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12-11 10:58 原文链接: 专家认为深海吸收热量暂缓全球气候变暖

  海洋专家在青岛举行的一学术会议上表示,近15年来,虽然温室气体排放仍在加速上升,地球气候系统仍在持续吸收热量,但全球表面温度却呈现出增暖减缓甚至停滞趋势,其中深海发挥着相当重要的调控作用。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陈显尧在8日至9日举行的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4年学术年会上对新华社记者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在加速上升,全球气候系统一直在吸收热量。但自1999年至今,全球表面平均气温的上升速度明显放缓,这就是所谓的变暖停滞现象,与温室气体排放持续增加出现不一致性。

  科学家试图从占据地球70%面积、热容量巨大的海洋中寻找答案。陈显尧说,海水吸收热量主要是在300米至1500米的深海区域,因为表层区域的热量很快就散发了。从全球海域来看,太平洋由于有厄尔尼诺现象等,深层海水吸收热量并不明显。

  陈显尧等所作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太平洋深海的热含量在过去15年间没有显著增加,而向深层输送热量的过程主要发生在北大西洋和南大洋。

  陈显尧认为,大洋热盐环流变异是热量向深层输送的主要机制。在大西洋表面,热盐环流把热带高温高盐水输送到北大西洋北部,在这里海水向大气失热,变得更重而沉入深海,并形成北大西洋深层水向南输送。

  1999年之前的几十年间为何深海没有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专家指出,这是因为地球气候系统在近15年间发生了调整,进入了一个新的周期,让北大西洋和南大洋具备了吸收热量的这种能力,这种能力会持续多长时间、海洋能为人类解决全球气候变暖赢取多长时间尚不可知。

  陈显尧等专家的研究指出,在温室气体持续加速排放的背景下,海水吸收的热量如何分配主要取决于海洋与气候系统的内部动力学过程,而这种内部变化过程也将决定未来气候变暖减缓可能持续的时间。

相关文章

南海海洋所揭示全球海洋板块多幕式进水率分布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间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院士、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朱日祥等,在海洋岩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进展,定量计算了全球海洋板块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冲带是海洋板块,尤其是地......

研究表明2023年海洋多个气候变化指标创下新高

1月11日,由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牵头,联合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国家气象信息中心、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法国墨卡托海洋国际机构等全球16个研究......

透过“海洋之眼”看向“海底幽蓝”

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700多米,深于1000米的深海面积超过90%。深海热液系统发现之前,人们普遍认为海底深处没有生命。“最近十几年,我们做的工作就是‘把实验室搬到海底’。我们做了一根探针,叫‘拉曼光谱......

河口区氮的迁移转化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小平团队,在河口咸淡水混合过程中氮的迁移转化方面取得了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分别以Thedistinctphasesoffresh-......

“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评审会召开

2023年12月11日,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科学部在北京召开“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评审会。自然科学基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陆建华出席会议并致辞。信息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刘克主持开幕式。陆建......

我国科学家解译冰期深海大洋调制千年尺度大气二氧化碳多模式变化之谜

10月26日,《自然—地球科学》在线发表崂山实验室于际民研究员团队的最新科研成果,该研究结合深海酸度数据和冰芯二氧化碳记录,揭示两极海域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多种模式来调节大洋深海通风状况。这些模式可以解......

这个实验室与高校共建“广州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10月23日,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以下简称实验室)与广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共建“广州大学海洋科学学院”。据了解,本次合作双方秉持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整合各自优势资......

新系统用40%太阳热量生产“绿氢”

太阳能热化学氢(STCH)完全依靠可再生太阳能驱动氢气生产,得到的是没有二氧化碳排放的“绿氢”。但现有STCH的效率有限,只有约7%的入射阳光用于制造氢气。据发表于16日出版的《太阳能》杂志上的一篇论......

海洋所等在海洋障碍层结构反演重构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尹宝树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针对海洋障碍层结构反演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ResearchCo......

“海洋移动信息网络理论与关键技术”专项项目

随着国家海洋战略的实施和“智慧海洋”工程的推进,海洋活动愈发频繁,海洋业务种类愈发多样,对高效、稳定、可靠的信息交互需求也愈发迫切。然而,海洋基础通信设施非常有限、海洋气象状况多变、海水影响机理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