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1-28 16:20 原文链接: 我国传感器“卡脖子”形势下该如何逆袭

这几年,一谈到我国科技产品的“卡脖子”问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会联想到“芯片”、“光刻机”、“工业软件”。但其实在工业领域,传感器、科学仪表等很多产品都具有一剑封喉的作用。

小小传感器,牵动着大工业

传感器处于一切工业产品的最前沿阵地,它提供了感知物理世界的第一道哨卡。在现代工业生产尤其是自动化生产过程中,要用各种传感器来监视和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各个参数,使设备工作在正常状态或最佳状态,并使产品达到最好的质量。因此,没有众多的优良的传感器,现代化生产也就失去了基础。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大约有3万种以上。要想彻底搞清楚传感器,几乎要跨越所有的制造业门类,难度有如识别满天繁星。常见的传感器种类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转矩传感器等。

作为智能化的起点,传感器是构建智能工业和智能社会大厦的基石。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报告显示,我国于2012~2020年迎来传感器技术和产业快速发展期。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在2019年已超2000亿元;预计2021年,中国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近3000亿元。

国内传感器“卡脖子”问题不容忽视

从实际应用来看,传感器在军工、民用、工业领域的情况都存在一定的“卡脖子”问题,而工业级传感器迫切需要破局之道。

一是国内传感企业数量多,有超过1700家企业从事传感器生产研制,但规模都不大,小企业占70%以上,年产值过亿的传感器企业不超过10%,形成了“大产业、小企业” 、“只有龙头、没有牵头”的格局,上下游协同门槛高、成本高,产业发展尚未形成合力。

二是从物联网感知层来看,传感器数据采集及传输标准尚未统一,对于下游应用厂家,在传感器的选择使用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对行业应用平台在数据处理方面造成了一定困难。

就工业级传感器而言,国内产品与国外的差距则是最大的。一方面是受国内生产制造水平所限,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不够;另一方面,则与国内对于传感器的漠视有关。在技术攻关的时候,往往以主机牵头,传感器作为配角基本是拿来主义。而在引进国外设备时,往往采用整机引进方式,很少有国产零部件的机会。如核能、化工、电力等行业,一般都是直接输入成套设备,而这些设备基本上自带仪表和传感器。

量大面广的传感器产品,往往都被国外品牌所把控,只是把缝隙里的艰苦地带留给了中国制造,这种定制化的缝隙是很难产生足够多的利润。很多国外仪表的传感器,往往都是1万只起才接受订单,基本不接受个性化定制。

而国内市场情况不容乐观,在中、高端传感器制造领域,我国在知识产权、设备和材料等方面都没有优势,成本居高不下。目前,国内具有一定规模的工业传感器生产厂家不到两千家,很多都在3000万的收入线上挣扎。很多传感器产品都是处于小批量生产状态,单一产品的研制成本居高不下。目前,与传感器沾边的国内上市公司大约有40家,但传感器都无法成为主营业务。

国产传感器企业逐步崛起

近年来,在某些领域,这种局面正在逐步改变。中国制造整体实力的增长,也给国产传感器的发展带来了新曙光。例如,随着苹果带动的高保真耳机TWS的广泛应用,声学传感器的发展也水涨船高,涌现出了一批明星企业,如歌尔、瑞声等。今年8月,国产CMOS图像传感器龙头格科微正式登陆科创板,全球出货量超三星和索尼。新能源领域,宁德时代面向宝马或者特斯拉供货的很多电池包自动化生产线,就采用了天津宜科的IO-Link传感器总线模块……

中国传感器厂商,以小小的身躯,爬行在一条漫长的产业链上,前后被挤压,国产传感器自然活得艰辛。但是作为工业领域非常关键的核心零部件,在技术国产化大潮的今天,突破“卡脖子”技术势在必行。因此,对于国产传感器企业、科研院所、行业协会而言,仍需负重前行。


相关文章

OpenAI内斗结束!奥特曼回归,AI+如何助力生命科学?

最近,OpenAI现(前)CEO山姆·奥特曼(SamAltman)被董事会罢免一事登上热搜。短短几日上演一场宫斗,现终宣告结束。值得注意的是,宫斗前,奥特曼刚刚回应支持一家生物技术研究公司开发无创测血......

新型传感器具备“精细触觉”,准确度高于人类

15日,记者从南方科技大学获悉,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郭传飞团队研发出一种模拟人类指纹特征的柔性滑觉传感器,能准确无误地分辨如棉、纱、化纤、羊毛等细腻质地材料。该传感器有望用于人形机器人、人类义肢以......

脑机接口“连接”产业新空间

科技感满满的假肢不是装饰,而是能握拳、抓取,甚至持笔写字、握拍打球;仅靠“意念”就能驱动机械臂拿取东西,甚至操作电脑输入信息;穿戴式的设备记录脑电波的波动,将大脑的运转情况以数值形式反馈……众多科幻电......

衣服变成运动传感器!怎么做到的?

美国普渡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新型喷涂装置,以及柔性且导电的聚合物,利用该装置将聚合物喷涂到任何衣服上,都能将其变成可穿戴传感器,可用于在物理治疗期间监测人体的运动情况。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ACS纳......

上海光机所单次曝光准相位差波前检测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提出了基于多焦斐波那契波带片的改进型单次曝光准相位差波前传感技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应用物理快报》(AppliedPhysicsLetters......

锂电池检测新专利——锂电池包蓝膜的检测装置

新三板创新层公司超音速(833753)新增专利信息,专利权人为超音速,发明人是张俊峰、叶长春、王士对、邱润涛。专利授权日为2023年10月31日,专利名称为“锂电池包蓝膜的检测装置”,专利类型为中国实......

科研试剂“卡脖子”风险,如何破题

“实验室试剂是我们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资,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科研成果、产出及油料产业发展。”10月26日,在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首届“实验室试剂发展论坛”上,中国工......

科研试剂“卡脖子”风险,如何破题

“实验室试剂是我们科学研究、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物资,试剂的质量直接影响科研成果、产出及油料产业发展。”10月26日,在中国检验检测学会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的首届“实验室试剂发展论坛”上,中国工......

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机器人皮肤”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联合日本本田公司,开发出一种智能、可拉伸且高度灵敏的新型柔性传感器,该传感器触感柔软,就像人类的皮肤一样,这有助于使人机互动更安全、更逼真,为机器人和假肢的广泛应用打开了大门。......

我国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拼接光学技术取得重要突破

从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获悉,该台近期在大口径太阳望远镜拼接主动光学技术方面,解决了边缘传感器短周期定标的频率问题,进一步完善了环形拼接方案,这意味着在该领域取得重要突破。相关成果在国际期刊《光学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