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6-02 13:44 原文链接: 养生为啥这么火?科学养生尚在初级阶段


  编者按


  近几年,养生话题红遍各类媒体,养生书籍销售火爆,养生“专家”更是风头正劲……可以说,全民养生热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潮流。今天,本版推出“透析养生热”系列文章,深度解析这股养生热潮背后的诸多乱象与动因,同时倡导普及养生知识,做到科学养生。

  曾经以养生为内容的宣传节目层出不穷,访谈、娱乐节目中,养生专家的风头毫不亚于娱乐明星,甚至经常出现某位专家刚刚在一家电视台的节目中露脸,又立马在另一家电视台出现的情况。究竟是什么原因成就了这种全民养生热?我们对于养生存在哪些迷思和误区?怎样才能做到科学有效的身心健康?

  心理因素被捕捉放大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目前养生业的火爆乃至混乱?

  “一些并不科学的养生知识,在中国的传播是有传统的,而恰恰国人又相信传统。”科普作家方舟子说,过去曾流行打鸡血,后来流行气功热,众多的民间“养生秘诀”中不乏实用的方法,但各种没有科学根据的东西也一并流传。

  “一方面,老辈传下来的东西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科学健康知识又太少。”国家发改委宏观院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于小冬教授介绍,许多发达国家在基础教育课程设置中,加入了健康知识教育。可国人接触“养生、保健”类知识除了家族传承,要等到毕业融入社会之后,而他们接触到的还多来自于利益集团的宣传,实际营养健康水平比日本等相差很远。

  “养生本身就是民间的、尚未形成科学体系的一个行业。”于小冬认为,中国正经历着科学养生的“初级阶段”,但凡规矩,都是在发展中逐渐形成的。在这种背景下,甚至找不出一个对口部门对其进行管理。谁来举起板子,又该落到谁的身上?

  尽管医改逐年推进,但方舟子却认为,对现代医疗保障的失望导致了部分人的排斥心理,从而倒向预防、养生。“老百姓不想跟医院发生联系。”方舟子说,既然看病难,看病贵,不生病或者生病不去医院被人们向往。一本畅销书正体现了这种心理――《求医不如求己》,“这种心理被一些人捕捉、放大,最后利用。”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高思华认为,大家重视健康的维护,重视疾病的预防,这是非常好的趋势;媒体推行健康讲座,满足百姓需求,更是做了好事。中医在养生防病维护健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许多的方法,应该加以推广。但他也呼吁,一定要让有水平、有资质、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中医专家来做中医的科普工作,大众不具备鉴别某些知识真伪的能力,这就需要电视台、出版社等大众媒体把好关。


  中医养生是否科学

  “张悟本的药方我看过,我觉得这个人挺狡猾的。”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学主任戴国华说:他的药方,基本上是以绿豆、白萝卜、苦果和茄子为主,而这些食品恰恰是凉性的。

  曾经有过一个调查报告显示,如今中国70%左右的人群属于热性体质:“大家生活好了,吃的也好了,用中医的说法是,身体里内火会比较旺,而这些食品恰好可以起到一定的去火作用,所以说这个药方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并不会产生什么危害,但是引发腹泻的可能比较大。”说起中医的食疗,戴国华说,中医里确实有食疗一说,“食疗的目的是调养和平衡人体的机制,它以调整为主,但是你指望这些食物去治病就不太可能了。”

  北京中医医院副院长王国玮强调,有两点老百姓必须要知道,一是中医讲究辨证施治、整体而治、因人施治。食疗同样是因人而异的,不同的人方法不同,不同的季节调理方法也不一样。二是中医历来讲究的都是“以治为主,以食疗为辅”,仅依靠食疗治病需谨慎。

  济南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康复科主任李娜认为,合理的中医养生,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让大夫来判断你的体质,然后根据你身体的情况来合理养生。”

  如今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筹划利用中医来“治未病”,“其实这个治未病,就是中医里养生的一个观念,以预防为主。”李娜如是说。

