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3-08-27 09:17 原文链接: 人类将可以复活已灭绝动物科学界内部激辩


  借助动物化石和标本中留存的DNA,运用日益先进的克隆和基因技术,人类已经能够“复活”一些早已灭绝的动物,如猛犸象、渡渡鸟、恐鸟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近期封面文章提出,让灭绝动物死而复生,意义深远,但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挽回“逝者”,与更多关注和保护“生者”相比,孰轻孰重?

  科技穿越时光

  最近几百年里,数百种动物从地球上永远消失。它们的灭绝被认为是不可逆转之事,让它们死而复生的想象也只存在于像《侏罗纪公园》这样的科幻片里。但实际上,早在2003年,西班牙和法国科学家就曾成功“让时光倒转”,克隆出一只已经灭绝的动物——比利牛斯野山羊。

  比利牛斯山野羊体重可达220磅,头顶长有一对漂亮的弯角。过去数千年里,它们栖息在比利牛斯山脉的悬崖峭壁上,食草,耐寒。但人类的猎枪将它们逼上绝路。1999年,全世界仅存一头活着的比利牛斯山野羊,科学家给这头母羊起名叫“塞利娅”。塞利娅死后的细胞被保存在位于马德里和萨拉戈萨的实验室里。随后几年,研究人员尝试“复活”塞利娅。他们把它的细胞核注入被剔除DNA的普通山羊卵细胞中,然后植入成年母山羊体内。

  2003年7月30日,研究人员接生出塞利娅的克隆体。但它很快就死去了。尽管存活时间极其短暂,这头克隆羊依然标志着人类在“复活”灭绝动物道路上迈出了成功第一步。

  梦想照进现实

  如今,研究人员不仅能从动物标本上提取DNA,重造基因,还能让动物的任何细胞转化为胚胎细胞。借助这些技术,各种复活灭绝动物的尝试在世界各地展开。

  在南半球,澳大利亚和美国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曾尝试复活袋狼的基因,获得成功。袋狼因人类猎杀而于20世纪初灭绝。研究人员从墨尔本维多利亚博物馆一具有百年历史的袋狼标本上提取基因,植入老鼠胚胎内,促使老鼠胚胎发育出了软骨。

  在北半球,韩国和俄罗斯的研究人员正尝试复活猛犸象。去年夏季,他们从西伯利亚冻土中寻找到保存完好的猛犸象遗骸,包括骨头、毛发、皮肤和脂肪,希望从中发现依然存活的细胞,进而加以培育和繁殖。他们还有“B计划”:把细胞中保留的遗传物质注入猛犸象“近亲”大象的卵细胞中,像克隆塞利娅那样克隆出一头猛犸象。

  复活有无意义?

  复活已灭绝动物的目标触手可及,与此同时,科学界内部却对“人类是否应该复活灭绝动物”展开一场大讨论。

  支持者认为,让灭绝物种重返地球是人类的责任。正是人类活动,如捕杀、破坏环境以及传播疾病,导致它们灭绝。其次,让一些生物复活并加以研究,能带来切实可见的益处。比如,有助于研制新型生物药品,或解答一些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反对“复活论”的科学家认为,拯救濒危物种及其栖息地才是当务之急。此外,仅克隆出灭绝动物的个体,并不等同于复活整个种群。更关键的是,适宜它们生长的栖息地或许早已消失。如果只是把它们圈养在实验室或动物园里供人参观,那对大自然而言,复活动物的意义何在?

相关文章

AI“复活”逝者,最令人担忧的是什么

最近,人工智能(AI)“复活”逝者的话题颇受关注。从技术上看,“复活”逝者其实是AI技术的一个具体应用场景——以逝者的特征为人设,通过某种算法生成虚拟数字人。然而,当AI“复活”逝者成为一门生意,当“......

恐龙为何灭绝?最新研究:希克苏鲁伯撞击尘埃或是主因之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地球科学》最新发表一篇气候研究论文认为,希克苏鲁伯陨石坑撞击时造成岩石粉碎带来的细小硅酸盐尘埃,可能在全球气候变冷和撞击发生后对光合作用的破坏中发挥了主要作用,这......

坚硬、长寿、能忍耐,龟类的优势正把它们带向灭绝

龟类已在地球上生存2亿多年,它们经受住了漫长的自然选择的考验。但不幸的是,特异的外壳、坚韧的环境忍耐力、长寿,以及倚赖于温度的性别决定,这些曾经使得它们存活下来的性状和策略,在人类世却变成了它们的劣势......

小行星撞击地球后,恐龙不敌人类的原因

据发表在最新一期《当代生物学》杂志上的一篇新论文,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和瑞士弗里堡大学的一个古生物学家团队利用对化石记录的统计分析,确定了胎盘哺乳动物(包括人类、狗和蝙蝠)起源于恐龙大灭绝之前,这意味着......

我国三项研究成果同日登上《自然》杂志

光明日报武汉6月15日电北京时间6月14日,武汉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的《液态金属用于高熵合金纳米颗粒的合成》,武汉大学教授何光存为通讯作者的《三蛋白互作自我调节寄主植物抗虫性》,华中农业大学教授李国田团......

基因技术能让灭绝动物“起死回生”?

斑鳖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淡水龟鳖类动物,曾经遍布我国南方和越南广大地区,近百年来数量却急剧减少,濒临灭绝。4月24日,越南有关部门确认,栖息于该国同莫湖中的一只雌性斑鳖因不明原因死亡。而该斑鳖是目前为止世......

基因技术能让灭绝动物“起死回生”?

斑鳖是现存体型最大的淡水龟鳖类动物,曾经遍布我国南方和越南广大地区,近百年来数量却急剧减少,濒临灭绝。4月24日,越南有关部门确认,栖息于该国同莫湖中的一只雌性斑鳖因不明原因死亡。而该斑鳖是目前为止世......

全球近2/3珊瑚礁鲨和鳐或濒临灭绝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1/492768.shtm中新网北京1月18日电(记者孙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学术期刊《自然-......

全球林栖脊椎动物灭绝债务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

记者20日从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获悉,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通过汇编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生物、自然地理和生态数据集,用历史证据表明了全球林栖脊椎动物的灭绝债务始于19世纪中叶,即第二次工业革命伊始。......

38年,他见证了一场拯救灭绝的“接力”

今年,作为鲟类专家的危起伟退休了。可就在7月21日,他研究了30多年的长江珍稀鱼类白鲟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宣布灭绝。而他还在持续研究的长江极危物种——中华鲟也进入自然种群灭绝的倒计时。过去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