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9-11 13:16 原文链接: 中关村新型科研机构打造“产学研资”黏合新模式

  2014年6月,中科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成立;同年8月,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

  2015年8月,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成立。

  今年3月,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成立;6月,中国科技大学“1+2”协同创新平台成立……

  在原有“产学研资”的框架中,近年来,一批新型科研机构陆续亮相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

  中关村管委会主任翟立新表示,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不完全像大学、不完全像科研院所、不完全像企业、不完全像事业单位,尽管这些“四不像”的新型科研机构具体做法不一样,但却具备4个共同特征:紧抓源头,瞄准应用,打通链条,集聚要素。

  背靠大院大所,打通产学研和资本的全链条通道,一手抓原始创新,一手抓成果转化和技术应用。这些新型科研机构从一“出生”就成为科技与经济融合的产物,为中关村创新驱动发展和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们应该进行一个探索,能够让科研人员一方面解决社会面临的实际问题,另一方面在科研创新方面更上一层楼。”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院长鄂维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是中关村新型科研机构的典型代表。

  该研究院依托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高校院所筹建,成立之初,北京大数据研究院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通过与企事业协同共建,探索“大学+民非+企业”一体化模式。

  鄂维南表示,大数据理论研究与市场应用紧密相关,相关高科技人才培养需打破原有体制壁垒,充分发挥年轻人在创新创业中的积极性。

  研究院在利益分配机制上,大力鼓励创新和研发,对高端研发人才等重要贡献人员奖励不低于收益的50%,研究院运营管理投入5%~10%。研究院同时采用“双聘制”模式引进高端人才,强化核心团队能力,由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等院校提供高级研究人员编制,并由研究院社会化聘用,允许研究人员同时在体制内和体制外开展工作。

  与此类似,由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牵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计量技术研究院共同发起成立的北京石墨烯技术研究院,在成立之初就拥有5亿元启动资金和数十项技术,这些资金和技术为创新中心的团队持续孵化原创性技术提供了源头保障。

  为了最大程度地给予团队归属感,研究院设计了10%的团队股权,并将这10%的股权转化为团队分红权、股权、基金等多种激励方式。

  中关村新型科研机构多样的激励形式,构成了创新的科研激励机制,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确保了科研工作健康发展,也是长久激发科研人员从事科研的内在工作动力及释放其创新潜能的重要途径。

  “没有企业和产业的参与,科研院所的研发就没有方向;没有科研院所的助力,企业自主研发就没有源头;没有资本的驱动,科研和产业化就寸步难行。”翟立新认为,这些新型科研机构就像 “黏合剂”,把“产学研资”各环节紧紧黏合在一起。

  与传统的科研机构相比,这些新型科研机构能量巨大,科技与经济之间存在的“鸿沟”,正逐步被他们“填平”。

  中科大北京研究院依托科大讯飞公司,人工智能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有了新的进展,2016年全球首发了多语种实时翻译、万物互联输入法等最新技术,基于讯飞语音云的开发团队已经超过2.3万家,智能硬件创业团队超过1000家,在京收入达到3亿元。

  北京大数据研究院通过政府与高校投资,设立了5个基础研究实验室,开展基础与前沿性研究工作,为应用研究与产业转化提供技术支撑,已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北京协同创新研究院成立以来累计启动的134个科研项目中,在先进制造方面,研发的机器人感知技术,可自学习物体识别算法,未来将引入工业机器人中;在环境与能源方面,利用二氧化碳的特性,从低温热源中提取热量可用于用户集中供热。这些项目将在近年内完成研发,进入产业化阶段。

  优中选优的创新项目筛选机制,使得中关村新型科研机构形成了“北京统筹、全球研发、全国转化”的院地一体化发展格局。

  新型研发机构都建立了纯市场化的企业孵化机制,通过孵化企业、项目融资等方式,将创新成果快速引入生产系统和市场,加快创新成果产业化推进和商业化应用。

相关文章

撤销35个科研机构这所知名高校优化调整结果公布

1月11日,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处网站公布《关于公布扬州大学自然科学类非实体科研机构优化调整结果的通知》,扬州大学科学技术处对校级非实体科研机构建设发展情况开展了摸底调查和优化调整工作,并公布了相关优化调......

480万,海南省公示省科研机构引进和培育拟立项项目和经费安排

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4年度海南省科研机构引进和培育项目拟立项项目和经费安排的公示各有关单位:根据《海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申报2023年度海南省科研机构引进和培育项目的通知》(琼科函〔2022〕34......

以高质量基础研究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2023年2月,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这一重要论断深刻阐明了基......

2023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举行

3月25日至26日,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指导、国家语委科研机构秘书处主办的2023年度国家语委科研机构工作会议在广州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5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负责人参加会议。教育部语言文字信......

对“僵尸”科研机构要优化也要“活化”

据1月3日《光明日报》报道,高校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主阵地。过去十年间,高校科研机构成为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近期不少高校纷纷发布清理校级科研机构的通......

高校清理校级科研机构,科研组织管理怎样优化?

高校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主阵地。过去十年间,高校科技力量为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校级科研机构成为高校加强科学研究工作的重要力量。然而,近......

“十四五”科创福音——四部印发“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管理细则”

2021年10月19日科技部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科研院所等科研机构免税进口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教学用品管理细则》的通知。有关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人民团体,有关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

中国科研机构100强名单:南大力压清华,两科大上升快!

5月26日,全球顶级科研期刊《自然》发布增刊“2021中国自然指数”,“2021中国自然指数”基于自然指数(NatureIndex)数据,展现了中国在自然科学领域最新的科研产出情况,并揭示中国科学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王静:建立投入增长机制,促农业科研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数据显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已达到60%,但相比美国、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仍有距离,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率仍旧不高,种业“卡脖子”、资源优先节约技术瓶颈等问......

Nuture与上科大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

施普林格·自然集团(SpringerNature)于11月5日与上海科技大学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全面扩大和加深双方合作,助力上海科技大学实现其办学使命及发展成为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和创新型大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