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4-01-27 11:53 原文链接: 催产素调控感觉皮层早期发育研究上获进展

  2014年1月26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于翔研究组在《自然·神经科学》学术期刊在线发表了题为《催产素介导早期感觉经验依赖的感觉皮层跨模态可塑性》的论文。该工作发现了一种在发育早期感觉经验依赖的感觉皮层跨模态可塑性,并揭示了催产素这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是介导该跨模态可塑性的关键分子。

  对于刚出生不久的婴儿,来自外界的各种感觉刺激对于他们大脑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这些刺激包括颜色和光带来的视觉刺激、父母的抚摸给予的触觉刺激、声音的听觉刺激等。实验动物研究表明,感觉剥夺不仅可以导致对应大脑皮层区域的功能异常,还可跨模态影响其它脑区的功能。在跨模态可塑性的机制方面,前人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成年动物上,极少涉及其在发育早期的作用与分子机制。

  本研究通过对新生小鼠进行单模态的感觉剥夺(拔胡须剥夺触觉输入,黑暗饲养剥夺视觉输入),发现对新生小鼠进行单模态的感觉剥夺不仅导致对应感觉皮层锥体神经元兴奋性突触传递和神经元自发放电的下降,而且还跨模态下调了其它感觉皮层的兴奋性突触传递和神经元放电。在体电生理实验表明触觉剥夺小鼠的视觉功能有显著下降,提示单模态的感觉剥夺可导致其它感觉皮层的功能下降。在机制方面,通过筛选不同饲养条件下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神经肽催产素的表达水平在感觉剥夺小鼠的下丘脑中显著下降。进一步实验证明,催产素的合成与分泌及其在大脑皮层的蛋白水平,在感觉剥夺小鼠中均显著下降,提示感觉剥夺可以调控催产素的表达与分泌。催产素基因敲除可以降低大脑皮层的兴奋性突触传递,而外源添加催产素则可以使其升高。丰富环境饲养是一种增加自然感觉刺激的行为范式,可以显著提高大脑中催产素的表达。丰富环境饲养或在体增加大脑中催产素的水平均可以挽救由感觉剥夺导致的神经环路发育异常。

  本研究揭示了一种发育早期感觉经验依赖的感觉皮层跨模态可塑性机制,发现催产素这种由下丘脑分泌的神经肽是介导该跨模态可塑性的关键分子。近期,催产素由于其与情绪和社交行为的相关性,已成为孤独症治疗的热点分子之一。本研究提示催产素在发育更早期就对感觉皮层的神经环路形成有促进作用。鉴于孤独症患儿经常伴随有感觉输入的异常,上述发现对进一步解析孤独症的致病机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课题由博士生郑菁婧、博士后李舒婧、博士生张小荻和研究助理苗婉莹在于翔研究员的指导下完成,关于视觉功能的部分研究与姚海珊研究员合作,由博士生张丁红完成。课题受科技部“97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基金的资助,在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独立完成。

感觉经验与催产素对小鼠大脑发育的调节作用。图a为急性脑片记录微小突触后电流(mEPSC)的示例曲线。

图b显示胡须剥夺可以显著降低初级触觉皮层(S1)神经元的mEPSC频率。

图c显示胡须剥夺可以显著降低初级视觉皮层(V1)神经元的mEPSC频率。

图d显示胡须剥夺可以显著降低初级听觉皮层(Au1)神经元的mEPSC频率。

图e为指示室旁核(PVN)和视上核(SON)在下丘脑位置的示意图。

图f为显示胡须剥夺可以显著降低PVN催产素表达的示意图。比例尺为 200微米。

图g显示胡须剥夺可以显著降低PVN催产素表达,但不影响SON的催产素表达。

图h显示胡须剥夺可以显著降低S1和V1中催产素含量,但不影响血液中的催产素含量。

图i显示在催产素敲除小鼠中,其S1神经元的mEPSC频率显著低于野生型小鼠。

图j显示在体注射催产素可以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的mEPSC频率并挽救胡须剥夺对触觉皮层神经元的影响。

图k显示丰富环境饲养可以显著增加S1和V1中催产素含量。

图l显示丰富环境饲养可以显著增加皮层神经元的mEPSC频率并挽救由胡须剥夺导致的影响。

相关文章

自适应神经连接光子处理器问世

德国明斯特大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和牛津大学联合团队现已开发出一种所谓的基于事件的架构,该架构使用光子处理器,通过光来传输和处理数据。与大脑类似,这使得神经网络内的连接不断适应成为可能。这种可变的连接是......

我国学者发展出外场诱导的神经网络力场新方法

记者23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蒋彬教授课题组在发展场诱导的原子神经网络力场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日前发表在《自然·通讯》上。原子模拟是人们在微观层面理解复杂化学、生物和材料体系的光谱、......

研究揭示婴儿哭闹引发母亲释放催产素神经机制

美国科学家研究了小鼠母亲响应幼崽呼唤背后的神经回路,这一机制对于随时间推移维持小鼠的母性照料很重要。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催产素对母体生理和行为很重要。例如它在分娩和哺乳期间的排乳中都会起作用。......

将领域知识引入神经网络,MIT团队用光谱Transformer研究非靶向代谢组学图谱

代谢组学研究已经确定了介导细胞信号传导、竞争和疾病病理学的小分子,部分原因是大规模社区努力测量数千种代谢物标准品的串联质谱。然而,在临床样品中观察到的大多数光谱不能与已知结构明确匹配。令人惊讶的是,用......

突破国外封锁!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开始量产

核磁共振仪器被誉为“尖端医疗设备皇冠上的明珠”,对于心脑血管、神经和肿瘤等多种重大疾病影像诊断有重大意义,但这项技术长期被国外封锁。不久前,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磁共振仪器研制成功,开始量产。将核磁共振仪器......

川大团队揭示神经元进化缺失的一环,填补神经元空白

1997年,从高中考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来,26年间陈强始终在和生命科学打交道。从北大博士毕业之后,他来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做了6年的博士后研究。2013年,陈强回国加入四川大学生物治疗国家重点实验室......

Nature:神经退变和脑衰老过程中神经元DNA修复新机制

近期,Nature 发表了题为:ANPAS4‐NuA4ComplexCouplesSynapticActivitytoDNARepair的研究论文【1】,揭示了神经元在外部刺激下维持基因组稳......

效仿人脑节能,可用于AI的大型类脑神经网络实现

在《自然·机器智能》杂志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荷兰国家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研究所(CWI)科学家展示了类脑神经元如何与新颖的学习方法相结合,能够大规模训练快速节能的尖峰神经网络。潜在的应用包括可穿戴人工智......

科学家有望开发出人类罕见的神经胶细胞瘤的新型疗法

弥漫型内因性桥脑神经胶细胞瘤(DIPG,DiffuseIntrinsicPontineGlioma)是一种致命性的小儿脑瘤,患者常常会在诊断后的一年内死亡,由于肿瘤的位置,进行手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化疗......

科学家阐明摄食全过程的序列性神经调控机制

自然环境变幻莫测。自然界中的动物即使在摄食过程中也需要时刻关注环境中的各种线索,一方面有助于及时发现危险,另一方面利于获取更多资源。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细致分析动物多种自发行为的手段,科学家主要利用摄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