然接受了时任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马明龙的盛情邀请,成为苏州工业园区首席科学顾问。

  他对苏州的重视及礼遇,在苏州代表团访美时表现十分突出。在正式商谈与苏州合作的间隙,他特别邀请马明龙率领的访问团所有团员去他家做客,不仅亲自在大门口迎接客人,还为此举行了酒会及午宴。如同接待老朋友一般做导游,让中国代表团参观他家的书房卧室,讲解了他收藏的私人照片、书籍、奖章等。据悉,这是他在家招待过的最大的海外访问团。饭后,他又亲自驾车早早地在冷泉港另一校区等待苏州代表团继续参观。

  经过数轮互动后,冷泉港实验室决定在苏州设立其在亚洲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分支机构即冷泉港亚洲。这在冷泉港百年历史上尚属首次,而沃森为这一合作开了绿灯。

  沃森对冷泉港亚洲的关心不只在决策层面,在操作层面也费尽心思。在合作早期,他曾数次特召笔者去他家,多次在茶余饭后面授机宜,包括冷泉港亚洲科学顾问委员会候选人的提名、今后操作的重心、各分支领域的平衡问题、如何吸引公众注意力等。

  不仅如此,沃森对冷泉港亚洲所用建筑的风格、功能甚至装饰布置都非常关心。苏州建筑设计人员去美商讨时,他召集他们去办公室亲自讲述他希望看到的建筑效果,叮嘱室内该如何设计,怎样做到科学与建筑美观融合等。每每有设计图纸出来,他会饶有兴致地审阅评论。在笔者回国正式成立冷泉港亚洲之际,沃森还专门抽出时间面对摄像机拍下了历史性的寄语及祝愿。

  本次研讨会上,冷泉港亚洲将举行以沃森、克里克两人名字贯名的大会,即“詹姆斯·沃森癌症研讨会”和随后的“朗西斯·克里克神经科学研讨会”。这两次会议标志着冷泉港在中国和亚太地区正式运行。届时,80高龄的沃森将再度携夫人专程来华亲自为大会揭幕。

  2009年圣诞期间,沃森两度邀笔者赴他府上商讨本次会议开幕式的种种细节,如美方学术界致开幕词的人选、议题的设立、如何请艺术家作快速素描以便将来可进行永久艺术性收藏、是否请亚裔音乐家同台助兴以活跃学术会议严肃气氛等。

  沃森是个十分幽默的人。年轻时沃森其貌不扬,不容易吸引女性。他曾自嘲地说:“我发现了蕴含基因的DNA结构,但这一发现却对我传播自己的基因没有太多帮助。”

  关于基因研究,他说:“使中国百姓关注基因组研究的最好办法是高调测试姚明的DNA。”在规划冷泉港新校区时,有人提议为沃森做一塑像放在某处,沃森拒绝道:“我不同意! 通常死了的人才做塑像,而我还有好几年要活,最不济也不要用我现在的模样。将来非要做的话,记着,用我年轻时的样子!”

  巧合的是,4月6日是沃森的生日。这一冥冥中的安排再次为沃森和冷泉港同中国科学的不解渊缘作了最好的注脚!

  (作者系美国冷泉港实验室国际部〈亚洲〉主任,冷泉港亚洲首席执行官)

相关文章

“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目启新程,启迪青少年创新思维

因美纳携手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普及科学教育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2024年4月25日,中国苏州——今日,由因美纳与冷泉港亚洲DNA学习中心(以下简称“学习中心”)联合打造的“生命科学进校园”科普公益项......

ELRIGUK与SRG联手推进药物发现领域生命科学人才发展

英国欧洲实验室研究与创新集团(ELRIG)是一个非营利性的、由志愿者领导的药物发现社区组织,今天与生命科学招聘领域的领导者SRG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以支持科学专业人士的职业发展。该合作伙伴关系为ELR......

AI大举进军医疗与生命科学:革新之路畅通无阻?

人工智能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运作模式,如同一个深深嵌入的齿轮。马斯克的脑机接口成功彰显了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融合的巨大潜力,与此同时,英伟达与强生等企业的强强联手,正强有力地驱动AI在医疗领域的深层次变革......

工业巨头英格索兰23亿美元收购生命科学企业,工业的尽头是生命科学?

2024年3月25日,工业巨头英格索兰宣布168亿人民币(23.25亿美金)的价格从NewMountainCapital收购生命科学企业ILCDover。前工业多元化巨头丹纳赫花费了大约15年时间将自......

赛默飞生命科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以旧换新”专属方案来了

日前,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实施设备更新行动指出,要“提升教育文旅医疗设备水平,推动符合条件的高校、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及科研技术设备,提升教......

代表委员谈新质生产力丨拥抱前沿技术开辟生命科学新赛道

“过去中医‘望闻问切’,研判在心里,现在信息技术能够把诊断经验转化为客观化、标准化的中医检测数据。”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些数据不仅能作为中医诊疗的参考信息,......

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产业投资机会首提这些行业

专家表示,生物制造、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等是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到的行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

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2023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已经公布,该评选活动由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组织,并在2024年2月29日对外发布了入选的科研项目成果。这些进展代表了我国生命科学领域在2023年取得的重大原创性研......

打造生命科学产业新高地国家级实验室计划入驻罗湖

近日,在广东医保药业会务中心,罗湖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黄剑峰带领区招商团队与中国科学院相关专家共同召开了“湾区重组蛋白国际科创成果转化中心”筹建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广东医保药业与福莱明生物制药在政府的......

自动化+智能化|超十家企业获新融资生命科学4.0时代已来

根据QYR的统计及预测,2022年中国生命科学自动化系统市场销售额达到了10.87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到15.06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71%。随着多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生命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