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2-08 22:32 原文链接: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

1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2年提高了15.14分。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辐射带动京津冀、长三角、泛珠三角等区域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长江经济带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稳步增强,区域协同创新发展成效进一步显现。我国多层次、各具特色的区域创新体系更加完善,有力支撑了我国创新型国家和科技强国建设。

中等创新地区大幅增加彰显创新成效

区域创新发展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撑。《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从科技创新环境、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五个方面,选取了12个二级指标和43个三级指标,对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行测度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重大战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31个省区市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相比2012年均有不同程度提升。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全国31个地区可以划分为创新领先地区、中等创新地区和创新追赶地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2022年包括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江苏和浙江,与2012年报告排名完全一致,这些地区创新能力强劲,为我国创新领先地区。

第二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分的地区,2022年包括重庆、湖北、陕西、安徽、山东、四川、湖南、辽宁、福建、江西、河南、宁夏、吉林、河北、黑龙江、山西、甘肃、广西、贵州、海南和内蒙古21个地区,比2012年增加了14个地区。“中等创新地区数量的大幅增加显示我国各地区全面贯彻创新发展理念取得良好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张旭说。

第三梯队为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值在50分以下的地区,2022年包括青海、云南、新疆和西藏4个地区,比2012年减少了14个地区。云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比2012年提升了12.73分,青海提升了8.41分,新疆和西藏分别提升了5.55分和5.86分,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进步明显。

三大科创中心引领地位进一步强化

报告显示,北京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全国科技创新中心,2022年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达到86.2分,比上年提高1.6分,综合排名全国第2位,R&D经费投入强度达6.44%,位居全国第1位,万人科技论文数36.2篇,居全国第1位,发明ZL拥有量33.6万件,居全国第2位,技术市场输出技术成交额6316.2亿元,占全国总额的22%。

张旭介绍,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效果显现。报告显示,北京创新成果溢出效应明显,北京输出到津冀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47.5亿元,比上年增长了22.9%。天津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比上年提升1位,重回前三位。河北科技意识指数、科技活动产出水平指数和环境改善指数排名均提升2位。

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同样成绩显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多年排名全国第1位,科技活动财力投入指数排名全国第一,R&D经费支出1615.7亿元,与GDP的比值为4.17%,位居全国第2位,万人科技论文数14.7篇,居全国第2位。在上海的引领下,长三角地区已成为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区域共同体。江苏和浙江综合排名稳居全国第5位和第6位,安徽上升至全国第10位。长三角开放创新水平不断提升,技术国际收入已接近全国的50%。

粤港澳大湾区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展现强劲势头。广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在全国第4位。其中,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技术成果市场化、资本生产率等方面表现突出,均居全国首位。“粤港澳大湾区已成为具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科技集群,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报告,‘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连续多年位列全球第2位。”张旭说。

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创新表现突出

报告显示,长江经济带沿江11个省市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了科技对经济的支撑引领作用。长江中游地区,包括以武汉为创新高地的湖北、湖南和江西“三省”。湖北推动武汉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综合排名全国第8位,引领中部地区。“三省”R&D经费支出、R&D人员占全国比重均为9.5%左右。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为8.6%,有效发明ZL数量占到全国的6.4%。长江上游地区,包括以重庆和成都为高地,辐射引领四川、贵州和云南的“一市三省”。其R&D经费支出、R&D人员占全国比重均为8%左右。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全国比重为10%,有效发明ZL数量占全国的6%。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沿线地区,科技创新能力也稳步提升。报告指出:陕西综合排名第9位,其中科技创新环境指数排名第10位,R&D/GDP为2.18%,居全国第7位,科技活动产出排名全国第4位;山东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排名第11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数排名比上年提升7位;河南综合排名第17位,比上年提升2位,科技活动人力投入指数排名比上年提升4位;宁夏综合排名第18位,较上年提升2位,科技创新环境指数较上年提升4位;甘肃、青海努力改善创新环境,加快高技术产业发展,并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来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区域竞争力。

“可以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创新发展的区域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逐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多层次战略布局。”张旭说。他表示,面向未来,区域科技创新发展要按照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建设,发挥区域创新在塑造国家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中的重要作用,强化科技创新中心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提升区域间协同创新的能力和水平,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建设提供更有力支撑。

相关文章

征集!2024年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云南)指南建议

云南省科技厅关于征集202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云南)指南建议的通知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对2024年度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以下简称联合基金)指南征集工作部署,为提前......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

1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

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普遍提升

12月7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22》。报告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创新能力显著提升。2022年,全国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得分为75.42分,比201......

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报告:需补短板强“双链”

近日,“《首都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报告(2021)》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关成华在报告中指出,北京作为我国科技资源最为丰厚的地区,具有率先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潜力,但面对国......

建设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成都优势何在

在不久前召开的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成都科技战线再传捷报:22个项目上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在同类城市中继续保持前列。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这些亮眼科技成果、澎......

“十四五”期间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将这么建

“十四五”开新局“到2025年,北京‘科学中心’建设将取得新进展,‘创新高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创新生态’营造形成新成效;到2035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创新力、竞争力、辐射力全球领先。”11月24......

科创中心如何提升影响力?专家们这样说

4月10日,由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主办的2020年首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专家沙龙通过在线视频会议方式举办。本次沙龙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主题,邀请专家围绕“如何定量和定性研判科创中心......

2020年北京将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全面加速、发布实施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30条政策措施、推动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三城一区”主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正在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在“科技创新”方面用了非常多的笔墨,......

北大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中心在京启动

5月29日,北大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创业中心(简称“北大医学科创中心”)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韩启德院士,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医学部......

基金委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项目指南

关于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的通告国科金发计〔2019〕15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9年度项目指南,请申请人及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