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07-28 13:01 原文链接: 陕西铜川探索资源型城市转型新路调查

  作为因煤而兴的资源型城市,面对资源枯竭风险和经济下行压力,陕西省铜川市主动将去产能与产业转型相结合,以一套上新不弃旧、循环经济换挡、新兴产业接续的组合拳,为老煤城注入新活力,初步实现了发展动力转换、经济逆势增长,为资源型城市转型探索出一条新路。

  在今天的铜川,矿区停产不停业,众多“煤二代”找到了新的发展路径。

  产业上新不弃旧 矿区停产不停业

  地处关中平原和黄土高原交界带的铜川因矿设市,曾是全国重要的煤炭产业基地和西北最大的水泥生产基地。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能源结构调整等影响,铜川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凸显。据测算,当地煤炭资源也仅够再开采25年。

  “为避免陷入‘煤竭城衰’怪圈,铜川主动走上转型之路。”铜川市市长杨长亚说,一方面,铜川提前布局淘汰煤炭落后产能,“十二五”期间淘汰落后产能167万吨;另一方面,坚持上新不弃旧,以精化剩,从煤、铝、电、水泥四大传统行业的供给侧发力,走循环经济发展路径。

  占地25.5平方公里的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是铜川实施煤—电-铝-水泥联产联营循环产业模式的尝试。

  从兰州来此落户的陕西铭帝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亚军说,以往铜川产铝却不用铝,铝水直接做成铝锭外售。他的公司主要从事铝品深加工,当地铝厂可直接将铝水供给他们使用,无需再经过铝锭化水过程,不仅节能节电,而且提高了利用率,还解决了就业问题。目前,公司538名员工绝大多数是铜川本地人。

  董家河循环经济产业园管委会主任程晓儒说,园区以煤发电、用电炼铝、铝深加工、电厂灰渣再用作水泥生产原料,盘活了老产业,实现了资源多层次转化增值。

  目前,园区已形成产业集群项目5个,2015年实现工业总产值87.3亿元,占铜川GDP的1/4。预计到2020年,园区工业产值可达400亿元以上,可解决就业岗位1万余个,相当于“再造一个新铜川”。

  传统产业加快升级转型,被“去”掉的老煤炭企业也在探索新的发展机遇,力争做到矿区停产不停业,去产能转岗不下岗。

  拥有2300多名员工的陕煤铜川矿业公司王石凹煤矿自去年9月停产以来,通过企业内部分流、对外拓展业务等方式,实现多数职工二次就业,目前待安置员工已减至770人。

  记者在王石凹煤矿看到,矿区内绿草如茵,保存完好的苏联专家楼、苏式选煤楼、工人俱乐部环山而立,以往运送工人的缆车穿梭依旧,铛铛的铃声在天空回荡,自然风光的秀美与工业基地的壮阔相得益彰。

  王石凹煤矿党委书记王鹏说,铜川正在将这里打造成为工业遗址公园,未来游客可在此体验别样的煤矿知识之旅。届时,至少330名矿工将吃上“旅游饭”,辐射带动家属过千人。此外,矿区已规划建设一座光伏发电厂,并打造1100余亩的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做到“煤空城不空”。

  新兴产业接续 “煤二代”华丽转身

  作为“药王”孙思邈的故里,铜川境内中草药品种共683种,野生药材总蕴含量达10万吨以上。以往,由于缺乏产业引导和中药深加工企业,这一资源并未得到有效利用。如今,铜川将中医药养生作为新兴主导产业培育,并以此为链条,衍生出中草药种植、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一批产业。

  在耀州区小丘镇移村占地700余亩的丹参种植园内,村民闫毅辉告诉记者,去年自己试着种了一亩丹参,净赚了近2000元,今年准备在自家的苹果园里再套种2.5亩。全村810户农户中,有170户在种植中草药,种植户人均收入突破万元。

  陕西上和农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祥说,公司承担了铜川市部分药用植物规范化种植和科研基地建设,向农民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并以保护价统一收购药材推向市场,农户每亩地净收益在2000元以上。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铜川人在煤炭行业之外,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

  38岁的耀州区关庄镇墓坳村村民韩永平曾是一名煤矿工人,近年来煤炭行业不景气,他无奈背井离乡外出打工。去年下半年,他来到位于铜川新区的陕西兴盛德药业公司成为车间工人,公司管吃管住,每月3000多元的收入能攒下一大半,他终于可以盘算着给家里盖一院新房。

