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04-24 10:53 原文链接: 中科院研究员吕金虎:做高品位的科学研究

   人物简介:吕金虎,1974年9月出生。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自然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他长期从事复杂网络、非线性电路与系统、网络大数据等研究,并将理论成果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和大多数普通的父亲一样,吕金虎清晨6点半起床,把读小学六年级的孩子送到学校后,8点钟到办公室。此后,他就一头扎进工作中,一直忙碌到凌晨。这时候,他就显出和常人不同的特征来——作为中国科学院的特聘研究员,他是一个研究普通人搞不懂的“复杂网络”的科学家。

  这两年,这位43岁的科学家感觉身体已有些吃不消了,才开始要求自己晚上12点入睡。之前他拼得更狠,每天只睡5小时,一干就是20年。

  “挫折给了我科研需要的坦然”

  科学研究是一个残酷的行业,更多的是失败,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

  “人的成长是要付出代价的,每一段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吕金虎的成长之路并不简单。

  高考结果曾给他沉重的一击。就读于家乡名校枝江一中的吕金虎,当年曾预期考入国内前十的高校,却因作文失利最终进入一所地方师范学院。

  “在当时国内的大环境下,高考几乎决定了一个农村孩子一生的命运。我花了很长时间调整心态,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我想,我还是要做科研。”

  为了靠近科研,他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中为自己寻找资源。他找来北大的教程自学,尝试北大学生要做的习题。4年中,吕金虎独自一人在教室里度过了无数个周末。

  师范学院毕业后,他进入湖北农学院当了一名助教。又过了一年,蓄势待发的吕金虎辞职考研,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当时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后并入武汉大学),攻读应用数学硕士学位,他的科研梦就此正式启程。

  “现在让我自己再走一遍,也未必能走得出来。但此前的经历让我明白,人生充满了偶然,因此要保持坦然,只要求做最好的自己。”吕金虎说,这种心态对科学研究非常重要——科研是一个残酷的行业,更多的是失败,成功只是小概率事件。“要做研究,重在沉下心来。”

  “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做研究不能顾及外界的太多因素,也不要因为怕难而畏缩

  在中科院做博士后阶段,吕金虎渐渐确定了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复杂网络。这个如今的热门领域,在当时却是不被看好的大冷门:难以出成果,前景不乐观,多亏了合作导师郭雷院士的指点。

  吕金虎认为,复杂网络有很多问题要解决。他隐约感觉到,这个领域未来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尽管他也没料到10年后这个学科会如此之热。

  真正上手去做,突破绝非易事。复杂网络基础理论研究几乎是一片空白,吕金虎曾陷入长达两年的瓶颈期,花了很多精力却没有成果,看不到丝毫希望。

  直到他偶然间看到了《自然》杂志上一篇关于蜜蜂导航的生物学论文,其中讲到:只有大约5%的蜜蜂知道食物在哪,它们却能把整个蜂群引导到有食物的地方。吕金虎由此想到:是否能通过仅仅调控一部分网络节点来实现对整个复杂网络的有效调控?

  他与同事合作,首次给出了一类典型复杂网络的网络结构、牵制控制器的类型和数目、耦合强度之间的理论公式,从而解决了牵制控制中的一个基本科学问题。

  “科研工作很多时候就是绝处逢生。”回忆起这些年来艰难的攻关过程,吕金虎始终记得自己的恩师郭雷院士常说的一句话:“要做高品位的科学研究。”

  独立思考,不随波逐流。吕金虎认为,做研究不能顾及外界的太多因素,也不要因为怕难而畏缩。“在能力范围内,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为未来的20年、30年做准备”

  解决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确实很难,但它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值得去挑战

  大约在2005年,吕金虎开始拿着自己的文章反复思考:系统理论不能都是空中楼阁——这么好的理论能和什么实际背景结合起来呢?

