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产业,连续三年,每年30亿资金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17年6月26日,四川省财政厅启动今年首批专项债券项目竞争立项工作,参与债券额度竞争的21个市州对标“三年推进方案”,对申报项目必要性可行性、采用PPP模式情况、组合打包情况及是否属于民生工程项目等进行了陈述答辩,以此得出的评审分值将作为债券资金额度分配重要因素。

  省财政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分配到的债券资金将通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时配套投入、股权投入两种方式予以支持。各市州分配额度为债券资金初步分配额度,我省将通过“债务风险程度系数”对初步分配额度进行修正。

  具体而言,低于债务风险程度临界点的,按初步分配额度100%测算;高于债务风险程度临界点的,按初步分配额度90%分配。对剩余的10%初步分配额度,我省将在低于债务风险程度临界点的市县中,按其初步分配额度占比再计算分配,最终计算出各市州每年的最终债券分配额度。

  以成都市为例,每年省财政厅将依据成都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地方政府债券竞争立项申报答辩评分情况,从30亿元债券中初步分配一定额度,再依据每年成都市政府负债和财政收入比率而设定的“债务风险程度临界点”重新调整额度,低于临界点的则原额度100%分配,高于临界点的只分配原额度的90%,剩余的10%分给低于临界点的市县,以此避免因实施污水垃圾PPP项目而导致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加大。

  到2019年底,四川将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1608个

  处理能力不足、项目布局不够,是我省污水处理最大的“短板”。污水处理能力与快速扩张的用水规模不相匹配,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严重滞后。与发达国家相比,处理设施负荷率低,处理工艺技术有较大的差距。

  污水处理作为一个产业,正迎来发展契机。如何落实规划布局,扩大污水处理规模、显著提高处理质量?本期“5人谈”邀请相关人士,探讨“市场化治理”新路径。

  省住建厅厅长何健:

  到2019年底,全省城市(县城)、“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重点流域小城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252万立方米/日,全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

  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

  我们将污水处理厂站、配套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打捆包装形成PPP项目纳入省上和国家项目库,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中国水环境集团具体实施。广安的经验已经被复制到全国。

  兴蓉集团董事长李本文:

  随着“水十条”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水环境治理力度越来越大。社会资本进入污水治理的限制性因素越来越少,市场主体可以大有作为。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

  排污权,可以在经济较发达、条件较成熟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开展试点,尽快形成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徐成华: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利用第三方治理机构的治污专业与特长,可有效避开产污企业自身的治污短板和局限性,将分散于各企业的治污工作,由第三方负责运营。

  省住建厅厅长何健:

  污水垃圾处理设施 3年建1608个

  按照今年4月印发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3年推进方案”,至2019年底我省将建设处理设施1608个,计划总投资649亿元。具体将如何实施?

  记者:为什么要实施污水垃圾处理“3年推进方案”?

  何健:省政府办公厅正式印发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3年推进方案”,明确提出,到2019年底,全省城市(县城)、“百镇建设行动”试点镇、重点流域小城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全覆盖,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规模252万立方米/日,全省重点流域水环境质量显著改善,提前1年基本完成国家下达的城镇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

  记者:“3年推进方案”将如何实施?何健:我省城镇污水和城乡垃圾处理历史欠账多。要坚持科学规划,强化统筹,重点强化生活污水管网等配套设施的系统布局,垃圾处理设施坚持以环保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优先安排“百镇建设行动”300个试点镇和岷江、沱江、嘉陵江等重点流域小城镇的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已建垃圾运转不畅设施改造达标项目及已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和污泥处理处置设施建设、应建未建的县城垃圾污水处理设施项目、垃圾环保发电项目建设。要集中新增财力、盘活存量资金、安排政府债券,协调好市政、环境保护、生态等各类支持政策,统筹好中央、省、市、县各级专项资金,打好政策和资金“组合拳”,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带动作用。推进PPP模式,推广“全域统筹规划、市州统一打包、投建运营一体、收集处理一体、政府购买服务”垃圾治理,实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和财政奖补等多元手段结合,破解城乡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资金瓶颈。

