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9-06 00:00 原文链接: 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是1993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建立的国内首批部门开放实验室之一。现任实验室主任由英国剑桥大学归国学者李亚利教授担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闻立时院士任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由15名国内著名学者组成。

  本实验室是由原“高温结构陶瓷及工程陶瓷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2年因拓宽研究领域需要而更名的。实验室以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紧密结合为特色,现今已成为陶瓷研究方向齐全的综合型实验室,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结构陶瓷,陶瓷材料加工工程,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与薄膜四个部分。

  本实验室先进结构陶瓷方向以研制油田钻井泵用增韧氧化锆陶瓷缸套及大尺寸氧化物复相陶瓷柱塞为主要代表,氧化物增韧陶瓷、莫来石陶瓷、大尺寸结构陶瓷制备及应用等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已建成先进结构陶瓷中试研究基地,正向中式产业化的方向发展。陶瓷材料加工工程方向的研究重点主要包括:基于分子动力学的纳米加工理论研究,陶瓷制品制造关键技术及其在光通讯与军工领域中的应用,金属材料的表面陶瓷化改性技术,陶瓷轴承设计理论及其产业化技术,复合涂料喷涂技术研究等。功能陶瓷材料方向主要从事传感器陶瓷、压电陶瓷、压电复合材料、PTC陶瓷,陶瓷封装材料、新型铁电记忆材料、高性能电子基片及高介、高稳、高压、高频、高储能等材料的应用基础研究,以及磁电光薄膜材料,能源陶瓷材料及生物陶瓷的研究。纳米材料方向为本实验室一新兴亮点,主要以高温合成纳米碳管、化学合成新陶瓷为研究重点。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实验室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之一,并已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在国家“七五”、“八五”、“九五”攻关、“863”项目、国家首批产学研工程计划等支持下,本实验室已在氧化物陶瓷材料、加工过程及应用研究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近年来,实验室承担国家攻关(863,973)项目1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 19项,国防军工配套项目23项,省部级基金课题44项,横向课题50余项,国际协作多项,同时承担国家和天津市项目多项,科研经费达几千万元。实验室共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 240余篇,获专利授权26项。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0人,其中研究人员38人,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1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实验室通过举办学术讲座、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等多种形式浓厚学术范围、提高学术知名度、扩大实验室影响力。在学科带头人李亚利教授的指导下,实验室科研团队已逐渐发展成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老、中、青相结合的精干科技队伍。

  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本着“联合、开放、流动、竞争”的原则,将继续以健全的管理机制、先进的实验设备、浓厚的学术氛围吸引国内外优秀研究人员来本实验室工作和讲学;同时,本实验室也将紧盯材料领域的发展趋势,结合自身的科研优势及研究重点开展新型、前沿材料领域的研究,为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再立新功。

  实验室以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紧密结合为特色,现今已成为陶瓷研究方向齐全的综合型实验室,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先进结构陶瓷,陶瓷材料加工工程,功能陶瓷材料和纳米材料与薄膜四个部分。

  本实验室先进结构陶瓷方向以研制油田钻井泵用增韧氧化锆陶瓷缸套及大尺寸氧化物复相陶瓷柱塞为主要代表,氧化物增韧陶瓷、莫来石陶瓷、大尺寸结构陶瓷制备及应用等是本方向的研究重点,已建成先进结构陶瓷中试研究基地,正向中式产业化的方向发展。

  经过十余年的建设和发展,本实验室已发展成为国家级应用基础研究基地之一,并已取得了一大批令人瞩目的科研成果,实验室共发表高水平 SCI 论文 240余篇,获专利授权26项。

  实验室现有固定人员40人,其中研究人员38人,管理人员6人,技术人员1人,博士生导师14人,教授22人,具有博士学位28人。


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地址:天津大学先进陶瓷与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邮编:300072

  电话: 022-27404915

  联系人:林彬 副教授

  电子邮件:tdlinbin@126.com

  网址:http://acmt.tju.edu.cn/index.htm

  http://www2.tju.edu.cn/colleges/mechanical/jigou/jixie/xjtc/index.htm



位置:

查看大图

相关文章

施普林格·自然将提供人工智能语言润色工具

国际知名学术出版机构施普林格·自然15日向媒体发布信息称,继使用人工智能(AI)生成图书等应用之后,其投资并通过投资公司旗下“美国期刊专家”(AmericanJournalExperts,AJE)开发......

施普林格·自然新转换协议无需个人承担OA费用

9月1日,施普林格·自然就旗舰刊《自然》及《自然》系列研究期刊与芬兰FinELIB联盟达成为期三年的开放获取(OA)协议。该协议为期三年,止于2024年12月。在此期间,符合条件的30多家芬兰机构的研......

中科院研究发现磷在植物根冠间分配的新机制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雷明光团队发现,一个控制根系发育的转录因子SHR通过控制木质部磷装载关键因子PHO1的蛋白稳定性,调控磷在根冠间的分配。北京时间2022年9月1日23时,Nature......

遭受入侵时,植物中重新编程蛋白质机制是什么?

北京8月30日,植物经常受到细菌、病毒和其他病原体的攻击。当植物感知到微生物入侵时,其细胞内的蛋白质化学汤,也就是生命的主力分子中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发表于《细胞》杂志的一项新研究中,美国杜克大学研......

VQ蛋白平衡水稻抗病性与生长分子机制获揭示

8月16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作物病原生物功能基因组研究创新团队和作物科学研究所作物精准育种技术创新团队合作,报道了VQ蛋白OsVQ25通过OsPUB73-OsVQ25-OsWRKY53层级......

应急管理部:7月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1692万人次受灾

应急管理部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应急管理部新闻发言人、新闻宣传司司长申展利通报7月份全国自然灾害形势。申展利指出,7月份,我国自然灾害以洪涝、风雹为主,干旱、台风、地震、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等也不同程度......

淀粉不够,蛋白来凑:另辟蹊径“做”好米饭

新时代“干饭人”对米饭的需求逐渐由吃饱向吃好发生了变化。如何才能让“干饭人”吃到更“好”的稻米,其中蕴藏着很多学问。近日,扬州大学农学院教授严长杰团队在国际期刊《植物学报》(JournalofInte......

猪蛋白角膜让人重见光明

全世界有1200多万人患有角膜盲,即当眼睛的透明保护外层因损伤或疾病而变得模糊或畸形时导致失明。但角膜盲的治疗十分艰难,一是供体缺乏,目前每70名需要角膜移植的人中只有1人能有匹配的供体角膜;二是在许......

从投稿《自然》到发表用了两年多!一作感触颇深

2020年6月24日,一篇关于水中电子阿秒电离问题的稿子投递到Nature编辑部。论文作者们原本以为很快会被接收,然而,却陷入了漫长的等待。论文经历了三轮审稿,该科研团队对审稿意见的回复竟累计长达99......

大连化物所实现多种细胞器动态超分辨成像

近日,我所分子探针与荧光成像研究组(1818组)徐兆超研究员团队发展了聚集体调控探针,解决了以往蛋白标签荧光探针在超分辨成像应用中缺乏对多种细胞器通用性标记的问题。该探针基于遗传编码技术,实现了细胞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