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3-30 11:26 原文链接: 中国科学院一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开始申请

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是由中国科学院于2024年初正式批准,依托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启动建设的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为共建单位。实验室面向国家海洋工程与高技术装备对关键使役材料的重大需求,聚焦复杂海洋环境与材料相互作用的重大科学问题,发展海洋关键材料的创制方法与变革性技术,系统解决海洋关键材料的自主可控问题。

为进一步推动复杂海洋环境关键使役材料的基础研究和理论创新,充分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作用,吸引国内优秀学者与实验室相关研究团队紧密合作,开展与实验室领域相关的高水平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工作,拟通过所长专项基金—学科建设专项经费设立实验室开放基金。

1、年度资助计划

实验室2024年度开放基金拟资助≤13项,其中:一般开放基金项目≤10项,每项30万元;重点开放基金项目≤3项,每项100万元。资助期限2年,项目执行期内,需来实验室做短期学术交流,开展合作研究。

2、研究方向

开放基金主要用于支持与实验室研究方向相关的科学研究,鼓励开展原创性探索以及前沿与交叉研究,重点支持以下4个方向。

1. 复杂海洋环境材料强耦合损伤理论

包括海洋材料强耦合损伤、结构和性能演化、原位/动态评价等。

2. 海洋长效防腐与绿色防污材料

包括防腐、防污、强韧与耐磨蚀材料以及表界面改性/增强等。

3.  海洋结构与功能一体化复合材料

包括深海管道、耐压壳体用复合材料,深海钻采用复合材料等。

4. AI辅助海洋前沿新材料创制

包括海洋前沿功能材料研制,海洋材料理论计算、工程验证等。

3、考核指标

提出/发展海洋材料损伤、设计、制备、服役验证等新机制、新原理、新方法;或突破新技术、研发新材料实现海洋领域应用。同时,一般开放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不少于4篇、提交结题报告1份;重点开放基金项目:发表SCI论文不少于6篇、提交结题报告1份。

4、申报要求

1.申请人应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在相关领域有较好的研究积累,根据研究方向,自主命题,申报开放基金项目。

2.聚焦创新性前沿基础研究与有明确背景需求的关键技术研究,对于创新度不高的,不予资助。

3.开放基金项目面向实验室固定人员以外的科研人员,国内高校、研究院所等相关单位研究人员均可提出申请,需联合实验室固定人员合作申报。

5、申请程序

1、符合条件的申请人根据本通知发布的指南方向,填写《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申请书》(点击下载附件)。

2、申请人请在2024年4月15日前提交申请书PDF版(所在单位签名和盖章)扫描件1份、可编辑word版本1份,申报材料不得含有涉密信息。

3、实验室将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立项评审后,补交全套纸质申请材料原件,一式2份。

6、项目管理

1、开放基金项目按照《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抢占科技制高点所长专项基金管理条例》和《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管理办法》及相关规定执行。

2、批准立项的开放基金项目,项目负责人和承担单位不得擅自更改《项目申请书》的内容。根据申请书,与实验室依托单位签订任务书,作为项目的执行和验收依据。

3、开放基金项目负责人应根据实验室要求,提交研究进展情况报告、年度工作报告,并接受执行情况阶段检查评估。

4、开放基金项目结题验收时,需提交任务书规定的全部研究成果、总结报告、经费使用情况报告等资料,实验室组织现场验收审查并形成验收意见。

5、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归本实验室和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共同所有,实验室应列为成果共同署名单位。署名方法如下:中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关键材料重点实验室,宁波,315201;英文: 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Marine Materials, Ningbo Institute of Materials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ingbo, 315201。

7、联系方式

联系人:郑老师

联系电话:0574-86685159

邮箱:zq@nimte.ac.cn

地址: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庄市大道319号,中国科学院大学宁波材料工程学院遍观楼518


相关文章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

国务院关于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的意见(2014年12月31日国发〔2014〕70号)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以下称科研设施与仪器)是用于探索未知世界、发现自然规律、......

丘成桐:基础科学发展的成果不是立竿见影的

基础科学是创新的源泉,只有重视基础科学的研究,才能永远保持自主创新力,推动应用科学革命性发展。菲尔兹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被《纽约时报》誉为“数学王国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厦大教授万惠霖辞世,享年86岁

据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消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著名物理化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催化成就奖获得者,厦门大学教授万惠霖先生于2024年4月28日......

王志珍:女性不需要照顾,需同等条件下受到平等对待

近日,2024中关村论坛全球科技女性创新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以“激发她活力,创造新动能”为主题。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志珍在论坛发言中表示,近年来,全国......

丘成桐:基础科学发展不是立竿见影,需要一些时间

4月27日,菲尔兹奖首位华人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讲席教授丘成桐在2024中关村论坛举办期间接受中新社采访时表示,基础科学的发展不是立竿见影,一般来讲要5年到10年才看......

《自然》:巧制正丁醛,新型多相催化体系立大功

《中国科学报》4月25日从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以下简称山西煤化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曹直团队与中科合成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首次在多相催化剂上实现了丙烯氢甲酰化超高区域选择性制取正丁醛。因正......

科技部等8个部门:持续加强科技伦理宣传教育

中国科协教育部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中国工程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国防科工局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

一粒种子的“持久战”

1956年,中国科学院的14名青年背起行囊离开北京,踏上前往陕西的列车。火车开动后,有同行者惊讶地问一位戴眼镜的瘦高个儿青年:“背包里怎么带了这么多草根?”他回答说:“西北可能需要。”这些青年是为了响......

中国天眼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截至目前,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已发现超900颗新脉冲星,其中FAST优先和重大项目之一的银道面脉冲星巡天项目发现了650余颗脉冲星......

FAST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6日0时向全球开放

记者从中国天眼FAST了解到,FAST2024年度观测季自由观测项目申请通道将于4月6日0时,向全球开放。   在中国天眼FAST的总控室,科研人员正在通过全球最大单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