  作为牵头部门,我们正会同相关部门抓紧制定考核评价办法,督促各市州按质按时完成建设任务。

  记者:“3年推进方案”实施进度如何?何健:各地正按照省上要求,抓紧研究制定本地区实施方案,内江、达州、眉山等8个市州已经出台。今年上半年,全省已开工建设306个污水厂(站)及管网项目、33个垃圾处理项目,分别完成投资28.61亿元和5.33亿元。将依托全省城市管理数字化平台,加快全省污水垃圾处理监管系统建设,预计到2018年底,全省所有运营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将全部实现在线监管。

  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

  用PPP模式建污水处理厂和管网

  广安实施全域“洁净水”行动,经过近4年治理,国控、省控断面和城乡饮用水水质全面达标,全市水环境明显改善。尤其是地埋花园式污水处理厂建设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平。广安是如何做到的呢?

  记者:广安为何选择全域治水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口?

  晓春:广安是长江上游重要的天然生态屏障和重要的出川断面,境内水质好坏事关长江下游水环境安全,特别是重庆3000万人的饮水安全。2013年以前,全市水环境生态功能恶化,对工农业生产及群众身体造成严重影响。让群众喝上干净放心的水,成为全市上下最期盼解决的难题。

  2014年以来,我们响亮提出“绿色发展,从水抓起”,全域实施“洁净水”行动,深入开展工业污染防治等“八大行动”,建设工业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城区雨污分流,取缔网箱养鱼,拆除沿河养殖场,积极发展生态养鱼,关闭取水式小水电,推广猪沼果循环农业,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通过PPP模式建设污水处理厂站、配套管网,结合“河长制”,进一步巩固“洁净水”行动成效。

  目前,全市新建城镇污水处理厂(站)55座,污水管网配套率、厂站运行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渠江、嘉陵江等国控、省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全市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面达80%以上,居民体质达标率达89%,因病致贫占比下降30%,征兵体检合格率提高15%。

  记者:全域治水,需要资金巨大,如何解决?侯晓春:我们将污水处理厂站、配套管网和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等重点项目,打捆包装形成PPP项目纳入省上和国家项目库,通过公开招标引进中国水环境集团具体实施。中国水环境集团通过收取污水处理运行费用回收投资,不足部分由政府采取购买服务方式,保证企业收益。30年运行期满后,中国水环境集团将污水处理设施无偿交还地方。

  对于未纳入PPP的新农村聚集点、小场镇和小乡镇污水处理项目,县乡财政通过整合涉农资金、收取排污费等方式投入。目前,全市乡镇建成有动力、微动力污水处理站150座,761个幸福美丽新村都建有无动力污水处理设施。

  广安的经验已经被复制到全国。国家明确要求城市生活污水、垃圾项目必须全部使用PPP模式。

  记者:广安在绿色发展方面还有哪些动作?侯晓春:实施“洁净水”行动后的广安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吸引来大量投资,深广产业园落户建设,“渠江云谷”、比亚迪“云轨”生产基地和“云轨”专线年底建成投用;比亚迪及其引进的一批上中游配套企业,以及总装备部、安成集团、兵工集团等军民融合项目将落户广安,今年上半年项目投资、财政收入增速分别居全省第3位、第2位。

  我们已形成了220平方公里乡村旅游产业带,带动全民旅游全域旅游发展,年均吸引3000万人次前来旅游,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河长制继续实施“洁净水”行动,打响大气、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环保新材料、军民融合等绿色产业,为建设美丽四川贡献广安力量。

  兴蓉集团董事长李本文:

  利好政策带来市场蓝海

  市场化治污,市场主体是关键。那么,在市场化治污过程中,市场主体原动力是什么?该如何扩大市场主体参与污染治理的积极性?

  记者:兴蓉集团这几年一直在增加水环境综合治理领域的业务,这是出于哪些考虑?

