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05-14 15:49 原文链接: 要想英语学得溜18之前研究揭秘外语学习黄金年龄

  众所周知,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习语言会变得越来越难。但是究竟存不存在一个关键的时间点:过了这个时间点,语言的习得就会很难,以至于我们没办法理解其他语言中的基础语法?


  来自波士顿的三所大学的研究者为此在互联网进行了一项调查,这项调查吸引了超过60万人的参与,是史上最大型的语言学研究之一。研究表明:人们直到18岁都仍然能很好地习得第二语言。而传统的观念认为,孩子在8岁左右就开始慢慢地失去习得第二语言的能力。

  但是研究同时指出,如果想把第二语言说的像当地人一样流利,最好在10岁之前就开始学习。

  为了分析这个问题,研究团队需要收集的信息有:受调查者的年龄、语言流利程度、开始学习英语的时间等。研究人员们他们计算得出,为了更客观地得到这个关键时间点,他们需要超过50万份数据。鉴于数据量庞大,研究团队把调查目标转到了互联网。

  谈及这项调查为什么能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时,主要研究者之一,波士顿学院的心理学助理教授Josh Hartshorne分享了他们的经验。

  他们开发了一套名为“Which English?”的线上测试,测试内容包括代词,介词和关系从句等一些基础的语法。由于各地英语语法存在一些差异,所以在答题者回答完问题后,算法就能预测答题者的母语以及所属的英语方言区。例如,一些问题中会包含芝加哥人认为不太对而马尼托人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的短语。

  Hartshorne教授表示,这种预测能给答题者一种激励。比如说,如果算法预测对了答题者的出身、背景,答题者就会觉得“天啊,现在的科技好帅啊!”;如果预测错了,回答者也不会觉得沮丧,反倒会有:“哈哈,机器人也不过如此。”一类的想法。总之无论预测效果如何,这都是非常有意思的,回答者会乐意去和朋友分享这个测试。

  实践证明, Hartshorne教授这个主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这个测试在最高峰的一天有10万的点击量,在Facebook上总计被分享了30万次,在reddit登上了首页,在4chan成为了热搜话题。人们就这个算法如何从测试题中判断出回答者的方言区讨论得不亦乐乎。最终,总共有说38种语言的当地人参与了进来,其中包括了芬兰1%的人口。

  基于参与者的答题情况和他们提供的英语学习的信息,研究者们发展了一套模型,用于估算把英语学到流利所花的时间以及开始学习新语言的最佳年龄。他们得到的结论是,习得一门新语言的能力(最起码学好语法)在18岁之前是最强的;18岁之后就会有断崖式的下降。而要想完全流利地说一门语言,最好在10岁前开始学习。

  为什么18岁以后语言学习能力会出现那么大的下滑呢?研究人员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社会环境的变化、第一语言的影响和大脑的发育。18岁通常是人们从高中毕业,进入大学学习或参加工作的时间点,此后他们将不再像小时候一样有学习第二语言的时间、机会及学习环境。另外,人们在习得第一语言后,第一语言的语法、发音等会干扰我们去接受一种新的语言。最后,由于18-20岁期间,人类大脑的持续变化也会加大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20岁以后就不能去学习新的语言:我们身边就有大量的人都在那以后学习成功,这是因为我们学习新词汇的能力是不变的。但是大多数人在20岁以后就没办法像母语一样地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没办法接受新的语法规则或没办法说得很自然。当然了,因为这个测试是笔试,无法得知答题者得发音情况,但是之前得研究都表明,口语水平的分水岭只会在这之前。

  另外,尽管这项研究只研究了英语,研究者们相信这个研究模式可以推广到其他语言中去。他们现在正在计划对西班牙语和汉语做类似的研究。

  而对于广大语言学习者来讲,知道“怎么学”来得比“什么时候学”更重要一些。数据表明,90%以上的时间沉浸式生活在讲英语的国家里的英语学习者明显比仅在课堂上学习的人们说得更流利。Hartshorne教授则表示,如果有机会从更早地开始上语言课或稍晚些去生活在讲英语的国家里中选择,他会选择后者。因为数据显示,沉浸在英语的生活环境里影响实在太大了,甚至可以很大程度弥补年龄上的弱势。

