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02 16:08 原文链接: 增强下丘脑皮层中信号的传播有望抑制抑郁症?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euron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范德堡大学医学中心的科学家们在抗抑郁药物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开发出见效快、能更有效地缓解症状且副作用较小的新型抗抑郁药物。

图片.png

图片来源:Neuron

  研究者所采用的方法能够增加大脑特殊部位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酸盐的供给,这或许能通过降低抑制谷氨酸盐释放的受体的活性来调节机体的情绪。研究者Max Joffe表示,利用药物样分子来选择性地抑制受体mGlu2和mGlu3或许就能阻断动物机体中谷氨酸盐的长期变化,谷氨酸盐受体(mGlu2和mGlu3)位于突触的相对两侧或神经细胞的间隙中。

  研究者表示,抑郁症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紊乱性疾病,随着研究人员研究的深入,他们逐渐发现,mGlu2和mGlu3在抑郁症的不同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不同的患者对两种受体的反应都不相同。特殊的化合物能够影响连接大脑前额叶皮层和丘脑之间的神经回路,由于该回路参与了机体注意力和认知功能的发挥,因此其对于快速的抗抑郁作用也非常重要。

  最常见的抗抑郁药物—SSRIs能够选择性地抑制血清素的再摄取,但其却会花费数周时间来释放症状,焦虑就是一种常见的副作用,而且三分之一的患者对抗抑郁药物并没有反应。氯胺酮(Ketamine)最早作为一种麻醉剂,最近研究人员利用其来快速帮助患者释放抑郁症症状,该药物就能潜在通过释放谷氨酸盐的“爆发”来发挥作用,但该疗法必须严格地进行监控,因为药物会诱发患者出现幻觉和其它的精神病症状。使大脑摆脱抑郁的另一种可能性方式就是通过降低特殊类型谷氨酸盐受体的活性来增加大脑前额叶皮层中的谷氨酸盐水平。

  代谢型谷氨酸盐受体(metabotropic glutamate receptors)在机体认知、记忆和运动过程,以及很多疾病(精神分裂症等)发生中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促代谢受体(Metabotropic receptors)是一种能通过第二信使发挥作用的膜受体。多年以来,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系列称之为“变构调节器”的化合物,其能够扮演电路中的调光开关的角色,减缓或增加特殊大脑回路中谷氨酸盐的传输,同时还不会诱发副作用。

  研究人员发现,减缓mGlu2和mGlu3的活性或能增强下丘脑皮层中信号的传播,并能抑制患者长期的抑郁症表现,如今研究人员开始通过更为深入的研究理解上述两种受体的差异,以及其如何与携带不同抑郁症症状的特定患者群体存在唯一的相关性。


相关文章

研究者揭示抑郁症患者自杀倾向的相关因素

近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核医学科教授贾志云和磁共振研究中心教授龚启勇团队在《生物精神病学》上发表论文,首次揭示了抑郁症患者的自杀倾向与脑结构协变网络异常的表达模式相关。抑郁症的高致残致死率与自杀意念和行......

港大研究发现高香草酸有助缓解抑郁症

香港大学医学院6日表示,其医学团队在抑郁症药物研发领域取得突破性科研进展,即首次揭示了肠道菌群代谢物——高香草酸具有缓解抑郁症的作用,为抑郁症治疗提供了全新策略方向。港大医学院终身讲席教授贾伟及其科研......

治疗抑郁症、渐冻症...2024上半年这5项临床试验值得关注

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领域近年迎来多项突破。比如阿尔茨海默病领域两款靶向淀粉样蛋白的抗体已经获得FDA的批准,今年有望迎来第三款抗淀粉样蛋白抗体的批准。精神分裂症领域也有望迎来数十年来首个新机制药物......

AI语音诊断技术再度突破!仅6秒钟的录音即可诊断出2型糖尿病

近日,《梅奥诊所进展:数字健康(MayoClinicProceedings:DigitalHealth)》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AI技术结合声音技术诊断2型糖尿病的文章。该研究显示,只要对着智能手机说几句......

薯条还能吃吗?你常吃的高油炸食物竟使焦虑和抑郁危险飙升

抑郁症(MDD),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饮食和睡眠差等症状,MDD患者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率的增加有关,死亡率也较高。迄今,并不清楚抑郁症的病......

七种生活方式让抑郁症风险减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427.shtm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展的一项针对28万人的分析发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将人们患抑郁......

裸盖菇素对重度抑郁症有疗效,还没有副作用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9/508005.shtm......

首款获批产后抑郁症口服药,不适合长期抑郁患者

“这并不是唯一对治疗产后抑郁症有帮助的治疗方法,但Zurzuvae的创新和令人兴奋之处在于,它是根据潜在的生物学原因来针对产后抑郁症。它让你明白,你现在的感受是有生物学原因的,这不是你的错。”39岁的......

抑郁症可能增加老年痴呆症患病风险

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成年后诊断出抑郁症可能会使老年患痴呆症的风险增加一倍以上。这项研究24日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神经病学卷》(JAMANeurology)。研究人员从1977年到2018年,对超过1......

抑郁症是否真的是洪水猛兽?我们如何对抗抑郁?

CoCo的突然离开让我们万分悲痛...应对抑郁,需要全社会的力量,昱言团队致力于打造精准的诊断产品,更好地了解和对抗这头怪兽。希望有一天能够帮助病患和家庭减轻一点点痛苦,我们和我们的合作者们在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