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11-30 15:43 原文链接: 为了“扩展领土”,植物也要长距离“旅行”

扩散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生态学的一个核心研究议题。在植物界,种子的扩散往往需要借助媒介完成,大多是短距离扩散,仅有约1%是长距离扩散。然而,长距离扩散却是生物多样性格局形成的关键驱动力。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德铢领导的分子植物地理学研究团队依托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与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色列希伯来大学和英国爱丁堡大学合作,对种子长距离扩散后的拓殖机制开展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影响植物在新生境中成功拓殖的六个关键因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进化和生态学进展》。

种子果实生物多样性.jpg

种子/果实的多样性(昆明植物所供图)

长距离扩散对生态系统的维持和稳定有着重要影响,是制约植物种群和群落大规模动态变化的关键要素。种群间的基因流、空白生境的拓殖和集合群落的重组,这些生态过程都与长距离扩散密切相关。同时,长距离扩散也可能剧烈扰动植物的演化进程。

“例如一些物种经长距离扩散后拓殖到新的生境成为入侵物种,严重影响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在当今全球环境变化影响下,植物经长距离扩散可形成新的物种分布样式,以适应气候和生境变化。与此同时,长距离扩散对碎片化景观中群体的维持也有重要作用。”论文第一作者、昆明植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吴增源表示。

物种能否在新的生境中存活并建立种群,是评价长距离扩散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但是,以往研究主要聚焦在扩散的动因、过程及媒介等方面,其影响因素和形成机制尚不清楚。

李德铢团队长期开展植物系统学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近年来,研究团队以荨麻科为模型,运用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整合分子系统学、生物地理学和种子生物学等学科证据,论证了荨麻科植物种子的跨洋长距离扩散机制。

该团队在最新研究中,总结出影响植物在新生境中成功拓殖的六个关键因素:繁殖体压力,功能性状,极端事件和人为干扰,捕食、竞争和共生,生态位动态和阿里效应。

在此基础上,综合相关因素分析,研究团队提出了评估物种发生长距离扩散后在新生境中拓殖成功概率的数学模型。此模型整合谱系地理学和运动生态学的原理方法,通过计算源强度、扩散核、增补概率、以及有效种群的大小,可以估算物种经过长距离扩散后在新生境中拓殖成功的概率。该模型有望为长距离扩散后拓殖机制定量研究提供一个理论框架,也为评估物种入侵风险提供辅助手段。

研究还总结了植物长距离扩散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提出了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整合研究范式。首先,整合运用生物地理学、谱系地理学和运动生态学,更加精确地还原长距离扩散事件的发生过程;其次,重点研究上述六个关键因素对植物长距离扩散后拓殖成败的影响程度及耦合关系,以确定关键制约要素;最后,通过地史时间尺度(百万年尺度)和短时间尺度(人类世以来)植物长距离扩散后拓殖机制的比较,为应对全球变化下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16/j.tree.2022.11.003

相关文章

科研人员揭示高温下植物种子前身胚珠命运的保护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秦跟基教授课题组在Nature子刊Nature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ArabidopsisTCP4transcriptionfactorinhibitshi......

揭示癌细胞转移关键细节,提出阻止其扩散的新疗法

美国南加州大学的一项发现揭示了癌细胞是如何转移的关键细节,并提出了阻止其扩散的新疗法。研究论文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可能代表着细胞生物学的范式转变。这项研究以一种名为GRP78的细胞......

阻止老鼠吃种子的方法是让所有东西都闻起来像种子?

通过挖掘和食用播种的小麦种子,老鼠可以对农民的作物产生巨大影响。为了阻止啮齿类动物这样做,科学家们现在正使用小麦胚芽油使整个田地闻起来都让他们很有食欲。通常情况下,老鼠在发芽前或发芽过程中嗅出单个小麦......

夯实种质资源根基打造硬核农业“芯片”

编者按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随着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世界各国在种业领域的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种业该如何“强优势、补短板、破卡点”,如何提高种源......

科学发展种业助力半农半牧区高质量发展

“从种子的研发到生产加工、供应等环节建立一个完整的供种体系,快速提升农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供种保障能力。” 近日,在谈到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十四五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时,呼伦贝尔农垦集团公司总经理......

可储存超22亿颗种子,挪威有个“末日种子库”

位于挪威北部斯瓦尔巴群岛的全球种子库有“末日种子库”之称,于2008年建成,旨在为全球植物种子保存“备份”以应对天灾人祸。近日,总台记者走访了斯瓦尔巴种子库,为您揭秘这个神秘的“植物诺亚方舟”。总台记......

大豆籽粒性状调控的新机制

大豆含有丰富的油脂和蛋白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种子大小和粒重是植物适应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产量构成的要素之一。然而,人们当前对大豆种子粒重调控机制的认识仍十分有限,因此挖掘粒重调节基因并......

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在三亚开幕

4月1日,2023中国种子大会暨南繁硅谷论坛开幕,超3000位国内外嘉宾和种业专家参加大会。多位院士专家、企业家作专题报告,发布最新成果,分享最新理念,助力种业高质量发展。主论坛期间,还发布“第三批人......

刘建军:36年持续攻关只为“迭代”小麦种子

“这个育种材料来自小黑麦,它是经过不断改良才长成这样的。”3月17日,科技日报记者见到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刘建军时,他正在加代温室里查看育种材料。在办公室的书柜里,摆放着刘建军上月领回的2......

华南植物园发现光周期调控植物种子大小的普遍性规律

作为自然界中最稳定的环境因子,光周期(Photoperiod)广泛调控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多年来,人们对光周期影响植物开花以及其背后的分子机制已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但其如何影响花后发育尤其是种子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