  这问题长期困扰着他,直到一个偶然的契机出现,他与武汉大学原校长刘经南院士的团队合作,将复杂网络理论应用于北斗位置服务网。

  随着理论向实践领域的转化,吕金虎的视野一步步打开,他渐渐看到了复杂网络的下一项应用:网络大数据的数据与隐私保护。

  “这是我们这个时代至关重要的课题。它关系着国家安全,也涉及每个公民的个人隐私安全。要解决其中关键的科学问题确实很难,但它的重要性决定了它值得去挑战。”

  这么想的他,正站在科学研究的前沿。

  在小小的办公室里,吕金虎的生活一如他所向往的简单——日复一日地埋首于电脑前。透过身后的一扇窗,他能看到未来那个光速般向前奔跑的网络时代吗?

  “看不清。这个社会的发展,可能比我们想象得更快,也可能比想象得更慢。基础研究最大的特点就是不可预见性,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

  吕金虎说,选择了科研,就要接受它更多的是失败,甚至要接受在自己的有生之年,都可能看不到一腔热血换来的果实。

  “但要向前看,要看到理论一旦被用上,就将为社会带来巨大的改变。我们的工作,就是为未来的20年、30年做准备的。”

  靠着20年来全身心的投入,他的科研之路已硕果累累。作为一名成功的青年科学家,其实他可以有另外的选择:轻松的岗位、安逸的日子,不必再大量付出也能获得高质量的生活与社会给予的声誉、认可。

  可是吕金虎认为,那不是他真正想要的生活。

  “我想要的生活就是简单的生活。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做喜欢的事情并有所贡献。”

相关文章

杰青履新北航副校长

12月14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官网发布《天津市委常委、市委教育工委书记王旭带队到北航调研》新闻。最新消息显示,国家杰青吕金虎教授已出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公开资料显示,吕金虎,1974年9月出生于......

选人不选项目!2023“新基石研究员”启动申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4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邱晨辉)作为目前国内社会资金资助基础科研力度最大的公益项目之一,“新基石研究员项目”从4月10日起开放2023年度申报,截止日期为5月31日。今年该......

JochenSchwenk教授和于晓波研究员:循环蛋白质组

“WestlakeProteomicsSeries”(WeOmics)系列研讨会 由西湖大学Guomics实验室,西湖实验室iMarker实验室,CN-HUPO,TheProteomicNa......

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作用机制获揭示

当期期刊封面。研究团队供图中科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邱声祥团队研究揭示植源抗真菌活性先导化合物发现和作用机制。相关研究近日以封面故事的形式在线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杂志》(JournalofAgricul......

从乡村到MIT!中国博士:我也曾经历至暗时刻

在旁人眼里,曹祥坤年轻有为,身上有太多光环。入选福布斯杂志北美地区2019年能源领域“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2020年“全美十大华人杰出青年”、2021年麻省理工学院(MIT)气候与可持续发展联......

宋亮研究员:我们在版纳种雨林

作为众多真实的“云南虫谷”之一,哀牢山地区至今分布着我国目前保存最完整、面积最大的山地湿性常绿阔叶林,是历史和自然留给科研人员的一本解锁亚热带原始森林的无价宝典。“这两年北京降雨多,但湿度和我们在哀牢......

刘江研究员:夫勇者,敢为天下先

编者按:有一颗单纯、专注、好奇的心。他守自己的心,如青灯黄卷伴更长,花落银釭午夜香。又见刘江,10年前的笑容,仍挂在行路人脸上,单纯美好;10年前的激动兴奋,已化为脚下踏踏实实的路。摄影/刘孜铭乘电梯......

石雷研究员:将芬芳的种子,播撒向更广阔的天地

早在3500年前,古代巴比伦人和亚述人就会通过焚烧香料参与相关活动。到了中世纪,香料已成为欧洲贵族地位的象征,一度和黄金等价。中国汉代的《礼记·内则》中记载“男女未冠笄者……皆佩容臭”,这里的“容臭”......

李舟研究员:科研路迢,爱抵漫长

自2020年起,中国科学院大学设立领雁奖章,表彰上一年度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获得者。在今年国家级领雁金奖的获得者中,有一位在学生眼中亦师亦友的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和很多科研......

刘政安研究员:把成果写在大地上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6/481528.shtm编者按:有的人的人生很快,一杯咖啡、一次外卖、当日达的快递;有的人的人生却很慢,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