  李本文:兴蓉参与治污的历史已有30年。目前,集团的日污水处理能力为287万吨,分在成都的8家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有200万吨。此外,我们还参与了岷江、沱江流域综合治理,包括再生水利用、水环境综合治理等项目。

  这几年之所以加快步伐,主要是受市场鼓舞和政策利好的影响。

  随着“水十条”等法律法规的出台和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水环境治理力度越来越大。作为一家与水打交道的企业,当然不愿错过“风口”。社会资本进入污水治理的诸多限制性因素越来越少,合作模式、机制越来越灵活,市场主体可以大有作为。兴蓉集团拥有70年水务业务运营经验,拥有多项国际国内领先的核心技术,是行业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还有雄厚的资本,有底气进军水环境治理市场。

  记者:政策和理念撬动了污水治理市场这片蓝海。

  李本文:“水十条”出台后,各地都把水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对水环境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商机。

  记者:您对今后的市场有哪些期待?李本文:当然是希望利好政策能带来更多的蓝海,市场繁荣有序。具体来说,有两个期待和一个建议。

  政府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大对治污企业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加大对乡镇污水处理厂等小型治污企业的监管,确保治污设施规范稳定运行;企业要规范管理,抓好设施建设及运行规范,共同把“蛋糕”做大做好;水环境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场全民战争,必须有全社会共同参与水环境治理。(记者王成栋)

  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董事长何锦峰:

  建议在成都平原经济区

  试点排污权

  我省积极推进碳交易等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部分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着眼未来,四川应该从哪些方面着手,提高环境治理的市场参与度?

  记者:环境权益交易,究竟能给四川带来什么?

  何锦峰:所谓环境权益交易主要指碳排放权、用能权、排污权和水权交易,这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其原理是基于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凸显资源的价值属性,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环境资源的高效配置。是促进环境问题市场化解决、把资源优势和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重要路径。

  作为全国生态资源大省和清洁能源基地,四川具有区位优势,必然成为资源变现的受益者。四川碳交易市场启动半年,共完成国家自愿核证减排量交易123笔,成交额179万吨,位居全国第五。

  记者:很多人关心,市场主体是否有动力参与环境权益交易。

  何锦峰:环境权益交易是市场行为,对市场主体最有效的是利益驱动,同时还要辅以行政驱动和道德驱动。如果我们把环境资源市场建成以环境权益为基础资产,为企业节能、减排、降碳的融资平台,企业减排或节约环境资源,不仅能收回成本,甚至还能盈利,我相信市场主体的参与积极性就会高涨起来。与碳税、新能源财政补贴、行政处罚等方式相比,环境权交易更加灵活也更为企业接受。

  记者:四川该如何用好优势?何锦峰:当前是全国环境权益交易市场建设的窗口期,四川有必要尽快完善平台建设,坐实西部环境权益交易中心地位。

  要建成西部碳交易中心。年内将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首轮国家碳配额分配试算已经完成,我们要在参与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加速改革,扩大全国碳市场能力建设(成都)中心等已有资源的辐射功能。借助全国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契机,加快开发用能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强化交易信息披露、风险控制等制度建设,争取在年内启动交易。

  排污权,可以在经济较发达、条件较成熟的成都平原经济区开展试点,尽快形成一条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做法。特别是要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等基础性工作。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徐成华:

  引入市场力量治理环境污染

  以市场化手段治理环境污染,将带来哪些好处?政府又该如何规范第三方治污机构的行为?

  记者:“谁污染、谁治理”的环境保护方式存在哪些弊端?

  徐成华:传统模式下,重点关注的是污染物排放浓度,对总量排放的控制缺乏前瞻性,导致治理责任无法明确。受治污专业性的限制造成治污成本过高,即使环保意识与责任感再强再高的企业在利润与环境责任之间的天平都会发生倾斜,治污设施运营效率低下,偷排漏排严重。还造成政府与社会资源的浪费,以及社会资金及社会化运营比例偏低,主要靠排污企业自主治理污染,社会资本很难有效进入污染治理市场。

  记者:以市场化机制引入第三方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很有必要,它将带来哪些好处?