  不仅如此,这项研究还有更令人惊讶的发现,那就是,如果我们想完全掌握一门语言,即使是母语,也要花上三十年以上。因为调查的对象中,学了30年的人比起学20年的人,仍然有着微小的进步(尽管可能只高出1分)。而且,这种进步在母语和非母语学习者身上是一样的。

  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计算语言学家Charles Yang则表示,18岁这个结论并不让他感到惊讶,因为人们在10岁以前通常不会学很复杂的语法规则。比如说把形容词转换为名词,像句法和形态这样的细节我们通常都是在有比较大之后才开始学习的。

  当然也有研究人员对研究结果持异议,来自乔治敦大学的神经学专家Elissa Newport教授,结合她平日里对语言习得的研究,表示“30年才能完全掌握一门语言”这个结论明显和其他研究结果都不一致,有文献表明学习一门语言的句法和形态大约需要5年。

  Newport教授认为出现错误结论的原因在于测度方式选错了。她也承认60万的确是个惊人的数据,但是即使样本量大,如果调查的问题没设好,一样没办法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她更倾向于用已有的方式来评估人们的英语水平。

  Hartshorne希望在一个新的在线单词测试上重现“Which English?”的成功。但他同时也承认这将很难,因为当人们在测试中没有获得足够好的成绩得时候,就倾向于不把这个测试分享给别人。而不可避免的将有一半人分数在平均分以下,这将不利于测试的传播和进行。

相关文章

北京语言大学“乔姆斯基研究所”揭牌

会场照片。(北语供图)9月20日,语言学家、认知科学家、哲学家、思想家诺姆·乔姆斯基教授(线上)做客北京语言大学语言学系,全程参加了以“读懂乔姆斯基”为主题的系列学术活动,并见证了“乔姆斯基研究所”揭......

AI能让计算机直观学习思考

科学家们正尝试解决人与机器之间的差距问题。英国《自然·人类行为》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一个人工智能(AI)系统能以类似婴儿的方式学习物理世界的基本常识性规则。“直观物理学”是体现智力的基础,使人们能够......

AI大考:如何在智慧计算赛道上“飙”到最快

人工智能(AI)正无所不至地渗入人类生活。我们日渐习惯于通过智能语音助手了解天气、控制家电;普遍接受了通过在线语音识别和翻译,与来自世界各地的同事或合作伙伴交流;在工业应用和科研领域,AI更是帮助人类......

“语言与文化研究文库”首批成果,在这里能看到

近日,湖南师范大学“语言与文化研究文库”首批成果,“文明研究系列丛书”第一、二卷——《文明理论》《文明的意志》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文明研究系列丛书”由湖南师范大学“潇湘学者”特聘教授阮炜所著,......

时下流行的“网上加油”,你学习了么?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青年》白皮书显示,青年在职学习专业技能的热情空前高涨,超过50%的社会青年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之余“充充电”、“加加油”成为越来越多青年的共同选择。教育部公......

机器学习方法可识别未上市人造毒品,包含十亿药物结构

11月15日发表一项研究获得突破!研究团队创造了一种机器学习方法,可以仅利用质谱就确定未知的新型人造毒品的化学结构,了解这些结构能帮助法医实验室更快识别出疑似的人造毒品。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

1500种语言可能消失

基于一个类似于预测物种损失的新模型,澳大利亚研究团队分析了6511种仍在使用或已停止使用的语言后得出结论说,到本世纪末,1500种语言将不再被使用,这相当于每个月有一种语言消失。这项新研究还确定了使语......

“迷你人脑”学会玩视频游戏只需五分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20日报道,在一项新研究中,澳大利亚和英国科学家组成的研究小组在5分钟内,教会实验室培育的“迷你人脑”玩视频游戏Pong。研究人员称,这是“迷你人脑”首次能够执行目标导向任务,最新研究......

阻碍博士顺利毕业的10大因素

犹他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MattMight写了一篇题为“10种容易让博士生失败的原因”的文章,他声称这个列表与任何学科的博士学位都有关系。MattMight博士的10大原因如下:把精力过度投入于成绩或课......

新突破!斯坦福科学家意外发现解码人类言语

2020年,小时候经常出现在科幻小说里的年份,竟然,真的,要来了!!汽车天上飞、机器人做家务、衣服自动调节温度、一些人移民火星、脑电波传送意识……这些曾经被“设定”在2020年的世界。科幻虽然没有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