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4-15 00:00 原文链接: 农业部回应“超级稻”:不影响相关研究


  针对近期引起关注的“隆平高科超级水稻减产绝收”一事,昨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重申,涉事稻种并非“超级稻”,但减产绝收一事并不会影响国家对超级稻的研究,要加强品种的适应性评估。

  此外,张桃林介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谈超级稻:不同稻种适应性不同

  安徽部分地区种植的“两优0293”水稻去年出现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一事,经媒体报道后引发关注。4月12日,隆平高科宣布停售该品种“超级水稻”,但农业部对媒体否认该品种水稻是“超级稻”。

  昨日,张桃林在回应“水稻绝收”问题时候表示,没有一个稻种对任何地区都适用,有的超级稻品种适合在这个区域,“抗性差了,就不适合在另外一个区域。”

  张桃林认为,涉事安徽水稻品种在江淮地区包括安徽是适宜的,但在品种审定过程中,发现该品种抗稻瘟的抗性比较差,“正好去年年景是相对比较特殊的年份,所以把它不足的抗性问题暴露出来了。”他表示,应该加强相关品种的适应性评估。

  张桃林说,“安徽稻种减产绝收”一事不会影响国家对超级稻的研究。我国超级稻已经到了17期,不久前已经超过亩产1000公斤。“我们现在需要培育的是一个相对比较全面的品种。”

  谈农业污染: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张桃林表示,目前,农业已超过工业成为我国最大的面源污染产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据介绍,在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农膜污染问题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南方,由于畜禽养殖规模化水平高,规模大,农业畜禽粪污染问题比较突出。

  张桃林表示,为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农业部制定出台了《农业部关于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下称意见),今后我国将围绕节水农业、化肥农药使用规模控制、养殖污染防治、解决农田残膜污染、秸秆资源化利用和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等六方面,确保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即化肥、农药使用实现零增长,畜禽粪污、农膜、农作物秸秆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

  ■ 焦点

  重金属污染严重区禁止种食用农产品

  湖南“镉大米”、陕西铅污染……近年来,土壤重金属污染事件多有发生,但官方仍未公布全国土壤污染面积。

  环保部和国土资源部去年联合公布的全国首次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以点位超标率来描述土壤污染状况,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最高,为19.4%。

  此次《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全国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普查,切实摸清农产品产地的重金属污染底数。

  在一些重点地区,还要启动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加密调查和农作物与土壤的协同监测,不能在污染程度不同的地方,以同样标准的密度进行取样调查。

  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方面,《意见》对轻度污染区、中重度污染区和少数污染特别严重区域进行了“区分化”要求。

  少数污染特别严重区域将被划定为禁止种植使用农产品区,而在轻度污染区,通过灌溉水源净化、改变农艺措施等方法,实现水稻安全生产,中重度污染区则开展农艺措施修复治理,同时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但由谁支付修复费用,农民是否付得起?张桃林表示,总的原则是“谁污染谁负责、谁污染谁治理”,政府要切实负起主导作用,但也要在政府、市场、社会间形成协同共治格局,“不能把这些问题、负担转嫁给农民。”

  京津冀治霾拟率先全量化使用秸秆

  根据部署,京津冀大气污染重点区域有望从根本上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

  据气象部门分析,秸秆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及颗粒物,已成为雾霾天气的污染源之一。

  去年10月,一位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研究员曾分析,秸秆焚烧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形成和加重,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关研究报告也显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每年因秸秆焚烧向大气中排放的颗粒物达到数十万吨,致区域内PM2.5日均浓度平均增加60.6微克/立方米,最多时,可增加127微克/立方米。

  为从根本解决秸秆露天焚烧问题,《意见》提出,选择京津冀等大气污染重点区域,启动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县建设,率先实现秸秆全量化使用。

  目前,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率只有76%左右,张桃林称,计划到2020年,将该比例提高至85%以上。

  就京津冀地区而言,此前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印发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方案(2014-2015年)》的约束目标是,到201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秸秆综合利用率平均将达88%以上。

  新京报记者梳理发现,江苏、西安、合肥、汉中等地此前已相继出台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的相关决定、意见或办法。湖北将于下月起全面禁止露天焚烧秸秆。

  5年后农药化肥使用量要零增长

  张桃林介绍,中东部地区,就变成农药化肥污染问题突出。值得注意的是,《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国主要农作物化肥、农药使用量实现零增长。5年时间里实现此目标难度多大?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会不会导致减产?

  张桃林介绍,首先,我国化肥农药还留有减量空间,特别是果树、蔬菜减量空间特别大。据了解,这些年来,中国化肥、农药生产和使用量都是世界第一。但是其利用率比世界发达国家却低15%到20%左右。“我国果树、蔬菜的施肥量已超出安全水平,据测算,我国9亿亩果树、蔬菜使用的化肥量,比约16亿余亩粮食使用的化肥量,还要多500万吨。”

  其次,英国、法国、日本等国成功经验表明,可在不增加化肥情况下,提高粮食产量。

  “从国际国内经验、做法来看,我认为完全可以做到化肥农药减量而不减产。”张桃林说。

相关文章

重庆:12批次不合格食品超七成为食用农产品

4月7日,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抽检饼干、餐饮食品、茶叶及相关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蛋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豆制品、蜂产品、糕点、罐头、酒类、粮食加工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农产品......

全国农技中心:首批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

全国农技中心日前发布第一批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县”名单,将加快整县制推进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工作,助推农产品生产提质增效,促进种植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图片来源于网络这是记者25日从农业农村部全......

一文了解超级稻为何超级?

据中国农科院最新消息,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联合中国农科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克隆了一个水稻粒宽粒重基因TGW2,并开展功能分析,阐明了水稻粒形的遗传调控机制,为水稻高产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相关......

土壤污染防治花钱不多也能解决问题

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峰江街道亭屿村和山后许村之间,近两公里道路两侧,密布着大大小小的苗木基地,种植各类花卉苗木,一眼望去郁郁葱葱。但谁能想到,这里曾是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再生产业基地,土壤受到过严重污染。土......

民用散煤治理仍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需要坚持的重点方向

大气重污染的成因来源与控制是社会热点问题之一。在春节和疫情管控期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深入分析重污染过程的特征和规律,为2020年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持续的科技支撑。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

江西公布2批次食用农产品检出不合格

2月20日,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报,近期该局组织开展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第二阶段食品安全专项监督抽检,抽检了食用农产品、速冻食品、调味品、肉制品、乳制品共507批次样品,发现食用农产......

抗疫期空气缘何重污染?见蓝天全靠大风吹?

近来,很多人都注意到了中国北方地区雾霾频发的“怪现象”。北京市环保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1月25日至28日,2月10日夜间至13日白天,京津冀地区先后出现了两次持续性区域重污染过程,北京甚至在2月12日......

确保“菜篮子”、不耽误春耕备耕,京津冀三地这样抗疫保稳

当前正处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作为抗疫战疫的“第二战场”,大城市的“菜篮子”稳产保供同样重要。与此同时,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将近,又到了春耕备耕的关键阶段。“我们过了一个特殊的春节、战斗的春......

北京市:2020攻坚战推动首都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2020年2月13日,《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2020年行动计划》(京政办发〔2020〕8号)(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行动计划具体包含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工程减排与......

转危为机同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当前,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是首要任务,但污染防治攻坚战也将在今年迎来阶段性收官,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等不得,也慢不起。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环保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