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1-15 16:55 原文链接: 细胞周期蛋白影响机体免疫反应

  在你的血液中,有一些被称为中性粒细胞的免疫细胞,当它们面对致病威胁时,就会释放它们的DNA网来牵制病原体。这些DNA陷阱被人们称为中性粒细胞外陷阱(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一些研究人员在《Developmental Cell》发表文章,描述了细胞如何释放NETs,以及NETs具体如何阻止真菌感染。

图中显示了中性粒细胞正在释放网状结构捕获志贺菌

  文章一作、Max Planck研究所Arturo Zychlinsky实验室博后Borko Amulic描述道:“这是一种典型的有益的细胞自杀,场景十分壮烈:当中性粒细胞被入侵生物淹没,它们不能再凭吞噬作用来消除微生物威胁时,就会释放自己的DNA NETs。”

  一旦中性粒细胞决定释放NETs,它就会将自己锚定在组织中并分解自己的核膜。研究人员对此感到好奇,因为细胞通常只在分裂期分解核膜。因此,Zychlinsky等人推测,中性粒细胞在释放NETs时可能调动了细胞分裂时所启动的细胞周期蛋白。

  为了验证这一点,研究人员抑制了小鼠中性粒细胞中的细胞周期蛋白,然后让小鼠暴露在真菌感染之下,发现较少NETs被释放,真菌感染也无法被彻底清除。随后,他们又观察了人类大脑被真菌感染的情况,证实了人类的中性粒细胞在对抗外源威胁时也使用了细胞周期蛋白。进一步研究发现,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CDK4/6能够调节NET的形成。

  “这项研究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临床治疗过多NETs或过少NETs,”Amulic说。“我们发现了CDK4/6在免疫反应中的一项新功能。”

相关文章

Nature发布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首位中国科学家成果入选

2024年1月22日,《自然》发布了2024年值得关注的七大技术——大片段DNA插入、人工智能设计蛋白质、脑机接口、细胞图谱、超高分辨率显微成像、3D打印纳米材料和DeepFake检测。七大技术中,生......

古DNA研究对东亚豹母系遗传历史提出新见解

1月15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西北大学和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共同主导完成的题为《古DNA准确鉴定湖南老司城遗址残缺头骨以及东亚豹母系遗传历史新见解》(AncientDNAunrave......

《科学》重磅:科学家首次发现,肿瘤竟会将中性粒细胞的寿命延长3倍

在固若金汤的实体瘤面前,免疫细胞始终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国范德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杀伤性T细胞竟然在接触肿瘤后的6-12小时内就能发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

研究首次发现GSDME调控中性粒细胞死亡方式

1月9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马凤霞副研究员与哈佛大学医学院罗鸿博教授合作一篇题为“GasderminEdictatesinflammatory......

癌症“照妖镜”——游离DNA助力肿瘤早期探查

“人体细胞也有生命周期。细胞衰老凋亡后,细胞内的物质会渗透出来。其中,DNA会随之‘崩裂降解’,进入血液,成为游离DNA。”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科副主任张凯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肿瘤细胞的游离......

研究揭示双加氧酶的低复杂度结构域调控DNA氧化去甲基化

《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杜雅蕊/徐国良团队完成的题为Auto-suppres......

章鱼DNA揭示南极冰盖或将崩溃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的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比之前认为的更接近崩溃。如果人类......

宁波材料所等研发出新型三维DNA工业纳米机器人

v在现代制造业中,工业机器人因可完成高精度自动化操作而成为关键组成部分。纳米级的工业机器人作为创新的制造平台,在处理和生产纳米材料方面颇具应用潜力。然而,制造这种纳米机器人面临技术挑战。此前,科学家提......

迈向CRISPR2.0,下一代基因编辑技术方兴未艾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本月稍早时间宣布,批准CRISPR/Cas9基因编辑疗法Casgevy上市,用于治疗12岁及以上镰状细胞贫血病患者。这是FDA批准的首款CRISPR基因编辑疗法。而11......

人类基因组计划已完成20年DNA何时实现“随手测”

2003年,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至今已有20年。当年的“大工程”花费38亿美元,而20年后的今天,基因组测序成本已下跌8个“0”,降至不到100美元。降价让很多事情成为可能——中国工程院院士詹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