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11-22 17:31 原文链接: 水稻籽粒积累镉、砷关键生育期获揭示

  近日,南京农业大学资环学院教授汪鹏课题组揭示了水稻籽粒积累镉、砷的关键生育时期。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环境污染》。

  农产品重金属污染威胁人们健康,其中大米是镉和无机砷摄入的主要来源。农田土壤中镉、砷可以通过两种途径进入水稻籽粒:根系吸收、再分配转运。然而,这两种途径以及水稻不同生育期所吸收的镉、砷对最终收获籽粒积累量的相对贡献率尚不清楚。

  针对这个问题,汪鹏课题组利用盆栽试验,在水稻不同生育时期设置多种水分处理,调节土壤氧化还原状况及孔隙水中镉、砷含量,巧妙地通过数学模型评估了上述两种途径和水稻各生育时期对大米镉、砷积累的相对贡献率。

  研究表明,在常规稻田水分管理条件下(从水稻营养生长阶段的淹水至灌浆成熟中后期的排水,以及分蘖后期短暂排水),稻米镉积累的关键时期是灌浆成熟期。该时期水稻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镉贡献了籽粒镉的98%,而水稻营养生长阶段茎叶所积累的镉通过再分配转运至籽粒的贡献微乎其微。与镉相反,稻米砷积累的关键时期是水稻营养生长至营养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该时期茎叶积累的砷在灌浆成熟期通过再分配转运贡献了籽粒砷的95%,其中分蘖、拔节、抽穗期各贡献了20%~40%,而灌浆中后期从根系吸收的贡献较小。

  造成这个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不同生育期土壤镉、砷有效性的变化,在水稻灌浆中后期稻田排水会大幅度增加土壤镉的有效性,而降低土壤砷的有效性。前期的研究还发现,在稻田排水氧化阶段,不同土壤上镉活化速率存在很大差异,主要受金属硫化物之间的原电池效应和亚铁介导的羟基自由基氧化效应所控制。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籽粒镉、砷积累的贡献差异为污染稻田安全生产提供了一种能同时阻控稻米镉、砷积累的水分管理策略,即分段式水分管理。通过在水稻灌浆中后期尽可能淹水或推迟排水,能有效降低籽粒中镉的积累,而在水稻分蘖至抽穗期,通过多排水或间歇式灌排水,能有效降低籽粒中砷的积累。

  水稻不同生育时期对籽粒镉、砷积累的贡献差异解释了许多田间现象。例如,为什么水稻灌浆期的水分处理对籽粒镉含量的影响程度比对籽粒砷的影响程度大,而灌浆期前的水分管理对籽粒砷的影响程度大。也解释了田块尺度的小斜坡(农民为方便灌排水使稻田进水口的地势比出水口的地势高)会导致沿着进水口到出水口方向籽粒镉含量存在高达6~7倍空间变异,主要原因是在水稻灌浆期,斜坡会导致土壤孔隙水中镉含量的巨大空间变异,而斜坡对籽粒砷含量的影响较小。

  以上研究结果加深了对稻田土壤镉、砷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的认识,对控制稻田排水后土壤镉活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envpol.2021.118497

相关文章

植物所发现水稻中控制两个时期的耐寒分子模块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苗期和孕穗期是两个对低温胁迫非常敏感的阶段,但鲜有关于同时调控两个时期的分子模块的报道。解析水稻低温信号调控网络、挖掘关键调控基因以及开展分子设计育种,是解决水稻耐低温胁迫的有效......

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研究方面获新进展

近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团队在水稻无人农场建设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提出了一种非线性系统下水稻自主收获中的运输车辆精准定位控制方法,以及一套主从式协同作业系统和相关控制策略。相关成果......

抗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水稻新种质创制成功

4日,记者从中国农业科学院获悉,该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等国内科研单位合作,采用基因编辑等方法,快速创制出对白叶枯病和细菌性条斑病具有广谱抗性的水稻新种质,......

让水稻也能像大豆一样榨油

9日,记者从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生物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张健研究员团队获悉,该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手段将水稻种子油脂含量从2.3%提升至11.7%,为水稻、玉米、马铃薯、木薯等高产淀粉类粮食作物转换为油料用......

滨海耐盐水稻种植获突破:南粳盐1号亩产超561公斤

10月22日,耐盐水稻品种“南粳盐1号”“盐稻21号”测产现场观摩会在位于江苏盐城市的江苏顺泰农场举行。经过收割、脱粒、水分测定、称重等环节,现场测算两个品种的实收结果分别为亩产561.1公斤、531......

首个万份水稻群体变异图谱发布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基因组研究所联合海南三亚崖州湾实验室、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河南大学等单位在《核酸研究》上在线发表了全球首个万份水稻群体变异图谱。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自然变异是基因改良和......

地球环境所揭示黄河流域水体砷的富集机制

砷(As)因极强的毒性和致癌性,危害身体健康。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脱贫攻坚的重要区域。黄河流域的水质安全成为限制流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黄河流域水体As浓度较高,但水体As的富集机制、来源与......

中国首个万亩耐盐碱水稻示范片亩产突破573.8公斤

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西北中心万亩耐盐碱水稻示范片10月13日进行测产。专家组随机抽取了高、中、低三种类型3块示范方,每示范方实测1亩以上,通过收割、脱粒、水分测定、除杂、称重,实收结果为平均亩产......

“植物疫苗”促水稻增产增效,多指标均显著提高

“接种了‘植物疫苗’的水稻(兆优5455)亩产达到779.85公斤,平均增产14.85%,穗数增加7.79%。”10月8日,“植物疫苗诱导水稻防病抗病、促进增产增效绿色技术”田间示范观摩会在湖北襄阳襄......

研究揭示赤霉素对水稻籽粒脱落的影响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农业基因组研究所超级稻种质创新团队初步解析了赤霉素影响水稻落粒性的分子机制,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细胞(ThePlantCell)》上。赤霉素被广泛认为是引起“绿色革命”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