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5-08 15:31 原文链接: 研究:地球生命种子来自地球以外有新证据

  一个由日本、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日前报告说,他们在猎户座星云中心发现了具有圆偏振性质的红外光,这为地球最初的氨基酸来自地球以外提供了新证据。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可以认为是一切生命的种子。地球上最初氨基酸的来源有多种主张,比如有的科学家认为,氨基酸是在发生雷电或陨石撞击地球瞬间,在地面生成的;也有科学家认为,氨基酸是随着陨石一起降落到地面上的。

  科学家认为,此次的研究成果支持了氨基酸是随着陨石降落地面的说法,原因是这种说法结合猎户座星云圆偏振光的发现,能够解释关于生命的一个重大谜团。

  氨基酸分左型和右型两种,就像人的左手和右手对称一样。奇怪的是,构成地球生命的蛋白质几乎都是由左型氨基酸组成的。

  参与研究的日本国立天文台夏威夷观测站的研究员福江翼说,出现这种情况很可能与猎户座星云等发出的圆偏振光有关。

  圆偏振光是振动轨迹为圆形的一种偏振光,它分为左旋和右旋。圆偏振光的特殊性质是左旋圆偏振光与右旋圆偏振光是分开传播的,而且右旋的圆偏光选择性破坏右型氨基酸,左旋的圆偏振光选择性破坏左型氨基酸。

  福江翼分析说,可能的一种假设是,一批携带有氨基酸的陨石受到来自猎户座星云等大型星云右旋偏振光的洗礼,结果陨石上只剩下左型氨基酸。这批陨石辗转跋涉,降落在地球上。其上的生命种子幸运地发育成地球生命的祖先。由于这是一件发生几率极小的事件,因此可能再没有其他类型的生命种子做到同样的事情。结果,组成地球生命的氨基酸就全部源自那批幸运的生命种子,均为左型氨基酸。

  研究小组的科学家认为,由猎户座星云发出的圆偏振光推导出的这一假设,为地球最初的氨基酸来自地球以外提供了新证据。下一步,科学家准备继续观测猎户座星云以外的正在形成恒星的领域,探索圆偏振光在大型星云中是否具有普遍性,以验证以上假设。

相关文章

团队开发出可生物降解及生物循环再利用的新型玻璃

氨基酸和肽是内源性生物分子,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完全环保和可生物循环再利用。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闫学海团队以氨基酸或肽衍生物为原料,开发出一种可生物降解、生物循环再利用的新型玻璃。这种生物......

病毒新发现为探索生命起源提供线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700.shtm科技日报北京6月27日电(实习记者张佳欣)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员在27......

合成生物学让“吃饼干治糖尿病”成为可能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刘涛团队与华东师范大学叶海峰团队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出了一种新细胞,植入这种工程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只要吃下特定的氨基酸饼干,就能提高胰岛素水平,进而降低血糖。吃块饼干治糖尿病?这个......

科学家开发出高精度纳米孔蛋白测序法

长期以来,直接读取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存在许多困难。科学家通常会根据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密码子表来“破译”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由于转录后修饰和翻译后修饰等生命活动的存在,氨基酸序列破译结果并非完全正确,甚至与......

大肠杆菌中高产L高丝氨酸

L-高丝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氨基酸,可作为医药中间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由于生产强度和经济性等原因,L-高丝氨酸的规模化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目前国内外尚未有L-高丝氨酸的产业化生产线,L-高丝氨......

上科大发现脂肪酸调控营养感知和发育代谢新机制

近日,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朱焕乎课题组利用秀丽线虫的动物模型,发现富含于牛肉和奶制品中的单甲基支链脂肪酸可以作为一种关键的食物营养信号调控鞘脂及mTOR通路,进而影响动物对食物中总氨基酸含量的判断并决......

激肽调控选择性识别和缓激肽受体激活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王明伟团队,在NatureStructural&MolecularBiology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basisforkininse......

在蛋白质中加入新的非天然氨基酸,改写遗传密码!

宇宙无垠,生命的可能无穷无尽。在神话故事中,无论是女娲造人,还是上帝创生,都是由一个高等的存在去创造出自然万物。有趣的是,随着人类对遗传进化的认知发展,科学家们也逐渐可以操控一个生物的基因组,使其表达......

天美三大业务线闪耀CISILE顶空家族首次亮相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05月10-12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举办的CISILE2021展会圆满落幕。天美携新品赴会,三大业务线齐聚现场,尤其是新完成收购的原Tekmar顶空产品首次在天美展台亮相,受到观众......

复杂碳环分子多环芳烃首次在太空“现形”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1/3/454950.shtm科技日报北京3月23日电(记者刘霞)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22日报道,美国科学家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