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12-02 17:34 原文链接: 前列腺癌SPOP基因突变导致细胞耐药的分子机制

  编码E3泛素连接酶SPOP的基因在原发性前列腺癌中经常高频突变,但是SPOP突变如何导致前列腺癌的发病机制仍知之甚少。应激颗粒(stress granules)的组装是细胞在应激状态下生存的一种进化保守策略,在人类癌症当中经常上调表达。

  近日,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王陈继、李瑶团队,发表了题为“Prostate Cancer-associated SPOP Mutations Enhance Cancer Cell Survival and Docetaxel Resistance by Upregulating Caprin1-dependent Stress Granule Assembly”的研究论文,解释了在前列腺癌中SPOP基因突变激活应激颗粒异常表达并抑制细胞死亡的分子基础。

图片.png

  这一研究发现公布在Molecular Cancer杂志上,文章通讯作者为王陈继副研究员、李瑶教授和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任善成副教授,第一作者为史晴,朱亚生和马坚。

  在这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酵母双杂交的方式确定了应激颗粒成核蛋白Caprin1与SPOP存在相互作用,发现了细胞质中的SPOP蛋白会触发Caprin1的泛素化降解,而在SPOP突变的前列腺癌细胞系和病人样本中,Caprin1的表达异常增多。

  SPOP可以抑制应激颗粒的组装,然而,前列腺癌相关的SPOP突变会通过一种Caprin1依赖的方式促进应激颗粒的组装。通过敲除SPOP或者表达前列腺癌相关的SPOP突变体可以诱导应激颗粒的组装,可以抵制化疗药物多西他赛,砷酸盐等导致的细胞死亡。

  研究人员通过细胞水平,病人样本以及小鼠移植瘤模型进行了一系列机制与功能分析,最终阐述了在前列腺癌中SPOP调控应激颗粒信号的生物学意义和临床意义。

  这一研究首次报道了前列腺癌相关的SPOP突变对应激颗粒信号通路的调控,以及SPOP突变与肿瘤耐药的相关性。


相关文章

真还是假?2023年度十大科学流言揭晓

1月21日,“智止流言探求真知——2023年度‘科学’流言求真榜”在北京揭晓。具体包括,基因检测能“剧透”孩子天赋;中国科学家测定月球年龄为20.3亿年;航天员不能是近视眼,因为太空中不能戴眼镜;电水......

一张膜快速诊断癌症的分子分型

循环肿瘤细胞是液体活检的重要临床标志物。有没有一双灵活的大手,可以收放自如,既能牢牢抓住循环肿瘤细胞,又可以将它按需释放?日前,江苏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新材料研究院研究员刘磊团队研制出一款多功能仿......

纳米材料与细胞相互作用研究获新进展

近日,山东大学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仇吉川、刘宏与基础医学院教授郝爱军发展了一种用于改善纳米颗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适性策略。研究成果发表于《德国应用化学》。纳米材料在药物递送、组织工程、生物成像......

最大的海洋微生物基因数据库有助于药物发现

迄今对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在内的海洋微生物基因进行的最全面分析,可为研究人员发现抗生素、追踪气候变化影响和保护濒危物种奠定基础。1月16日,相关成果发表于《科学前沿》。据《自然》报道,2021年,研究......

再谱篇章!脑科学领域首座DCSLab落成

日前,华大智造宣布脑科学领域首座DCSLab在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上海脑中心”)正式落成。华大智造先进的生命科技工具将全面助力上海脑中心引领神经科学基础研究,为构建以上海为核心、协同长......

全球最大古人类基因库创建,基因和疾病历史传播情况绘成

1月11日,大型国际专家团队分析了34000年前生活在西欧和亚洲的近5000名人类的骨骼和牙齿化石,创建出世界上最大的古人类基因库。通过对古人类DNA进行测序并将其与现代样本进行比较,团队绘制了基因和......

《细胞》编辑团队发布创刊50周年祝词

1月11日,《细胞》(Cell)编辑团队向《中国科学报》发来创刊50周年祝词,回顾创刊历程,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以下为相关内容:1984年,《细胞》创刊。自创刊伊始,《细胞》的目标便是发表“令人兴奋的......

为何同性恋没有在进化中消失?张建之/宋斯亮团队揭示双性恋基因的好处

性取向(SexualOrientation),用以描述一个人的性渴望和性幻想的对象。对于多数人来说,喜欢的对象通常是异性,即异性恋。但还有一些人独立于异性恋之外,例如同性恋和双性恋。事实上,在自然界中......

从基因入手解偏头痛之忧

与高致死率的疾病相比,偏头痛似乎算不上什么大病。可它一旦发作起来,就如同《西游记》里孙悟空被施了紧箍咒一般疼痛难忍,频繁发作的偏头痛更是令人痛苦不堪。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10人中,就有1人饱受偏......

生物反应器国重实验室新进展!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叶邦策教授课题组在DNA传感装置的设计及生物纳米杂合系统研究中取得了重要进展。该研究构建了纳米机械-天然杂合细胞,赋予了天然细胞非传统信号分子的感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