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04 09:21 原文链接: 汪品先:科学需要影响力,科普带来人气和关注

编者按

《上海市科学技术普及条例》本月起施行。《条例》明确全社会参与科普的工作职责,提出优化科普人才培养机制,加强科普队伍建设。这将进一步提升公众科学素养,营造科学文化氛围,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厚植土壤。

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面对互联网时代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如何鼓励更多人参与科普?如何顺应传播方式变革,让科学的声音抵达更多人群?本报采访了几位在B站上“玩转科普的UP主”,希望他们的创新与探索给更多人以启发。

科学家应不应该当“网红”?一种声音是,科学家的主业是科研,就应该潜心钻研,频频曝光“赚流量”是一种不务正业的行为;另一种声音是,科学家是最了解科学前沿的人,他们不“发球”,科学传播就失去了源头活水。

谈及“网红”科学家,新晋B站年度“百大UP主”、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毫不讳言:“‘红’代表着一种影响力,科学需要这种影响力,社会也希望有更多科学家拥有这种影响力。”

正因如此,为科学“代言”,汪品先很拼:63岁主持南海首次大洋钻探;75岁担任国家“南海深部计划”指导专家组组长;82岁乘坐“深海勇士”号下潜南海;86岁入驻B站“吸粉”百万——无论科研还是科普,他都做得风生水起。

在汪品先看来,“科普在中国的意义不仅仅是科学传播,更具有改变社会的价值。”这将有可能解决科学与文化的脱节,“两者脱节,牺牲的是创新;两者交汇,创新之花才会绽放”。

谁越会做科普,谁就能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与机会

“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科学普及其实是一个新事物。”汪品先说,现代科学的产生至今仅有几百年,而科学成为一种职业,更是只有百来年。

只有当科学技术推动社会高速发展,引发人们终身学习的需求,普通人也需要关心科学的时候,科普才会形成一股明显的潮流。“现代社会,新东西层出不穷,如果没有科普这种渠道,光靠当年学校里的知识,人们很难维持在社会上的持续发展。”

科学家的影响力体现在什么地方?“当然,学术成就是最根本、最重要的,尤其是有重大经济社会效益的科研贡献。其次是领导学术界、培养人才所带来的影响力。”汪品先说,在我国,科普给科学家带来的影响力往往被忽视。

“当学科不断细分之后,交叉与融合正成为科学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在他看来,每个人都需要跨领域学习,“与外行沟通”成为了一种“刚需”——谁越会做科普,谁就能得到更多的理解、支持与机会。

汪品先以自己举例,“关注我的人多了,我的影响力变大了,我说话才会被人听到,才能做成想做的事。”他认为,科学家应该善用“网红”带来的人气和关注,而不是一味拒绝与躲避。同时,他也提出,媒体不能向对待娱乐明星那样“捧”科学家。比如,“科学家肯定不是靠形象吃饭的,我就很不喜欢拗造型。”

最近,汪品先又录制了几段视频,即将在B站上推出。“我跟策划团队提议,不要老是我一个人在那里说,好像说书先生那样。为什么不能把我做报告用的插图用进去?一图胜千言,传递的信息量更大。”他希望,科学家可以和媒体一起探索更适合科学的传播方式,通过科普,把科学家对社会的影响力,真正地、更充分地发挥出来。

在学术高处,科研与科普恰如“一枚硬币的两面”

“用科普形式表达科学成果,不是降低、而是在提高科学水平。”在汪品先看来,过去有一种误会,以为讲得越深水平越高,而“深”的标准就是不容易懂。事实正好相反,科学家只有理解透彻,才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真理是简单的,只能一字不漏念稿子的科学观点,往往不见得是真理。“在学术的高处,科学的研究和普及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应当无缝衔接。”

