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8-23 13:40 原文链接: 水土保持法修订案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保持法修订草案23日首次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修订草案规定,国家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水土流失治理。

  草案对水土保持规划、预防、治理、监测和监督等作出修订。中国水利部副部长周英表示,水土保持规划方面,草案规定水土流失调查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据水土流失调查结果划定并公告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和重点治理区;规定水土保持规划的编制机关和程序;规定水土保持规划的种类及编制要求。

  在水土流失预防方面,草案完善了特定区域的水土保护措施,规定在水土流失严重、生态脆弱的地区,应当限制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活动;完善了对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水土流失的预防措施等。

  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草案完善治理和补偿制度,细化不同类型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措施,明确生产建设活动的水土保持要求,加强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的建设和管护。

  草案还细化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措施。规定:执法人员依法实施监督检查,有权要求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提供有关文件资料、对有关情况作出说明,可以进入现场进行调查、取证;被检查单位或者个人拒不停止违法行为,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的,报经水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可以查封、扣押实施违法行为的工具及施工机械、设备等。

相关文章

我国水土流失地区主色调由“黄”变“绿”

草木馥郁、瓜果飘香,在福建省长汀县,曾经草木不存,红壤遍露的荒山,如今已郁郁葱葱。长汀县曾是我国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之一,1985年卫星遥感监测显示,当地水土流失面积达146.2万亩,占全县......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态势进一步巩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698.shtm本报北京6月27日电(记者陈晨)27日,记者从水利部获悉,2021年度全国水土流失动......

研究称发展生态产业是宁南山区高质量发展关键

固原云雾山草地恢复效果。 张行勇摄黄土高原等西部生态环境脆弱区经过近几十年的生态建设,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逆转,但生态环境脆弱性依然未能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生态脆弱区面临着既要保护绿水青山......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近五成

截至2020年底,我国黄河流域完成初步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万多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较1990年减少了48%,强烈及以上侵蚀强度等级面积下降83%,实现水土流失面积、强度“双下降”。这是记者13日在陕......

干旱和水土流失是全球耕地退化最重要原因被揭示

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牵头开展的全球耕地退化跨学科研究结果发表在科学杂志《环境研究》及欧盟土壤数据中心(ESDAC)平台上,引起了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UNCCD)的关注。该研究首次在协同和跨学科背景......

减少47.2%三峡重庆库区水土流失管理效果明显

重庆市最新发布的水土保持公报显示,2018年重庆全市水土流失面积为2.58万平方公里。其中,三峡重庆库区水土流失面积1.61万平方公里,相比1999年减少了47.2%,区域蓄水保土能力得到提高,减沙、......

西藏地区水土流失有加剧危险

来自中科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沿西藏中东部地区的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年楚河开展了土壤侵蚀调查。他们发现,西藏自治区土壤侵蚀过程复杂多样,而伴随着该地区气......

2018发展中国家“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培训班举办

9月28日,为期18天的“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培训班结课,19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学员顺利拿到结课证书。本期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发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协办,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报告》发布

日前,由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王玉杰领衔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发展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两部分。综合报告总结了国内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历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科学研究......

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水土流失效应及对森林管理的启示

土壤退化是与土壤侵蚀、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丧失等密切相关的全球性关注热点。此类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地理、人类活动等密切相关的问题,在生物多样性富集的西双版纳地区显得尤为敏感和突出。近三十多年以来,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