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12-01 20:40 原文链接: 提高海岸带响应气候变化的韧性

最近一项研究显示,随着气候变暖,原本冬季南归的很多鸟类或将变为“北漂族”。该研究指出,作为濒危物种代表之一的丹顶鹤,在过去30年内已经在东部沿海地区失去了92%的越冬范围。可见,气候变化已显著影响到我国海岸带环境和生态系统。

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研究员侯西勇表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海岸带面临的主要风险上升,亟待提高海岸带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风险上升影响生态生计

“气候变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是增温,在海岸带区域则还有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海洋低氧等突出问题,这些物理和化学环境的变化对生态系统及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进一步的影响。”侯西勇说。

海岸带生态系统对增温的响应表现为陆域植物和农作物分布范围与物候特征变化、海岸带动物(如鱼类、鸟类等)分布范围及习性变化、农业及养殖渔业病虫害加剧等。海岸带对海平面上升的响应非常显著,包括海岸侵蚀后退(尤其是砂质海岸)、滨海城市洪涝、海水入侵、咸潮、滩涂植被退化和生境萎缩等。

例如,《2019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海平面上升加剧海岸蚀退和岸滩下蚀,2019年三亚亚龙湾岸段年均侵蚀距离达1.0米,岸滩年均下蚀25.3厘米,江苏盐城射阳双洋港部分岸段年平均侵蚀距离高达48.4米。

他指出,“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海岸带面临的主要风险一是极端天气事件增多,包括极端海平面、风暴潮、强的暴风雨事件、高温热浪、大风等;二是海岸带的风险暴露度增加、脆弱性增强,淹没等灾害风险持续上升。”

气候变化已影响到沿海地区社群生计。增温等因素导致渔业资源空间分布发生变化、海洋最大捕捞潜力下降,鱼贝资源减少对渔业捕捞和渔民生计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我国沿海养殖渔业规模庞大,也已经受到气候变化的巨大冲击,如极端高温导致北方沿海养殖海参死亡等。海岸侵蚀、景观破坏等对沿海旅游业的冲击也是非常显著的。

“人为过度改变下垫面的状态,例如围填海、破坏滨海湿地和沿海防护林、大量抽取地下水、采砂、滨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等,将大大削弱海岸带的韧性,加剧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挑战。”侯西勇表示,人类活动因素亦不容忽视。

实施海岸带综合管理

在这种背景下,如何提高海岸带应对气候变化的韧性?

侯西勇建议,通过保护或恢复河口、泥滩、红树林、海草床、珊瑚礁等海岸带自然生态系统,提升沿海生态系统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促进沿海区域湖泊—河流—海洋栖息地之间的生态连通性,保障气候变化情况下海岸带生物能够顺利迁入更适宜的栖息地;遏制海洋环境污染,保护海洋环境;对海岸带区域的人类活动进行分类和分级,因地制宜,建立海岸带双向退缩线制度。

此外,要对沿海社区居民开展教育和培训,提升社区层面对气候变化的认知水平和适应能力;国家层面针对沿海区域气候变化应对制定短期、中期和长期相结合的战略目标以及相应的政策和措施等;加强气候变化应对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他强调,亟待提升和加强由社区到城市层面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我国的海岸带综合管理实践1994年始于厦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厦门作为唯一一个城市案例被写入2020年6月发布的全球《海洋综合管理》蓝皮书,“立法先行、集中协调、科技支撑、综合执法、公众参与”的海岸带综合管理经验和做法已被总结为“厦门模式”,在国内外交流和分享。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实施和推进很多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和项目,如海域海岸带整治修复专项、“蓝色海湾”综合整治、“南红北柳”湿地修复工程、“银色沙滩”岸滩修复工程等。通过修复自然岸线、恢复湿地、退堤(池)还海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海岸带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提升海岸带生态系统抵御气候灾害的能力。

青年学者任重道远

在侯西勇看来,气候变化相关研究领域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深入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和趋势。

他解释说,近年来,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主动引导规则制定、切实履行自身义务,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确保了发展中国家整体利益和全球共同利益。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大激励了青年学者积极投入到气候变化研究领域。使命驱动与科学兴趣驱动一并成为众多青年学者强大的动力来源。

不过,侯西勇指出,我国气候变化相关监测和研究起步较晚、经验不足,尤其是海岸带区域,更是缺少多学科系统的、长期的观测数据。而且,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剧烈,气候变化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灾害风险更加突出。因而,对科学研究的挑战更大,摆在中国学者面前的任务更加艰巨。

相关文章

柳叶刀倒计时报告:气候变化或加剧健康不平等

11月19日,2023年度《柳叶刀人群健康与气候变化倒计时报告》在京发布。本年度报告由设在清华大学地学系的柳叶刀倒计时亚洲区域中心领衔撰写,来自国内外26个主要机构的76位专家共同完成。今年的发布会不......

斯坦福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公布,江门双碳实验室4名科研人员入选

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榜单共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关注整个学术生涯迄今的影响力),以及“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聚焦本年度的学术成就)。江门双碳实验室......

全球水文循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2022年全球水资源状况报告》。这份对全球水资源进行广泛评估的报告指出,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全球水文循环正在发生重大变化,水文循环正在失去平衡。报告指出,2022年期间,全球......

气候变化加剧利比亚有史以来最严重洪水

人们担心,9月11日开始的毁灭性洪水已导致利比亚2万人死亡。官方公布的超过5000人的死亡人数可能会增加,至少还有1万人失踪。两座水坝倒塌,向东北部港口城市德尔纳市约注了3000万立方米的水,其他城镇......

陆地植被动态反馈加强了全新世快速气候变化事件

全新世作为典型间冰期,总体上表现为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稳定的时期,但却不断被一系列快速(或极端)气候变化事件打断,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全新世累计至少发生了10次快速气候变化(RCC)事件。然而,关于全新世R......

陆地植被动态反馈加强了全新世快速气候变化事件

全新世作为典型间冰期,总体上表现为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稳定的时期,但却不断被一系列快速(或极端)气候变化事件打断,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全新世累计至少发生了10次快速气候变化(RCC)事件。然而,关于全新世R......

多年拉尼娜与气候变化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贾凡副研究员联合中国、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学者,在热带海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变化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发现全球变暖将导致多年拉尼娜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相关研究成果以《全球变暖下更......

极端天气频繁袭来,气候变化是“罪魁祸首”吗?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劭:温度每上升1℃,大气中的饱和水汽大约增加7%,致使极端降水事件的发生频次、强度和影响范围明显增加。全球变暖还会影响大气环流模式,导致气候系统发生复杂变化,进一步增加极端......

中国—南非首期气候变化培训班正式开班了!

7月24日,中国—南非首期气候变化线上培训班开班式成功举行。中国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南非森林、渔业与环境部副部长玛吉·索蒂尤,中国驻南非大使陈晓东等在开班式上视频致辞。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中国......

重视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

近期,受厄尔尼诺现象带来的极端气候影响,世界主要水稻生产国生产受到影响,全球大米价格持续攀升,达到11年来历史高点,国内稻谷价格也呈现同步上升趋势。我国是世界重要的水稻生产和消费大国,厄尔尼诺现象会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