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19 09:51 原文链接: 同日两篇《自然》:基因突变可能抑制癌症?

  今日,《自然》杂志在线发表了两篇来自日本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论文。研究中,科学家们使用一系列遗传学的手段,找到了溃疡性结肠炎背后的常见突变基因。令人意外的是,其中一些基因突变,看起来似乎有抑制癌症的效果!

图片.png

图片.png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病情常为带血的腹泻。如果患者的病情无法得到长期控制,就会有罹患结肠癌的风险。目前,我们只能通过抗炎药和免疫调节性药物对其进行控制。至于溃疡性结肠炎背后的病因,则依旧是一个谜团。

  在这两项研究里,来自京都大学(Kyoto University)和庆应义塾大学(Keio University)的两支团队决定对这种疾病的病因进行探究。在第一项研究里,科学家们从45名志愿者(22名为患者,23名为健康对照组)体内获取了总共269份样本,并对其做了全外显子测序(WES)。不出意外,疾病组织里,有着大量基因突变——平均每份组织突变达51.2个。相比之下,对照组里平均只有1.9个突变。

  对这些突变的详细分析指出,常见的疾病组织里,NFKBIZ,TRAF3IP2,ZC3H12A,PIGR以及HNRNPF基因最常出现突变。这些基因处于IL-17的信号通路中,与炎症反应有关。在通常情况下,IL-17通路会促进细胞凋亡。如果调节这条通路的基因发生突变,就可能促进溃疡性结肠炎的发展。另一项独立的研究里,科学家们利用类似的方法,也同样发现了大量NFKBIZ,ZC3H12A与PIGR基因的突变。

图片.png

▲溃疡性结肠炎组织(绿色)与癌症组织(红色与蓝色)里的基因突变有很大不同(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

  其中,NFKBIZ这条基因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前面我们提到,长期罹患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其结肠癌的风险会提高。然而出乎这些研究人员们意料的是,这些在溃疡性结肠炎组织里极为常见的突变,在结肠炎相关的结直肠癌(colitis-associated colorectal cancer)样本中,却极为罕见。第一项研究里,科学家们分析了99个癌症样本,竟然没有找到一个NFKBIZ基因突变!

  综合这些结果,研究人员们得出了几个结论。首先,IL-17通路与溃疡性结肠炎息息相关;其次,在这些没有癌变的体细胞内,也存在大量基因突变;第三,其中的一些基因突变,看起来对癌症的发展有负面的影响。这些发现不仅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溃疡性结肠炎,也给我们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

  图片来源:Pixabay

  参考资料:

  [1] Kakiuchi, N., Yoshida, K., Uchino, M. et al. Frequent mutations that converge on the NFKBIZ pathway in ulcerative colitis.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856-1

  [2] Nanki, K., Fujii, M., Shimokawa, M. et al. Somatic inflammatory gene mutations in human ulcerative colitis epithelium. Nature (2019) doi:10.1038/s41586-019-1844-5

  [3] 溃疡性结肠炎-默沙东诊疗手册, Retrieved December 18, 2019, from https://www.msdmanuals.com/zh/%E9%A6%96%E9%A1%B5/%E6%B6%88%E5%8C%96%E9%81%93%E5%8A%9F%E8%83%BD%E9%9A%9C%E7%A2%8D/%E7%82%8E%E7%97%87%E6%80%A7%E8%82%A0%E7%97%85-ibd/%E6%BA%83%E7%96%A1%E6%80%A7%E7%BB%93%E8%82%A0%E7%82%8E


相关文章

我国新发现挑战“恒星初始质量分布规律不变”经典理论

1月19日,《自然》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超团队的一项重大研究成果。发挥我国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郭守敬望远镜(LAMOST)超大光谱数据样本优势,结合欧洲空间局盖亚(Gaia)卫星数据,科研团......

中国散裂中子源用户实验成果在《自然》发表

2023年1月12日,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用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朱彦武教授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题为“Long-Rang......

《自然》支持70多国作者免费发表OA论文

自1月10日起,被世界银行列为低收入或中低收入经济体的70多个国家的作者,如有原创研究被《自然》及其系列研究期刊接受发表,将可免费以金色开放获取(OA)形式发表。记者从施普林格·自然了解到,该计划的关......

刷了5000个电池后,他发了篇《自然》

 陈昊在实验室受访者供图近日,多伦多大学博士后陈昊以共同一作的身份(排名第一)收获了人生中的第一篇Nature,文章介绍了一种高效稳定的全钙钛矿叠层太阳能电池,创造了单节宽带系器件和叠层器件......

《自然》在线发表南开新能源团队科研成果

12月22日,南开大学化学学院研究员袁明鉴、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军带领的科研团队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科研人员合作,围绕高性能半导体量子点固体合成中面临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表面有机配体化学结构理性设计,发展了......

《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

《自然》本周公布了2022年度十大人物(Natures10)榜单,榜单旨在评选十位在这一年重大科学事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人物。《自然》特写部主编理查德·蒙纳斯特斯基表示:“在这充满危机和精彩发现的一年里......

《自然》论文发现“终结新冠药物”?研究者回应仍需要验证

近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自然》发布了一篇由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撰写的研究论文。研究发现,用于治疗部分肝病疾病的药物熊去氧胆酸具有预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效果。不过,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剑桥大学惠康-MRC干细......

《自然》:谁在掌控睡眠时间?

睡眠对每个人来说至关重要,为什么有的人只需睡四五个小时就精力充沛?而有的人却需更久的睡眠时间来恢复精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刘清华团队通过对小鼠的研究,发现了调控小鼠睡眠时间的关键信号通路,阐......

《自然》:将光合作用搬进动物细胞,衰老细胞重回青春!

在动画片《大力水手》中,一罐菠菜下肚,水手波派就变得力壮如牛。现在,这个看似不可能的设想正在走向现实:将菠菜细胞中参与光合作用的类囊体装配到衰老的哺乳动物细胞里,竟能重建动物细胞内的能量代谢平衡,让衰......

Nature子刊:肠道菌群与帕金森病发病密切相关

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身体被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数万亿微生物占据,这些微生物被统称为共生菌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是一个由人体和共生菌群的多元复合体。人体肠道内寄生着大量微生物,这些肠道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