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09 11:13 原文链接: “代谢废物”有望破解“癌王”免疫治疗难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虞先濬、施思团队发现,乳酸在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乳酸代谢-表观遗传-胆固醇免疫抑制轴”机制,为破解胰腺癌的免疫治疗“密码”提供了全新策略。6月4日,相关研究发表于《消化道》。

胰腺癌症状隐匿、解剖位置复杂、生存率极低,被称为“癌中之王”。近年来,以PD-1/PD-L1抑制剂为代表的免疫疗法已在多种实体肿瘤治疗中展现出强大疗效,但在胰腺癌中疗效并不明显。

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是阻碍免疫治疗成功的“顽固堡垒”。已有研究表明,被认为是细胞“代谢废物”的乳酸,可以作为信号分子,通过组蛋白乳酸化修饰直接调控基因表达。但组蛋白乳酸化在胰腺癌中调控肿瘤进展与免疫逃逸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清楚。

研究团队发现,组蛋白H3第18位赖氨酸乳酸化修饰与不良预后相关。由乳酸驱动的组蛋白H3K18la,可激活乙酰转移酶2(ACAT2)的转录,从而引起胰腺癌细胞内乳酸水平进一步上调。同时,过度表达的ACAT2可诱导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向免疫抑制性的M2型极化,进而抑制CD8+ T细胞的功能,最终形成“免疫荒漠”微环境,导致免疫治疗效果不佳。

机制研究表明,乳酸驱动的H3K18la如同“分子开关”,激活ACAT2转录,ACAT2则通过乙酰化修饰线粒体载体同源蛋白2(MTCH2)的K100位点,稳定其蛋白表达。MTCH2的累积破坏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导致乳酸进一步增加,从而形成“乳酸→H3K18la→ACAT2→MTCH2→乳酸”的正反馈环路,驱动胰腺癌进展。同时,ACAT2可同时促进胆固醇的生物合成,并通过小细胞外囊泡将之递送至TAMs,诱导TAMs向免疫抑制性的M2型极化,构建排斥CD8+ T细胞的“免疫屏障”。

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设计并合成了靶向降解ACAT2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AP1。研究表明,AP1与抗PD-1抗体联用,可产生远超单药的协同抗肿瘤效果,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并延长小鼠生存期。

虞先濬表示,该研究首次构建了“乳酸代谢-表观遗传-胆固醇免疫抑制轴”的全新机制,为破解胰腺癌的免疫治疗“密码”提供了全新策略,有望让胰腺癌从“免疫荒漠”变为“免疫敏感”,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相关论文信息:http://doi.org/10.1136/gutjnl-2024-334361


相关文章

“代谢废物”有望破解“癌王”免疫治疗难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虞先濬、施思团队发现,乳酸在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乳酸代谢-表观遗传-胆固醇免疫抑制轴”机制,为破解胰腺癌的免疫治疗“密码”提供了全新策略。6月4日,相关......

“代谢废物”有望破解“癌王”免疫治疗难题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教授虞先濬、施思团队发现,乳酸在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并提出了“乳酸代谢-表观遗传-胆固醇免疫抑制轴”机制,为破解胰腺癌的免疫治疗“密码”提供了全新策略。6月4日,相关......

研究发现肠道低剂量放疗能增强抗肿瘤免疫治疗效果

3月25日,记者从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获悉,该院放疗科副主任陈创珍团队与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癌症中心等机构合作,研究发现肠道低剂量放疗能克服恶性肿瘤免疫耐药。相关成果发表于《癌细胞》(Cancer......

我国科学家提出鼻咽癌免疫治疗新方案

转移风险降低了46%,复发风险降低了47%!3月14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在线发表了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孙颖/马骏团队同合作者最新鼻咽癌临床研究成果。“我们首次在局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确立......

科学家阐明分子开关新机制,助力肿瘤免疫治疗

上海科技大学常任副教授王皞鹏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许琛琦、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教授达里奥·维尼亚利、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教授孔燕以及百济神州沈志荣,首次阐明了免疫检查点LAG3受......

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人体免疫力与疾病防治”战略研讨会在重庆召开

2025年1月16日-17日,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人体免疫力与疾病防治”战略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由自然科学基金委医学科学部主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承办,重庆市金凤实验室协办。中国科......

酪胺饮食有助提升“腔面型”乳腺癌免疫治疗效果

在乳腺癌患者中,“腔面型”乳腺癌患者占比约为65%至70%。记者18日获悉,中国医学专家的研究成果将改变免疫调节治疗对该类乳腺癌疗效不佳的困境,为“腔面型”乳腺癌免疫治疗带来全新认知和治疗路径。复旦大......

NatCommun|中山大学李斌奎等团队合作研究克服HCC的免疫治疗耐药

免疫检查点阻断(ICB)已成为肝细胞癌(HCC)的一种有希望的治疗选择,但对ICB的耐药性和患者的反应各不相同。2024年9月10日,中山大学李斌奎,美国德州大学WangGuocan,中山大学元云飞共......

NCB:张翔教授团队揭示免疫治疗新挑战

局部实体肿瘤能够与机体其他器官“对话”,引发系统性/全身性免疫变化。骨髓造血生态系统在此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肿瘤诱导骨髓髓系偏向造血、导致促瘤性髓系细胞积累就是典型案例。然而,尽管B细胞同样发育自骨髓......

研究发现化疗增强肝癌免疫治疗的新机制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陈敏山/副研究员王鑫团队与澳门大学教授侯嘉杰团队合作,研究阐明了肝细胞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YTHDF2)在肝脏中促进化疗诱导的抗肿瘤免疫反应的新作用。相关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