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3-06 16:31 原文链接: 纳米蘑菇传感器:一种材料多种应用

  来自冲绳科学技术研究所(OIST)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等离子体纳米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细胞的增殖,并具有其他的应用潜质。研究发表在最近的《ACS applied Materials and Interfaces》杂志上。揭示细胞的增殖过程是对细胞和组织的健康和功能的重要洞察。


  这种材料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能让细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存活。“通常,当你把活细胞放在纳米材料上时,由于纳米材料的质是有毒的,它会杀死细胞,”该论文的第一作者博士后研究员Nikhil Bhalla博士说,“然而,使用我们的材料,细胞存活了7天以上。纳米颗粒材料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它能检测到1000个细胞中的16个细胞的微小增殖。”

  这些材料看起来就像普通的玻璃片。然而,表面覆盖着微型的纳米颗粒状结构,被称为纳米蘑菇,有二氧化硅的茎和金的帽子。这些组成的生物传感器能够探测分子水平的相互作用。

  该生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纳米蘑菇作为光学天线。当白光穿过纳米颗粒的薄片时,纳米蘑菇会吸收并散射一些光,从而改变其性质。光的吸光度和散射是由纳米材料的大小、形状和材料决定的,更重要的是,它也受到任何靠近纳米蘑菇的介质的影响,如放置在纳米薄片上的细胞。通过测量光线在薄片的另一侧出现后的变化,研究人员可以检测和监测发生在传感器表面的过程,例如细胞分裂。

  “正常情况下,你必须在细胞中加入一些标签,比如染料或分子,才能计算出细胞分裂的数量,”Bhalla博士说,“然而,用我们的方法,纳米机器人可以直接感应到它们。”

  尽管纳米材料用于检测具有很好的优势,但是生产大规模的纳米材料具有挑战性,因为很难保证整个材料表面的均匀性。由于这个原因,常规临床检查的生物传感器,例如疾病测试,仍然缺乏。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打印技术来制造大规模的纳米蘑菇生物传感器。通过他们的方法,他们能够开发出一种由大约100万个蘑菇状结构组成,2.5cm的二氧化硅基板。

  “我们的技术就像打印一枚邮票,用生物分子的墨水覆盖它,然后把它印在纳米颗粒的薄片上,”Shivani Sathish博士说,他是这篇论文的联合作者者。生物分子增加了材料的敏感性,这意味着它可以感知到极低浓度的物质,如抗体,从而有可能在早期发现疾病。

  利用他们创新的打印技术,OIST的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一种纳米等离子体材料,其中含有数百万个类似蘑菇状结构的生物分子。“使用我们的方法,我们有可能创造出一个高度敏感的生物传感器,甚至可以检测到单个分子,”该论文的第一作者Bhalla博士说。从电子产品到食品生产到医学,等离子体和纳米颗粒传感器为许多领域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相关文章

Nature子刊:基于DNA折纸纳米结构的可快速解毒纳米抗凝剂

透析环路中产生的凝血反应是急慢性肾损伤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出现的一种问题。肝素与低分子量肝素常用于临床血液透析过程中,但具有不良反应;而其解毒剂鱼精蛋白具有一定的毒性。开发出高效、可控、安全的抗凝剂用于......

2项新冠研究入选,2020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公布

中国科协生命科学学会联合体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开展2020年度“中国生命科学十大进展”的评选,延续了将项目成果进行知识创新类和技术创新类分类推荐和评选的方式,组织成员学会推荐,由生命科学、生物......

《细胞》年度值得关注的9篇重磅论文

日前,顶尖学术期刊《细胞》杂志推出2020年度最佳论文(Bestof2020)特刊,精选了过去一年里最为值得关注的几项生物学研究。其中既包括了引人关注的新冠病毒研究,也有在肿瘤免疫疗法、自闭症神经生物......

干货!96孔板细胞接种密度

总结下各种孔板细胞接种量仅供参考细胞培养瓶(板)生bai长面积容量与细胞数(大约)96孔板    4~5X104    ......

​山东师范大学携手珀金埃尔默建立生命科学共建实验室

12月11日,第17届山东省高等学校生命科学学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作为本届大会的亮点之一,珀金埃尔默与山东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山师大”)合力打造的共建实验室在会上揭牌。这一对标“国内顶尖......

纸基电化学传感器:5分钟内测出新冠病毒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继续在全球蔓延,检测仍然是跟踪和遏制该病毒的关键策略。据《每日科学》杂志7日最新消息,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格兰杰工程学院生物工程研究生玛哈·阿拉菲夫所在的研究团队,......

中美学者研发新材料搭载化疗药物

 12月2日从中科院苏州医工所获悉,中美两国研发人员最新制备出一种可以搭载化疗药物的新型纳米材料。这给实现高效低毒的肿瘤治疗带来新希望。“这种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好比一个尽职的‘纳米搬运工’。......

研究发现基因调控水稻细胞死亡新机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以下简称水稻所)种质创新课题组研究发现病斑突变体基因ELL1通过影响叶绿体的发育来调控水稻中活性氧的稳态,进而触发由活性氧介导的细胞死亡。该项研究丰富了对植物中细胞程序性死亡产生......

Nature子刊:外泌体仿生纳米颗粒,有效杀伤肿瘤干细胞

肿瘤干细胞(Cancerstemcells,CSCs),对肿瘤的存活、增殖、转移及复发有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肿瘤干细胞通过自我更新和无限增殖维持着肿瘤细胞群的生命力。肿瘤干细胞的运动和迁徙能力使肿......

白玉副教授团队搭建多维度有机质谱流式细胞分析平台

近日,北京大学白玉副教授团队在常压质谱免疫分析平台工作的基础上,设计并拓展质谱探针,利用基于狄恩流的微流控芯片实现单细胞排列,结合纳升电喷雾-高分辨质谱(nanoESI-HRMS),搭建了多维度有机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