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2-07-24 10:34 原文链接: 冰川融化致可可西里湖水上涨生态面临重大威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几年前的一部电影《可可西里》,向人们展示了这片土地上的雪原、戈壁、流沙、湖泊和藏羚羊,无疑,这里是目前世界上原始生态环境保存最完美的地区之一。

  不过,随着全球变暖导致的冰川、冻土融化、降雨量上升,可可西里湖泊水位不断上涨,当地生态和重大工程开始面临潜在威胁,而冰川融化本身,也在为湖水和三江源敲响着干枯的警钟。

  文嘎:这个地方以前根本就没水,是一点点往上涨的,从卓乃湖流到库赛湖,又冲到这里的。

  可可西里索南达杰保护站站长文嘎每次带队巡山时,都会用一些标志物,测量湖水的面积变化。几天前,在海丁诺尔湖,文嘎告诉记者,近年来,有着 “千湖王国”美誉的可可西里更加“名副其实”,许多干旱地区,如今也变成了一片沼泽,地处可可西里北部的卓乃湖甚至已经满溢。文嘎的说法,得到了卓乃湖自然保护站站长赵新录的证实。

  赵新录:以前卓乃湖是内流湖,不外流,但是去年雨水多了以后湖面可能上升了五、六十米,水位高了以后就外流了,等于把湖分开了一个八、九米深的峡谷。现在的卓乃湖的湖水下降了四分之一左右。

  就像这样,外泄的湖水成了外流的河床,延伸到较低海拔的库赛湖,一直到200公里外的可可西里边缘,赵新录向记者道出了很多当地人的担心。

  赵新录:库赛湖以前也不外流,现在也是成了外流的湖了,流到离青藏公路17公里、20公里左右的盐湖,它和海丁诺尔湖是几个连湖,就是好几个小湖连起来现在成了一个大湖,水面不断在上涨。我们一直在跟上面汇报,就害怕会影响到青藏公路、铁路、部队的输油管道、通信等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各方对于存在的风险应当提高警惕,早作防范,在可控范围内,可以考虑路基加固、建设堤坝等工程措施。

  朱立平:作为公路、铁路来说,在水来了的情况下,它的路基可能没有那么结实,可能就要做一个防坡堤、防水堤坝、防水墙,让水不能泡陆基,然后再把它顺着地势缓的地方引下去,至少工程上都是这样操作的。

  除了对基础设施的威胁,当地人还担心上涨的可可西里湖水影响到自己的沿湖草场和藏羚羊等野生动物的迁徙通道等等,而如果把目光放的更长远一点,情况则更加不容乐观。

  长期研究相关问题的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朱立平说,可可西里湖水的上涨,不是今年的新问题,也不仅仅是可可西里地区的问题,整个青藏高原的湖水都在冰川融化、冻土融水、降水量增大的共同作用下,经历着水位的爬升。

  朱立平:整个来讲,降水的补给还是占到60%,但是在湖泊这几年增量的过程中,也就是今年比去年多的那部分,冰川融水占到50%;此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可能受到冻土融化造成地下水释放进来的影响。

  朱立平强调,降水量的增大虽然看似与全球变暖无关,但实际上两者间可能存在着重要的水循环因果关系。

  朱立平:我们初步分析可能是区域的水循环,随着气候变暖,冰川的融水下来以后,或者冻土的融水增加了土壤湿度以后,它的蒸发量就会略微增加,造成区域降水的增加。这就相当于,地表湿了以后蒸发上去,但是一部分没有被风带走,就会在原地降下来。

  在青藏高原上,冰川萎缩的情况普遍存在。青海省测绘局高级工程师成海宁此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长江源地区为例,应用卫星影像和地形图分别提取不同时期的冰川面积对比发现,756条冰川中绝大部分表现为后退,只有极少部分冰川处于前进状态,其中有两条小冰川已经彻底消失。我们对于这样的担心并不陌生:如果有一天,冰川融化殆尽,有千湖之国的可可西里将名不副实,三江源也可能陷入失去补给的困境。

相关文章

阚海东:气候变暖导致精神问题凸显

1我国空气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果记者:相比过去,近年来我国在控制空气污染方面有哪些进展?阚海东:毫无疑问,我国空气污染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了。2012年我国颁布了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2013—20......

气候变暖对植物花叶间隔影响规律被揭示

近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郭梁团队在CellPress细胞出版社期刊CurrentBiology上发表研究成果,探究了气候变暖对植物花叶物候及其间隔的影响规律。全球变暖背景下植物春季物候提前已得到广泛报道......

我国学者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90040)资助下,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王凡研究员在中国近海演变规律的整合研究方面取得进展,以“气候变暖下的中国近海(TheseasaroundChinainaw......

科学家试图减少研究带来的碳排放

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亚前所未有的野火让人记忆犹新。而对于贝克心脏病与糖尿病研究所计算生物学家MichaelInouye来说,正是随着气候变暖更有可能发生的让其实验室关闭的野火,促使他开始关注碳......

青藏科考:可可西里热喀斯特地貌发育明显

记者2日从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获悉,该实验室研究员林战举团队参与的青藏科考指,可可西里多年冻土呈现快速退化状态,并由此诱发大量的热喀斯特地貌发育。可可西里是中国面积最......

珊瑚应对气候变暖的驯化适应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晖团队联合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香港科技大学和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揭示了珊瑚应对气候变暖的驯化适应及其生理和分子......

沱沱河气象站:在可可西里向全球分享气象资料

“1、2、3,放!”早晨6点,天际微亮,苗培林、张梅芳、雷雅丽、李承昊,一群年轻的沱沱河气象站气象职工,起床后先检查雷达、测试接收器。7点15分,准时放飞探空气球,看飞行轨迹,接收数据,直至1个小时左......

湖泊生产力和气候变暖对多环芳烃积累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地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博士万难难和研究员冉勇等人,探讨了中国东部湖泊水体有机质和全球变暖对多环芳烃积累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Journalof......

首次发现气候变暖引起鳗草南界北移现象

 气候变暖使温带海域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  课题组供图9月18日,记者从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获悉,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该所研究员周毅团队新研究成......

研究首次发现气候变暖引起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Cell子刊iScience在线刊发了中科院海洋所研究成果,该研究首次发现了气候变暖致使鳗草地理分布南界北移的现象,揭示了全球气候变化对海草床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为确定鳗草地理分布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