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命名第23692号小行星为“南大天文学子星”,从此,浩瀚宇宙又增加了一颗“南大系”小行星!

  2022年5月20日,南京大学即将迎来120周年校庆。南京大学天文系80年代的数百位学子,包括在国家天文台工作、致力于国家天文事业发展的多位科研骨干,经过集体协商,申请将国家天文台发现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献礼南京大学120周年校庆和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70周年院庆,借此表达对母校的感恩之情,以及南大天文师生在天文学领域和其他领域将南大天文精神发扬光大的自豪感。

  学子们选取23692号小行星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献礼校庆还另有寓意,该小行星发现于1997年5月20日,而5月20日正是南大的校庆日。2021年11月29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于1997年5月20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23692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南大天文学子星”。

  按照国际小行星的命名规则,命名一旦获国际天文组织的批准,将成为该天体的永久星名,并为世界各国所公认,因而小行星命名具有国际性和历史性,是一项崇高的国际化荣誉。目前以曾在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工作和学习过的人命名的小行星有:戴文赛星、曲钦岳星、苏定强星、方成星、孙义燧星、陆埮星、刘林星、许敖敖星、傅海星等。2020年7月25日,由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领衔研发的“龙虾眼X射线探测卫星”搭载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2021年10月14日18时51分,南京大学参与研发的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开启我国的空间探日时代。


相关文章

美国启动Psyche小行星任务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启动了一项耗资12亿美元的任务,研究富含金属的小行星Psyche。任务飞船已于10月中旬通过猎鹰重型火箭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总行程36亿公里,预计将于20......

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首批近地小行星

11月24日,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获悉,国际小行星中心近日发布公告确认墨子巡天望远镜新发现两颗近地小行星——2023WX1和2023WB2,这是墨子巡天望远镜发现的首批近地小行星。近地小行星202......

美国小行星采样探测器携带样本返回地球

美国小行星采样探测器“奥西里斯—雷克斯”(Osiris-REx)于9月底在美国犹他州沙漠中安全着陆,并带回了从贝努小行星上采集的250克样本。贝努小行星有45亿年历史,蕴含源自太阳系早期的物质,被认为......

小行星贝努岩石样本将送回地球

据外媒19日报道,一颗名为“贝努”(Bennu)的小行星的岩石样本将于24日被带回地球并分析,预计其将携带250克2020年收集的岩石材料。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预测,贝努可能会在218......

两院院士侯祥麟获小行星命名

宇宙中又多了一颗以中国科学家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编号为236845号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侯祥麟星”。4月4日,“侯祥麟星”命名仪式暨学术报告会在中国石油大厦举办,纪念侯......

地球生命源于地外?小行星“龙宫”发现核酸前体

根据英国《自然·通讯》杂志21日发表的一篇文章,在近地小行星“龙宫”样本上发现了尿嘧啶,这是形成RNA和维生素B_3(陆地生命代谢的重要辅因子)的基本构件之一。这些发现强烈表明,核酸碱基如尿嘧啶等或由......

《自然》五文报道小行星撞击重要结果

英国《自然》杂志2日连发5篇论文,报道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对“双小行星重定向测试”(DART)项目的重要观测结果。这些结果将为人类揭示应如何利用这种方法打造一个防御系统,从而防止天体对地球的潜在威胁。......

小行星“龙宫”样本中含约2万种有机分子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九州大学等日前联合发布新闻公报说,通过分析“隼鸟2”号探测器从小行星“龙宫”带回地球的样本,他们发现其中含有约2万种由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分子,其中一些是组成......

小行星“龙宫”样本富含有机物

包括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内的国际团队,首次对日本“隼鸟2”号飞船采集到的小行星“龙宫”表面的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样本拥有丰富的有机分子。最新发现表明,来自太空的有机物质储藏了地球生命所......

小行星撞击地球!就在这月

一颗小行星于英国当地时间13号凌晨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摩擦燃烧,并在英吉利海峡上空发生爆炸,火光照亮了夜空。这一罕见现象在法国、英国等地均可观测,并被不少网友拍下。据报道,这颗小行星被命名为Sar266......