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25 13:54 原文链接: 全球气候演变新机制获揭示

近日,我国首个大型深海基础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南海深海过程演变”顺利结题。在该重大研究计划支持下,我国科学家基于季风记录中显著的2万年岁差周期,提出气候变化“低纬驱动”新机制。

气候演变的驱动机制,是地球历史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院教授翦知湣介绍,南海深海沉积的同位素分析发现了偏心率长周期,说明太阳辐射通过驱动以季风降水为代表的低纬过程带动水循环,又通过风化作用和营养输入导致海洋有机碳的变化,从而驱动大洋碳储库的长周期。在现代气候中,气候演变存在“低纬过程”驱动机制。

近300万年前地球南北两极都形成了冰盖,2万年前全球1/3大陆压在冰盖下,这就是大冰期。20世纪发现冰期是地球轨道周期性变化造成的,而且是北纬65度的辐射量决定冰期旋回,通过北大西洋深层水驱动大洋环流、改变全球气候,这就是气候演变的“高纬驱动”学说。多年来,全球气候演变的研究始终跟随欧美于北大西洋建立起来的主流模型,认为北极冰盖和北大西洋深层水主宰着全球的气候变化,但是受到了近年来石笋、冰芯等新资料的挑战。

南海的发现又从海洋记录提出了挑战。 南海有孔虫—同位素等各种化学分析的结果,得出了周期性变化,反映出季风影响下低纬区水循环的特色。通过水蒸气和溶解有机碳所反映的水循环和碳循环,中国科学家提出了“低纬驱动”的新观点,这更加符合气候演变的规律。

相关文章

我国科学家在全球季风系统演变方面取得最新研究进展

季风由海陆温差驱动。夏季到来时,由于陆地升温较海洋快,洋面湿空气吹向陆地,在大陆形成降水。随着夏季结束,海陆温差反转,风向也随之反转,雨季结束。这一季节性的降水和风向反转现象称为季风。我国具有典型的季......

新研究揭示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

近日,南方医科大学热带医学研究所教授陈晓光团队研究揭示了媒介伊蚊抗性演变机制,为杀虫剂抗性管理提供科学指引。相关成果发表于BMCBiology。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是登革热等蚊媒......

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影响有哪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生态与演化》最新发表一篇环境研究论文指出,研究人员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个不同地点的相机陷阱的数据分析显示,气候变化或加剧城镇化对当地野生动物的影响。该论......

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空间大地测量研究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研究员金双根带领的卫星导航与遥感研究团队,开展了地表负荷季节性信号的空间大地测量研究,综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氢泄露对气候的影响超二氧化碳十多倍

由挪威奥斯陆国际气候与环境研究中心(CICERO)科学家领导的一个国际科研团队在6月7日出版的《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上刊发论文称,泄漏的氢气对全球变暖的影响几乎是二氧化碳(CO2)的12倍。这是迄今对......

臭氧条约推迟首个无冰北极夏季

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87年签署的以保护臭氧层为主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将第一个无冰北极夏季的出现推迟了15年。《蒙特利尔议定书》是第一个由所有联合国成员国批准......

突破危险的界限——气候临界点究竟是什么?

气候临界点是气候变化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全球面临的最大气候风险。关于气候临界点,201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威廉·诺德豪斯曾有这样的一个比喻:一叶在水面上漂浮的独木舟开始倾斜进水的时候,尚能保持平衡......

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归因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西北太平洋海洋热浪事件归因为何?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尹宝树团队在该项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地学领域Top期刊《美国气象学会公报》上。 据介绍,&nb......

今年我国气候状况怎样

“国家气候中心对今年国家总体气候状况初步研判认为,今年全国气候年景总体偏差,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仍然呈现出多发强发的态势。”在近日举办的中国气象局新闻发布会上,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表示,今年我国南方地......

多米诺效应:亚马孙雨林被毁致青藏高原升温

当巴西亚马孙雨林的一棵树木被砍倒,万里之外青藏高原的一片积雪可能就会因此消融。地球的生态系统是一张精致的生命之网,每个部分都互相影响着并将之反映到整体层面,共同创造出一曲相互依存的“交响乐”。世界因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