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01 11:50 原文链接: 三型太阳翼为中国空间站提供充沛能源

梦天实验舱与中国空间站对接并实施转位后,中国空间站将形成“T”字构型。中国空间站也将同时使用上三种不同的太阳翼。

在中国空间站的规划设计过程中,科研人员针对不同舱体的特点与需求,开发了三代太阳翼,每一代都各具特点。神舟载人飞船采用的是第一代刚性太阳翼、天舟货运飞船采用的是第二代半刚性太阳翼。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空间站梦天实验舱电源副主任设计师 刘必海:第一代我们用的叫刚性基板,它是用的碳纤维加铝蜂窝这种结构的,它的体积比较大。我们的货运飞船在原来功率需求的进一步提升之上,我们又使用了第二代半刚性的太阳电池翼,它用了碳纤维的框架加玻璃纤维网,就像网球拍,大大降低了整个太阳翼的重量。

相较于神舟飞船和货运飞船,空间站的两个实验舱体积都非常大。同时实验舱还需要携带大量机柜,完成多项在轨实验,用电量较大。为此,科研人员专门开发了第三代柔性太阳翼,来保障实验舱的用电需求。


相关文章

中国空间站首批舱外暴露实验材料样品成功取回

北京时间3月14日21点许,在地面科技人员的密切协同下,中国空间站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及样品组合体由空间站机械臂成功转移至空间站气闸舱内。15日,航天员将把取回的组合体从气闸舱转移至实验舱,并将装置内......

中国空间站入选“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3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中国空间站入选。我国空间站工程使用的空间站各舱段、载人飞船、货运飞船、中继卫星及发射这些航天器所使用的长征系......

中国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博士乘组”将于10月31日返回地球

北京时间2023年10月29日,神舟十六号、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截至目前,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已完成全部既定任务,将于10月31日乘坐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

梦天实验舱科学实验柜亮相“天宫课堂”

北京时间2023年9月21日15时48分,“天宫课堂”第四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新晋“太空教师”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这是中国航天员首次在梦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在约......

中国空间站已开展上万次在轨实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获悉,中国空间站科学实验设施近日基本完成在轨测试,在轨运行稳定可靠,具备了大规模开展空间科学研究的能力。截至8月18日,空间站已开展了60余项实验项目、上万次在轨......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实验科学家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

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交付实验科学家

从中国科学院获悉,4日上午,中国空间站第四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面,在东风着陆场交付由中科院牵头负责的空间应用系统。4日14时左右,部分实验样品运抵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

载荷专家桂海潮: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我非常期待

在这次神舟十六号飞行乘组当中还有一个新面孔——航天员桂海潮,桂海潮是中国空间站的首位载荷专家,担负着在空间站开展大量科学实验的重要使命。总台记者在对他的采访中感受到,专业、细致、自信,是他的最大特质。......

聚焦中国航天日,“大国重器”亮相

今年4月24日是第八个中国航天日。今年中国航天日主题是“格物致知 叩问苍穹”,主场活动将在安徽合肥举办。近年来,中国“太空之家”遨游苍穹、“祝融”“羲和”探火逐日……一次次飞跃与突破,刷新着......

从中国空间站返回的巴基斯坦植物种子交还巴方

2月8日,巴基斯坦植物种子从中国空间站成功返回庆祝仪式在伊斯兰堡举行。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官员在仪式现场将从中国空间站返回的植物种子交还巴科学家。据了解,在中巴太空育种合作项目框架下,巴方科学家选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