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5-01-13 16:34 原文链接: 刘小龙研究员CellRes发表免疫新文章

  来自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证实,RAG1介导的组蛋白H3泛素化是V(D)J重组的必要条件。这一研究发现发表在1月9日的《细胞研究》(Cell Research)杂志上。

  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的刘小龙(Xiaolong Liu)研究员。近年来,刘博士在免疫T细胞的分化成熟及其功能作用等领域开展研究,在Nat Immunol, J Exp Med, PNAS, EMBO J等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40多篇。

  先天性免疫是人类免疫系统抗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在脊椎动物中,适应性免疫在防范病原体中起重要作用,其依赖于产生各种类型的可溶性膜结合抗原受体,而这些抗原受体表达在T、B细胞表面。免疫球蛋白(Ig)和T细胞受体(TCR)的可变区域是一些基因片段编码。免疫多样性的实现依赖于Ig和TCR可变区的V(D)J基因重排,这被称作为V(D)J重组。

  V(D)J重组是由位于每个编码基因片段两端的重组信号序列(RSS)介导。该序列是由高度保守的具有回文结构的七聚体和富含A+T的九聚体及它们中间相对不保守的间隔序列(12或23bp)组成。

  V(D)J重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两个阶段:位点特异性识别及切割;断裂末端的重接。RSS处的切割产生双链断裂(DSB)。已证实有若干基因参与了V(D)J重组过程,其中包括重组激活基因RAG1和RAG2。两者相隔8bp,且几乎全部的编码序列和3’2UTS都包含在一个单一的外显子中。 RAG1和RAG2蛋白都是淋巴细胞特异性因子,为淋巴细胞发育和V(D)J重组所必需,二者缺一不可。

  RAG1的核心区域具有催化重组反应的能力,但直到现在对于RAG1非核心区域的功能仍不是很清楚。在核心RAG1基因敲入(knock-in)小鼠中V(D)J重组受损表明了,非核心RAG1提高了重组的效率和准确性,而有相当多的淋巴细胞可以成熟,表明了非核心RAG1是基本重组活动的必要条件。此外,在携带着RAG1非核心区域突变(包括环指结构域中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突变,RAG1C328Y)的一些Omenn综合征(OS)患者中,几乎无法检测到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非核心RAG1内部突变引起的严重淋巴细胞发育缺陷提出了有关非核心RAG1调节V(D)J重组的关键问题。

  以往针对RAG1环指结构域的一些研究揭示,E3泛素连接酶丧失活性与附加体底物(episomal substrates)的V(D)J重组减少有关。组蛋白H3近期被确定为是RAG1环指结构域的一个泛素化底物,表明染色质介导调控了V(D)J重组。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们报告称他们构建出了携带RAG1环指保守半胱氨酸残基突变(C325Y)的小鼠模型(RAG1KI/KI小鼠),这一 C325Y突变对应OS患者的RAG1C328Y突变。研究人员发现V(D)J重组在切割阶段遭到严重破坏,并且伴随着伴随着组蛋白H3单泛素化减少。当他们利用不同的底物来比较RAG1C325Y和野生型RAG1的切割能力时,发现RAG1C325Y无法特异性地催化染色质化的底物重组。进一步的分析表明,组蛋白H3通过与RAG1 N末端的218个氨基酸相互作用招募了RAG1,但随后也限制了它对RSSs的切割能力。

  这些研究数据提供了证据,证实环指结构域介导的组蛋白H3泛素化触动了RAG1释放,使得它能够进入到切割阶段。这些结果表明了RAG1环指结构域介导的组蛋白H3泛素化是RAG1催化染色体V(D)J重组的必要条件。

相关文章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启动

日前,市科技局发布消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启动,第一批重组工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3个领域,鼓励我市符合条件者,依托单位在原有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优化重组或申报新建。山东省重点......

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启动

日前,市科技局发布消息,山东省重点实验室重组工作启动,第一批重组工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医养健康、现代高效农业3个领域,鼓励我市符合条件者,依托单位在原有重点实验室基础上优化重组或申报新建。山东省重点......

全国首个!首都医科大学,迎全重实验室

据首都医科大学官网消息,12月21日上午,消化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暨消化健康前沿医学科技论坛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通州院区)举行。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晖,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北京市......

安徽率先开展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试点

安徽省重点实验室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学科发展和产出重大创新成果的重要载体。然而,与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安徽高水平创新型省份建设的要求相比,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科和领域布局不适应发展需求、产......

在全国率先!安徽试点省重点实验室重组

据安徽省科技厅网12月11日消息,根据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精神,安徽在全国率先部署开展了省重点实验室重组试点工作,共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8家单位的61家实验室参与了此......

Nature:科学家成功揭示神经递质转运蛋白的精细化结构

神经元能通过一种称之为神经递质的化学信号来彼此交流沟通,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上题为“Mechanismsofneurotransmittertransportanddruginhibi......

激光粒度仪原理、结构及可测样品类型

激光粒度仪是利用颗粒对光的散射(衍射)现象测量颗粒大小的。即光在行进过程中遇到颗粒(障碍物)时,会有一部分偏离原来的传播方向,颗粒尺寸越小,偏离量越大;颗粒尺寸越大,偏离量越小.散射现象可用严格的电磁......

百亿级重组重大进展!中航电测22项议案获得通过

历时近10个月,备受市场关注的中航电测重组航空工业成飞一事,迎来重大进展。10月26日下午,中航电测2023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在西安市高新区中航电测第一会议室召开。会议对涉及重组事项的22个议案进行......

海洋所等在海洋障碍层结构反演重构方面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尹宝树研究团队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合作,针对海洋障碍层结构反演重构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环境研究通讯》(EnvironmentalResearchCo......

科研人员开发邻域纳米结构生物传感膜

葡萄糖检测和实时连续监测对于糖尿病等疾病的诊断和预防,以及制糖和发酵过程中的可控生产至关重要。在这一过程中,以葡萄糖氧化酶、普鲁士蓝、电极为核心的葡萄糖生物传感设备极具前景。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