  这家2014年投产的企业,如今建成3条生产线,年加工1万吨中药材。300多名员工当中,有不少都是当地土生土长的“煤二代”。

  铜川市中药材产业化办公室工作人员马耀锋说,截至目前,全市共发展中药材种植专业乡镇5个,专业村16个,企业7个,中药材种植面积7万亩左右,中药材规模化效应进一步凸显。

  产业结构由重变轻 煤城黑色变多彩

  黑色曾是外人眼中铜川的代名词:仅有80余万人口的城市,煤炭产业工人和家属就有21万。“一煤独大”也让铜川饱受环境污染之苦。1993年中华环保世纪行称铜川是“一座卫星上看不见的城市”,环境成为当地人难以言说的痛楚。

  随着发展动力转换,铜川的产业结构由重变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煤城的主色调正由黑色变为多彩。初夏时节,走在铜川的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只见满眼绿色、生机勃勃。连珍禽朱鹮也越过秦岭,在铜川繁衍栖息。

  在耀州区石柱镇马咀村,一排排欧式风格的农家小院沿街而立,村子内外绿草如茵,不时有新人在这里拍摄婚纱照。45岁的乔金红说,自家去年开始做农家乐,旺季时每天的毛收入有2000多元。村支书李云南告诉记者,通过发展生态农业和乡村旅游,2015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68万元。

  不仅如此,铜川依托历史文化名人富集、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地貌形态多样优势,打出“全域旅游”名片,黑色煤城正在成为一座多彩的旅游之城。

  在药王山景区,游客人数从2011年的61万攀升至2015年的124万。而由老一辈革命家创建的照金革命根据地,已成为当地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就接待游客3万余人。

  转型正在为铜川赢得发展新机遇。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铜川经济实现逆势上扬,生产总值增速为9.6%,位居陕西第三位。

  “‘十三五’期间,铜川将坚持以系统深度转型为主题,积极推进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文化引领全域旅游等十大工程,实现发展模式由资源消耗型向与可持续发展并重转型。”铜川市委书记郭大为说。

相关文章

安捷伦助力可持续发展,绿色转型构建智能化实验室

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全球的战略方向,而随着市场估值体系的变化,建立更完整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是目前当务之急,实验室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是需要尽快跟紧步伐,同时需要尽快建立行业转型发展的想法和路线。绿色经济包......

发展转型金融的五大支柱是什么?企业又该如何转型?

“虽然中国的绿色金融余额已居全球首位,但目前大量的资金都投入于‘纯绿’或接近‘纯绿’的行业,例如清洁能源、光伏发电等,火电、钢铁、交通运输等大量高碳行业需要向低碳转型的经济活动没有得到足够的金融支持。......

“超时空”智慧白皮书:企业面临以“十年”为单位的模式转型

2月14日,联想举办以“‘超时空办公’——改变未来的工作模式”为主题的第40期擎智媒体沙龙。在此次沙龙上,联想与全球知名咨询机构IDC正式发布《“超时空”智慧办公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就未来......

“转型”研究型大学,科研机构的优势和挑战

近年来,随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政策呼声加强,以及科研机构自身发展的需要,我国很多科研机构开始向研究型大学“转型”。它们中有的直接创办大学,有的和已有大学合并成立新的大学,有的则先做好自身,形成特色,......

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路径,他们有话说

在数字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经济成为促进县城因地制宜补齐发展短板、推动县域产业提质增效、实现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10月27日,浪潮云助力县域产业数字化转型论坛在济南举办,中国农业科学院教......

转型“马拉松”仍将继续

生产效率提高40%,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30%,交付周期缩短80%,能源利用率提高30%……采访企业数字化转型,一组组沉甸甸的数据,诉说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带来的......

低碳重塑全球经济,转型之路要闯哪些难关?

中新网北京12月19日电(杨诗涵)低碳正在重塑全球经济,能源转型、绿色金融等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近日举行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多位业内人士共话绿色低碳转型这一热点话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总工......

瞄准国际一流:上海发布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

当前,数字化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为进一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之都,上海近日印发了《上海市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科技日报记者从10月27日举......

张玉卓:让信任的阳光照亮数字世界

11月7日,世界数字经济论坛在京召开。本届论坛以“数字化转型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分管日常工作副主席张玉卓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世界数字经济论坛专家委员会主席梅宏,......

研究揭示早期人类对中更新世气候转型期的响应

得益于几代旧石器时代考古学家和古人类学家的努力,我国目前已积累丰富的旧石器和古人类研究材料和数据,这为序列性地思考和认识中国早-中更新世人类演化及其与气候环境的耦合关系奠定基础。10月6日,《第四纪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