  徐成华:通过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环境保护管理体制的重大创新。利用第三方治理机构的治污专业与特长,可有效避开产污企业自身的治污短板和局限性,将分散于各企业的治污工作,由第三方负责运营,可以实现治污工作的专业化、规模化和集约化,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弥补政府管理力量的不足,降低治理环境污染的成本。

  对企业而言,可将生产企业从污染治理的困境中解放出来,发挥自身优势,专心开发自己的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也可刺激第三方治理机构之间的行业竞争,从而降低治理成本,也有利于治污技术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治理的专业性。

  此外,第三方企业如何治污,采取何种技术与措施、取得哪些成效等系列治污工作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接受委托企业、治污行业、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可更好地推动治污工作的开展。

  记者:探索市场化手段治理环境,政府如何做得更好?

  徐成华:政府应该广泛征集社会、企业、科研单位等各方面意见,加强研究,形成专门的管理办法,对需要引入第三方机构的工作范围、内容进行明确。

  在市场准入上,要严格把关,对第三方机构的资质、硬件条件进行规定,构建第三方治理机构的准入机制。

  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环境治理,重要的是对第三方机构的工作绩效、质量进行监督考核。在保障市场规模的前提下,实行“能进能出”,清退考核不合格的机构,吸纳有实力的新机构。还要制定与完善奖惩制度,利用经济杠杆,对优质机构予以奖励,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治污技术发展,对考核较差机构,应有严苛的经济惩罚,以进一步规范第三方机构。

相关文章

“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十四五”河北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燃气等老旧管道改造、排水管网雨污分流改造实现应改尽改,污水集中收集、污泥处置和垃圾焚烧......

天大科研团队研发出可用于美妆产品的新型光子颜料

日前,天津大学教授宋东坡课题组成功研发具有靓丽结构色的光子晶体颜料。这种新型光子颜料具有生物安全性好、可降解的优点,有望为美妆行业带来颠覆性的技术革新。该成果已发表于业内权威期刊《德国应用化学》。据介......

近150万,这家公司中标水稻乡污水处理站招标项目

近日,开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城市管理局发布了《水稻乡马头村污水处理站中水回用工程项目结果公告》,河南宏坤市政工程有限公司以135万元中标。详情信息如下:一、项目编号:汴示范城管【2021】93号;二、......

俞使超:新污染物治理——新“病”还需新药医

日前,国办印发《新污染物治理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完成高关注、高产(用)量的化学物质环境风险筛查,完成一批化学物质环境风险评估,对重点管控新污染物实施禁止、限制、限排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新污染......

我国污水处理领域首个低碳团体标准发布——T/CAEPI49  2022

我国污水处理领域首个低碳团体标准——《污水处理厂低碳运行评价技术规范》(T/CAEPI49-2022)由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城镇污水处理分会组织制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2022年6月6日批准发布,将......

生态环境部等14家单位印发《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

近日,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通过,生态环境部联合最高法、最高检和科技部、公安部等11个相关部门共14家单位印发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规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震惊!仅在2019年,全球就有900万人死于污染

《柳叶刀·星球健康》最新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2019年全球有900万人死于污染,占全球死亡人数的六分之一。瑞士全球健康与污染联盟的RichFuller和同事于2015年首次评估了污染对过早死亡的影响,......

令人惊讶!研究首次在活人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

近年来,关于微塑料污染的新闻已屡见不鲜,但在活人的肺部深处发现微塑料污染还是第一次。4月6日,英国《卫报》报道了这个骇人听闻的发现。这项研究的样本取自13名接受手术的患者的肺部组织,其中11例发现微塑......

重庆研究院污水处理新型工艺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提出一种面向能量回收和物质回收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相关研究成果以Integratedanaerobicandalgalbioreactors:apromising......

重大调整!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公开征求意见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和《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国家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体系,保护和改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