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08-05-15 08:05 原文链接: 《美国化学会志》报道固体NMR新方法探测蛋白质的界

在4月30号出版的《美国化学会志》(JACS, 2008, 130, 5798)上报道了中科院武汉物数所杨俊博士在美国University of Delaware 用固体NMR新方法研究蛋白质界面的研究工作。

一些生物大分子,如膜蛋白,蛋白质复合体,蛋白质纤维等,在生命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难于得到这些生物分子的单晶以及它们在溶液中的低溶解度, 用X-ray和液体NMR很难得到它们的结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膜蛋白质。膜蛋白约占与人类基因编码有关的蛋白质的30%,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如能量转换、信息识别与传递、物质运送和分配都与膜蛋白密切相关。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157种(总共约3万种)膜蛋白的三维结构结构是已知的。对于这些“困难”的生物大分子,固体NMR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研究手段之一。自从2002年德国科学家首次用魔角旋转NMR得到固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以来,这几年这个领域飞速向前发展。随着高磁场NMR仪器的使用,魔角旋转NMR探头技术的发展,固体蛋白质样品制备技术的成熟和一批两维到四维固体NMR脉冲序列的使用,魔角旋转NMR研究蛋白质的能力大大提高,魔角旋转NMR已经能够对25-30 KDa的蛋白质进行NMR信号全归属和相应的结构和动力学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杨俊和University of Delaware 的同事Tatyana Polenova设计了一组新脉冲序列,他们用这组脉冲序列研究了用不同同位素标记的thioredoxin蛋白质组装体的分子内和分子间的界面。首先他们用理论模拟和NMR实验证实了固体NMR中的REDOR技术可以用来消除13C,15N全富集的蛋白质主链上的15N信号,实现了用一个蛋白质样品同时进行NMR信号归属和蛋白质界面研究。借助于对远程相互作用敏感的1H/13C REDOR和PAIN-CP技术, 他们设计了两个脉冲序列,用不同核自旋对的相关性观察到了蛋白质界面上空间相近的残基对。另外,他们还设计了两个脉冲序列对蛋白质另外一段的主链上的15N信号进行了归属。这组固体NMR的脉冲序列和相应的同位素标记方法将可以在更大的蛋白质复合体的界面研究中使用。

相关文章

5年成为行业黑马,中科可控是怎样炼成的?

5年,对于高端制造产业意味着什么?在一些制造企业,5年的时间,可能仅够新增几条产线,或是完成一两次智能化升级改造,再或增加几种新产品的生产。位于江苏昆山的中科可控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可控)用......

广州能源所完成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研究验收

3月28日,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以下简称广州能源所)组织召开“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能源利用效率评价体系研究”项目结题评审会在广州举行。据悉,广东省经济和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探索科学......

全球增温如何影响湿地碳“汇”?中科院发现功能大幅减弱

不同优势植物功能群湿地,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三种温室气体净交换对增温的响应。中科院大气所供图全球增温对湿地的温室气体“汇”(简称碳汇)功能有没有影响?有何影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气......

科学家建立跨分化阶段高通量谱系示踪新技术

2023年3月18日,《CellStemCell》期刊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陈跃军研究组题为《人神经分化过程中跨时间......

中科院院士行定州院士大讲堂成功举办

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引进更多京津高端人才服务河北,加深京冀科技合作,2月24日,由河北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学院人才交流开发中心和定州市委、市政府联合主办,河北省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中心和定州市科学技术局共......

Nature突发消息: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与中科院终止合作

3月8日,《自然》(Nature)杂志发布一则突发消息,著名法国巴斯德研究所宣布将中断与中国科学院的合作关系,撤出在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的领导工作。2004年,在中法领导人见证下,中国科学院与法国巴斯德研......

中科院半导体所:美国已拧熄“灯塔”,我们进入黑暗森林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骆军委与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在《中国科学院院刊》发表了题为《加强半导体基础能力建设点亮半导体自立自强发展的“灯塔”》的文章,引起业界广泛讨论。该文章就中美科技战中的“......

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建设验收

光明日报苏州2月19日电(记者苏雁)2月18日,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二期建设项目顺利通过总验收。据悉,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以......

中科院植物所:在真菌毒素生物脱除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李博强、田世平等制备了一种高效、稳定、易回收、可重复使用、安全性高的棒曲霉素脱除酶制剂,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危险材料杂志》。真菌毒素是真菌产生的次级代谢物,是食品行业中广泛存在......

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归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事件归因为何?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该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 据介绍,&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