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2-08 18:39 原文链接: 我们可能低估了整个抗体市场在过去的残酷性

  先看看笔者最近和抗体制造商的对话来感受一下市场。

   --抗体的生产者肯定是减少了,每年都在减少,尤其是小作坊,因为制作抗体本身是一个技术活,随着买方市场的壮大,今天到了拼品牌的时候,谁能真正有本事谁就活的下去。能够转到新兴市场,像IVD,一部分抗体公司也形成了服务型的商业模式,这也是价值方向。

   --不是说资金不够就做不出适合市场的产品,还是有很多客户愿意给我发包,相信我的主要原因还是诚信,其中不乏著名的抗体公司,对我们公司的唯一要求,就是把生产做好。

   --2018年会是国内抗体商中,尤其小作坊最难熬的一年,标准化产品市场争夺不够,当下环境的产品周期都不超过6个月,对库存控制要求很高。

  实际上,从笔者和十多家抗体公司了解下来,2017年整个中国的抗体市场越来越体现出地域化,好的城市的需求蓬勃发展,一般城市更多是多品牌纷争的春秋战场。一个抗体商告诉笔者“一个批次的抗体出去,利润是有的,但是要多批次的发展下去就会遇到生产质量问题,很难说清楚其他批次的质量,这样的状况让生意显得非常窘迫”

  为什么整体抗体市场非常残酷?

  这种现状来源于几个层面:

  大品牌的压迫

  北方某公司表示,今天最让他焦虑的是大品牌商不光给客户提供了产品,还有应用的学术服务,这就比较残忍了,不但抢走客户,还占据客户的时间,最好的就是和他们合作,不然这种黑洞效应很难抵抗。第一梯队的厂商占到总市场的60%,下面就是凭自己的本事去争剩下大概14亿左右的市场。

  缺产品标准

  在一些中小型的代理商那里,80%的企业在2017年都出现了产品荒,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产品荒不是说产品量少,而是买方对产品要求更加精细化了。

  “因为大多数的销售渠道,除非你有很深入的关系,并且产品的质量,性价比,后续服务都能做到标准以上,不然在一波销售下去,一旦后面跟不上,就容易被人干掉。”

  这也导致很多代理商如果手里没有好的产品,就要不停甚至全球范围找产品,所以大家缺好的供应,其实缺的是有销售标准的抗体产品,今年如果还靠所谓的关系做,只有一个字,就是死。

  有不愿透露姓名的发型从业者称,其实科研层面的量就是个存量市场,增长的天花板很明显,

  客户对产品越来越挑剔,而大头也在头部精品中,比如Thermo Fisher, R&D这样的国际品牌里,与此同时,定制抗体这样的市场由于生产标准缺失也无法壮大。一款产品的成功,越需要上下游通力合作。所以没加抗体商都开始找各种合作伙伴来保证长期发展。但是在产品标准缺失的情况下,生产商的格局也会有巨大的变革。

  获取客户的成本在提高

  传统的网络成本在提高,常规门户网站广告费用的提高显而易见,而新兴的微信端的投入成本更加巨大,而且这对于很多生产,代理商都是很痛苦的事情。需要做营销策划,活动设计,从舆论方向建立品牌是一个非常复杂,立体的事情。其成本是很多商家难以支付的。毕竟整体的抗体产业实际形成的时间不超过10年。大多数原始积累者还面临着从科学家向商人的转变,这个时候特别容易失去市场的灵敏性。

  在上述背景下,未来的商家无法避免地要进入钻研产品质量的战地上。

  研发生产运营三位一体的未来

  其实,今天还活在抗体市场上的各个商业选手,在成本提高的时候,都不可避免的开始做爆品,脚力的如何留住客户。真正意义上进入到个厂商开始质量标准树立的烽火年代。

  但是核心还是质量,现在市场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出现了明显的生命周期,这个和应用端的火热向匹配,干细胞研究市场近3年开始确认火热,但是7年前规模还比较稀疏,ELISA从无可形容的火爆,到现在乱七八糟的市场也就经历了6年时间。蛋白相关近些年也开始出现爆品,要想掌握客户就变得非常困难。