  养生不能娱乐化

  卫生部原副部长、现任中国医师协会会长、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会长殷大奎教授认为,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自我保健的意识增强,获得养生知识的愿望强烈;其次,由于目前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以及肥胖等,多数是由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造成的,所以“把吃出来的病吃回去”很有欺骗性;再次,目前的医疗卫生条件还不能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老百姓“是药三分毒”的观点已经根深蒂固,很多人患病以后就想通过不吃药、或者少吃药来解决问题。还有一点就是群众的健康素养不高,辨别能力较差。同时,一些媒体和出版社的把关不严甚至恶意炒作也负有重要责任。

  高思华指出,由于很多电视台在做养生节目时太商业化和娱乐化,真正的中医药专家不太愿意出来做科普讲座。因此,他呼吁中医药专家们要转变观念,勇于承担做好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科学普及工作的责任。只有真正的科普队伍占领了阵地,才能不给冒牌专家以可乘之机,才不至于被这些人损毁了中医的声誉。

相关文章

芒种“郁蒸”天,三个养生重点记牢

芒种节气意味着进入了仲夏五月。所谓“郁蒸仲夏月”,“郁蒸”就是指气压低、湿度大、气温高的天气,也就是说,此时的气候特点就是“闷”“湿”“热”。广东省名中医、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丁国......

冬至将至,养生最重调养心神

12月22日是冬至节气。我国民间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常见的民俗有祭祖、吃饺子、吃汤圆。这一天,北半球迎来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此后自然界的阳气会回升,万物重新萌发生机。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赵昕......

冬季养生选对你保温杯里的料!

天气转冷,养生正当时,除了多喝热水,我们还能喝点什么?最近,网上盛传长期喝柠檬水不但能减肥、美白,甚至还能抗癌……柠檬水真有这么神奇吗?冬季养生,究竟该喝啥?能美白、减肥还抗癌?医生:不现实喝柠檬水,......

大寒养生养肾为先,按摩这些穴位

大寒是24时节中最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冬天就要结束,春天就要到了。可是对于广州来说,小寒、大寒才真正开始冷,而且大寒后寒冷还要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这么寒冷的时节,应该如何养生进补呢?广州市中医医院治未......

“小雪”中医专家教你如何养生

小雪节气(11月22日)到来,气温逐渐在下降,人们的活动积极性也在降低,很多人在家里的时候就会紧闭门窗。其实,这对我们的身体很不利,这是小雪养生绝不能碰的禁忌中的一种。那么,小雪养生不能碰的禁忌都有哪......

专家呼吁:科学传播健康知识不能糊涂养生

“只治不防,越治越忙。”在近日举行的“2016健康责任论坛”上,中央文明办、卫生部健康教育首席专家殷大奎表示: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调研结果,80%的费用都花在临终治疗上,特别是现在我们这么多慢病,为什么......

我国出台中医药发展规划江湖骗子将被列黑名单

从拔火罐到针灸,从汤药到膏方,从望闻问切的理论到相生相克的规律——近年来中医药“治未病”的独特优势逐渐受到海内外认可,中医药养生与保健的理念经验广受民众欢迎。我国首个国家级《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

米汤赛人参绿豆治百病养生节目存三大乱象

米汤赛人参绿豆治百病养生节目存三大乱象“米汤好比人参汤,坚持喝身体好”、“每天喝养生粥,就能预防骨质疏松”……如今打开电视,总有一批专家在讲养生,真假难辨的养生观点在上了年纪的观众中颇有市场。针对如今......

甘肃真气研究所称真气运行治愈癌症

甘肃41名医疗骨干9天“打通任督二脉”日前引发关注,据了解,真气运行学医务骨干培训班是甘肃省卫生厅与李少波真气运行研究所合办的,已办过几期。研究所教师称,真气运行法可治心脏病、高血压等80多种疑难杂症......

科技日报:论“认证专家”之不可行

北京市卫生局上周给251名健康科普专家做了“认证”,发了“腰牌”,他们在媒体养生类节目中享有“出镜特权”,演讲培训后可优先上电视。据说,这是为了防止“张悟本们”卷土重来。行政主管部门的主动出击,邀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