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5-09 09:11 原文链接: 万钢:北京将创下奥运史上科技含量之最

中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八日在此间说,我们有理由相信,二○○八年北京奥运会,一定会成为奥运史上科技含量最高的一届奥运会,也会成为奥运史上节能环保程度最高的一届奥运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当天就“科技奥运”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万钢在会上作上述表示。万钢称,现代奥运离不开科技的有力支撑。为了把北京奥运会办成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实现“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承诺,全国科技界结合北京奥运会建设的重大科技需求,发挥团结协作和联合攻关优势,开发和应用了大批先进、适用的创新技术成果,一方面为北京奥运建设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服务,另一方面也大大促进中国科技及其产业化发展。

将近八年来,“科技奥运”建设主要取得四大成效:一是通过制定“奥运科技(二○○八)行动计划”,为北京奥运会建设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一大批先进技术应用于北京奥运建设中,把“科技奥运”理念变成实际行动。

二是集成应用一批绿色环保和节能减排技术,以科技创新支撑“绿色奥运”理念。一批先进新能源汽车、绿色能源、高效节能和环保新技术、新工艺与新产品广泛应用,将在北京奥运会期间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五百多辆新能源汽车投入应用,将在奥运史上首次实现奥林匹克中心区域交通“零排放”。

三是通过应用信息通讯、智能交通、安全保障等当代最高技术成果,北京奥运会基本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奥运相关场所、使用任何终端设备,都能够安全、快捷地获取可支付得起的、无语言障碍的、个性化的信息服务”(即四个ANY)承诺,丰富“人文奥运”内涵。

四是“科技奥运”不只是在奥运会上展现,这些科技成果通过产业化的推广应用,将使科技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好服务于经济发展。“科技奥运”建设还将明显提升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并促进信息、环保等新兴产业发展。

相关文章

黎湘: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党的二十大对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作出部署,要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

武汉东湖高新区: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全国第一根实用化光......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成立

26日,由安徽省政府、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市政府三方合力共建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正式成立。据介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商学院致力于培养“懂科技、懂产业、懂资本、懂市场、懂管理”的复合型科技产......

浙江湖州:科技富农打造“一站式”服务

为提升“一站式”服务水平,提高“科技富农”班车的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浙江省湖州市围绕科技创新赋能,从全要素、全方位、全过程视角,切实做好科技要素与“三农”工作无缝、精准对接,不断拓展科技助力共同富裕的......

凝心聚力向科技强国目标不断奋进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一系列新思想、新论述、新提法......

北京持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引擎动能强劲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则是点燃新引擎的点火系。党的十八大以来,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重要论述和对北京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市......

首个常态化产业专家团用科技支撑稳产保供

从去年秋汛地涝、今春小麦苗弱到今夏南方干旱,中国农科院组织专家先后五次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开展抗灾夺丰收、“三秋”抢收抢种、蔬菜应急保供、保夏粮、秋粮丰收等大规模、应急性科技支撑专项行动,辐射带动各级农......

在华外专点赞中国科技创新成就

◎实习记者张佳欣党的十八大以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作用日益凸显。我国始终把国际科技合作作为推动科技改革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十年间,我国吸引一批又......

基础研究“顶天立地”科技自立自强未来可期

加强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是我们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定性到确定性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基础研究的系列重要论述,意味深刻、意义深远,为基础研究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科技工......

于吉红:筑梦化学科技报国

中新网记者郭佳在合成化学领域,分子筛的生成过程一直被认为是“黑匣子”,其定向设计合成极具挑战性。中国科学院院士、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教授于吉红在这一领域潜心研究已有30余年,探寻解开“黑匣子”的秘钥。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