  总的来说,对于所有参与者来说,首先是看你有没有能力积累等待到新的窗口期,然后是窗口期来了之后,你有没有做好准备去公关客户。

  哪怕你现在落后,只要你耐得住寂寞,愿意在未来发展方向上扎根,到炉火纯青,一旦机会来了,一把show hand 就可能翻盘。

  而如何把握抗体市场长期性。生物谷在3月9日主办的第一届中国抗体验证大会就是在做这个工作。

  国际抗体验证工作组(IWGAV)在2016于《Nature Methods》在线期刊上发表了抗体验证初步战略建议。现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商都在忙于制定抗体验证标准,旨在满足在抗体特异性、功能性和重复性上的迫切需求。

  也就是说通过抗体验证,能够说明同样品牌的产品,批次用于同样实验的结果差异性可以控制,从而证明抗体的质量。

  这次会议生物谷邀请到了抗体验证先驱公司Thermo Fisher ,抗体高端品牌R&D,国内抗体市场开拓原生企业北京博奥森,植根于中华中部的成都正能,率先上市的上海生工等公司来讲一下他们见解。从而为国内的抗体市场开一个新纪元的先河。

  抗体产业要成形发展,必须要有产品标准。我们通力合作争取把这个事情做掉,那么可以相向将来更多的毕业生能够不再出现毕业换方向的事情。中国抗体制造,销售需求会成几何发展。可以想想,这个时间不会超过5年。

相关文章

完善绿色消费促进政策,激发绿色消费潜力

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销售量超过300万辆,同比增长37.3%;限额以上单位低能耗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同比增速超过20%。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绿色消费持续扩大,......

跌向起点!美元指数剑指100美联储将迎来最后一加?

美国或成为首个达到本轮紧缩周期终点的主要经济体。受到高基数效应释放带来的影响,最新公布的美国6月通胀数据大幅放缓,推动了风险资产大幅走高,美元则跌向100关口,几乎完全回吐本轮加息周期的全部涨幅。市场......

1420多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登陆A股

近年来,我国依靠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营造兼具包容性、创新性的市场环境,持续促进科技引领实业、助力产业升级发展,培育壮大了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月26日,工信部披露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已累......

全国第一所由市场监管部门兴办的高职学院揭牌

6月19日,广西质量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南宁市教育园区举行揭牌仪式。广西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教育、科技和人才对市场监管事业的支撑作用,立足市场监管所长,锚定社会发展所需,在广西工商学校、广西质量技术工程学......

20212023年我国真菌毒素检测市场分析

真菌毒素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食品质量安全的一类天然毒素。我国对真菌毒素污染管控严格,先后四次颁布了食品中真菌毒素污染限量的强制性标准(GB2761)。根据GB/T5009,真菌毒素的主要检测方法是液质......

合成肽:炎症性疾病检测的游戏规则改变者

来自BÜHLMANN和EPFL的科学家们开发了肽,作为抗体的替代品来检测对诊断和监测炎症性疾病至关重要的蛋白质--钙蛋白。这些多肽为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提供了一种更准确、更稳定和更具成本效益的手段,提高了......

线上交流:多特异性抗体开发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统计,2022年全球双抗药物市场规模为58亿美元,同比增长45%。目前双抗或多抗药物大多处于临床前或临床阶段,上市药物较少。多特异性抗体研发主要为结构优化及机制创新,如靶向不同的免疫检查点或肿瘤特异......

DNA柔性在抗体基因超突变中的生理功能新进展

4月24日,《细胞》(Cell)以Research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孟飞龙研究组等撰写的题为MesoscaleDNAFeatureinAntibody-......

解决抗体研究40年难题Cell:揭示抗体基因DNA的“刚柔相济”

体细胞超突变(SHM)由激活诱导胞苷脱氨酶(AID)引发,在抗体编码序列中产生突变,从而使亲和力成熟。为什么这些突变本质上集中在三个非连续互补决定区(CDR)仍然是一个谜。2023年4月24日,中国科......

FDA接受双重机制PDL1抗体上市申请,它有什么不同?

D-L1抗体cosibelimab递交的生物制品许可申请(BLA),用于治疗转移性或不适于接受治愈性手术或放射治疗的局部晚期皮肤鳞状细胞癌患者。FDA预计在2024年1月3日之前做出回复。皮肤鳞状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