对于国家“南海深部计划”的创意解读,是汪品先的得意之作。他以章回小说的形式、说书人的风格,把整整八年的科考研究浓缩成约一小时的《南海演义》。

高质量科普需要科学家的参与,做科研的专业人员有着做高质量科普的天然优势。但令汪品先痛心的是,很多科普读物往往大同小异,很多都是“二手货”。

汪品先认为,中文科普质量不够高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一手货”。“源头几乎都来自外文,第一个人翻错了,大家就都跟着错。”因此,科学家参与科普,可以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前两年,汪品先在整理“阿尔文号”深潜发现深海热液的过程时,发现国内几乎所有的文献都说错了。“也许你会说,差这点细节并不重要,殊不知,正是过程里的细节,可以给后人如何做研究的启发。”

汪品先认为,科学家自己动手做科普,不仅有优越性,而且有必要性。从这个意义来说,由他撰写的《深海浅说》获评“2020中国好书”,可以说是在意料之中。

科普的意义不仅在于科学传播,更能孕育创新改变社会

“科普对于中国的意义,还不仅仅在于科学传播,更在于科学与文化的融合。”汪品先认为,科学的源头创新,需要有文化土壤。源头创新和一般的科学进步不同,往往要从科学之外得到启发,这就是文化。

“牛顿的苹果,阿基米德的澡盆,都不属于科学范畴,而创新思维就从那里萌芽。”他说,反过来,科学创新一旦实现,又会对文化进行反哺,成为社会文化进步的推动力量。

其实,中国科学界向来就有文理兼修的优良传统。汪品先举例,中国科学社创始人之一的赵元任,不仅是物理学家,还是语言学家;我国地质学泰斗尹赞勋,1940年亲自编写过中国地质学会会歌《大哉我中华》。

“大学文理分隔的局面,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大障碍。”为此,汪品先两度在同济大学开设了“科学与文化”的通识大课,课程本身就是集教育与科普于一身。随后,这门课通过网络,直接进入了社会科普的领域,产生了更为巨大的社会效果。

相关文章

2023年广州科普游正式启动逾2万市民报名

7月1日,由广州市科协主办的广州科普开放日系列活动之2023年广州科普游正式启动,首期活动共有49家重点实验室、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企业、科普基地等单位向市民免费开放,超过2万名市民报名参加。其中,华......

“科普使者”讲好河南“创新故事”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6/503638.shtm......

为青少年做有温度的科普

最近,C919完成首次商飞,神舟十六号发射成功,一件件科技盛事令人心潮澎湃,也点亮了广大青少年的科学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

科普,更要普及科学思维

有人之所以会觉得物理枯燥,除了学科本身的严谨特质之外,更多的是因为第一次接触物理时一般在小学、初中,未知的领域还有很多。但当你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把生物切片,每一个过程都是化学,把化学切片,每一个过......

粤举办科普大赛讲好“科普故事”激发公众科学兴趣

比赛现场广东省科技厅供图中新网广州6月12日电(王坚王子杰)据广东省科学技术厅12日消息,主题为“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2023年广东省科普讲解大赛决赛已在广州举行。该赛事以“线上+线下”方式,旨在激......

北京科协公示“2022优秀科普创新成果TOP10”入选名单

按照北京市科协《关于征集“2022年北京市科普资源”选题的通知》要求,经网络投票和专家评审,最终评选《孑心》等10个优秀科普选题的创作作品为“2022优秀科普创新成果TOP10”(见附件)。现予以公示......

做好科普需要新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具体而言,中国式科普新思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强化价值引领。科......

做好科普需要新思维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科普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同其他行业和领域一样,做好科普工作必须立足我国国情,探索中国式科普新思维。具体而言,中国式科普新思维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强化价值引领。科......

我国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5亿人次

    记者22日从中国科技馆获悉,至2023年5月,中国流动科技馆项目全国巡展已实施12年,科普大篷车项目已实施23年,两个流动科普项目累计服务公众超过5亿人......

进化的逻辑︱胎生模式:母老虎为什么这么可怕?

除了鸭嘴兽等少数特例,哺乳动物基本放弃了卵生模式,转而改用胎生。所谓胎生,就是体内受精之后,受精卵继续在子宫内发育,只是不再通过蛋清和蛋黄提供营养,而是由母体胎盘提供营养,并且全部营养都来自母亲。显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